|
|
飞行员短缺是民航业高度垄断的苦果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9日 11:10 中国民航新闻信息网
“东航事件”的表面原因,或许是与减轻税负、提高薪酬、“跳槽”受阻有直接关系,其深层原因则是我国的飞行员严重短缺。 根据民航局的统计数字表明,目前我国各航空公司中工作的飞行员,总共有1.2万人,仅能满足配备国内700多架飞机的需要,但这些人目前却驾驶着大中小型各类民航飞机800多架。有消息说,这一万多飞行员中大约有1000人已近退休年龄。根据民航业的发展速度,到2010年我国飞机架数将达1250架,未来5年飞行员缺口约一万人。 一方面是飞机不断增加而飞行员严重短缺,另一方面是自2004年以来国内先后涌现出20多家民营航空公司对飞行员求之若渴,而采取“高薪挖人”,使用人方面的矛盾凸显出来。 长期以来,民航行业处于高度垄断状态,飞行员培训几乎完全是计划经济的模式。改革开放30年了,搞得今天飞行员如此短缺,简直令人不可思议。一年招收一千学员,30年也该培养出两三万飞行员吧。我们的飞行员培训计划,远远落后于航空业发展的需要,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据说,美国有几十万架飞机,飞行员大约有百万之众。美国人口只是中国的零头。依我之见,中国在未来20年之内,飞机可以达到1万多架,飞行员应当达到10万之众。这样,或许才能基本上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航空需求相适应。培养一般的飞行员需要三到五年,培养一个机长大约需要七到十年时间,比购买或制造飞机慢多了。在飞行员的培养上,一定要打提前量,要有超前意识。否则,就会出现今天这样的被动局面。过去常讲:“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现在,21世纪的市场竞争,各类人才的培养应当先行。 在航空市场上,我们假如有1万架飞机、10万飞行员,保守估计可直接带动百万人就业,间接带动上千万人就业。在中国,未来能够促进上千万人就业的行业不是很多,民航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政府主管部门,应当从发展经济、促进就业的战略高度,切实把大量培养飞行员的工作放到议事日程上来抓紧抓好。 过去对飞行员的培养,一直是“订单式”的,国家掏钱,航空公司掏钱。培养一个飞行员的费用,从几十万到上百万。在这种体制下培养的飞行员,国家政策规定飞行员不能自由流动也是有道理的。2005年,民航局等部门提出,飞行员的“转会费”大约为70万到210万元。今后,培养飞行员可以“双轨制”,一部分仍然是国家或航空公司培养的,跳槽的飞行员要交“转会费”;另一部分可以是自费生或个人贷款,跳槽不用交“转会费”。现在,有一些家庭已经有让孩子自费学飞行的经济实力。关键是解放思想,打破民航业从经营模式到培养飞行员体制上的种种垄断。 飞行员短缺是中国民航业高度垄断的苦果。这一次“东航事件”,无论是民航局、东航,还是飞行员、乘客,集体品尝了这枚苦果的滋味。不管最终的处理结果如何,都只是也只能是治标不治本,解决不了深层次的问题。从根本上说,问题的真正解决有待于飞行员培养体制的改变,变垄断为开放。(来源:北京晚报 苏文洋) 相关专题:东航航班集体返航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