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三军仪仗队女兵走近詹娘舍哨所,感受不平凡的战士生活……

三军仪仗队女兵走近詹娘舍哨所,感受不平凡的战士生活……
2018年02月21日 04:57 中国陆军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什么是战士的生活?

倘若在来到西藏军区詹娘舍哨所前回答这样的问题,我一定会自豪地向你讲述我在仪仗队的从军经历,悉数列举着我迎接过的外国元首,参加过的重大活动,再告诉你走过天安门广场需要128步,就连俄罗斯红场也留下过我们的身影。

邱婧

而此刻,面对这群与我年龄相仿的战士时,那份原本的骄傲却迟迟说不出口。他们没有任何粉饰,干裂的皮肤上写满了风吹的痕迹,当昔日聚光灯下的万众瞩目与眼前这深山雪海中的默默坚守相互碰撞,我望向他们深黑的眸子,那种孤独中迸发出的乐观与坚定深深触动着我。在这座连鹰都飞不过去的“雪域孤岛”里,我从边防官兵的身上找到了别样的答案。

通往詹娘舍的道路蜿蜒崎岖。

走过“老虎嘴”,闯过“鬼门关”,乘车在蜿蜒陡峭的盘山道上颠簸近两小时,又徒步在砂石路上艰难行进半小时后,我们一行三人终于抵达了传说中的“云中哨所”——詹娘舍。

天寒地冻、雪域冰峰,艰苦已是生活常态

石碑下,一名年轻战士放下手里的斧头向我们敬了个标准的军礼,他黝黑的皮肤挂满高原红,嘴唇和耳朵上还赫然留着些风吹导致的皲裂。

“您先上去,我们把冰装满就来。”话毕,小战士熟练地舞起斧头向着面前水袋内的冰块一阵猛砍,几名身背背囊的战士也陆续走下石阶。排长游凯鹏向我们介绍,现在正值西藏的风雪季,由于海拔高,哨所的日常用水都要从山下的湖中运送上来,再集中储存在这个水袋里,等到需要时靠战士们化冰取水,大约三天就要背上一次。话语间,排长已经将装满冰块的背囊扛上肩,张罗我们上去歇息。我的男同事见状也顺手挑了个装满冰的背囊,不料,背囊刚一离地,近百斤的重量却使他差点栽了个跟头。一路上,贴心的战士紧随其后,还不停地将同事囊中的碎冰放进自己的背囊,就这样,我们几步一停才勉强趔趄着爬上了山。

战士们正在凿冰取水。

战士们向背囊内装填冰块。

经由石碑到哨所要走过狭窄陡峭的76级台阶,路虽不长,却步步惊心,即便是轻装上阵的我也明显感到脚下发软,呼吸困难,双腿像灌了铅般沉重。登顶后,男同事卸下身上的背囊狠狠地喘着粗气,虽然表情痛苦,却还不忘双手竖起拇指为战士们点赞,身旁的列兵见状连忙不好意思地摆手说道:“好在今年是个暖冬,大雪没封山,不然积雪得有三四米厚,别说来人,就连运送粮食都成问题。”迎着呼啸的狂风,他微微眯起双眼望向远方,上扬的嘴角流露出几丝欣慰与满足。

穿过隧道,战士们将凿好的冰运上哨所。

环境恶劣、危机四伏,我愿陪你驻守边关

哨所面积很小,不过30平方米,四周壁立千仞,寸草不生。走进战士的宿舍,一排木质的高低床格外引人注目,士官耿玉军介绍说这是为了避雷专门改建的。

为避免雷击特意改建的木质高低床。

作为一名在哨所上坚守了五年的老兵,耿玉军向我讲述了一段自己的经历。两年前的一天,刚刚站岗回来的他正准备拉开椅子稍作休息,不料,突然间窗外电光闪闪,霹雷炸响,似山摇地动,惊心动魄。只见一道闪电喷着弧光裂天而降,穿透房顶后径直打在他的脚下,紧接着便在屋里滴溜溜地转了起来,就在耿玉军起身躲闪之际,轰隆一声雷鸣,地板上就劈出个脸盆大小的窟窿。其实在詹娘舍,遭遇雷击是战士们司空见惯的事,由于海拔太高,哨所实际上是矗立在云层里,不仅夏天下雨打雷,冬天下雪也打雷。在哨所听雷,雷就像在耳边打,在脚下打,能真正体会到“雷霆万钧”的力量。雨雪天气,哨所上最怕的就是雷击和触电。一到阴天,战士们就必须切断所有的电源。然而,即便如此,电灯也时常会被雷暴打亮、打炸。因此,但凡打雷,一切金属物品都不能接触,就连电话也不敢接,电视机、收音机、电台都要用棉被包起来放到远离地面和墙壁的木桌上,所有人员都要坐在床上,甚至连墙壁都碰不得。


通往哨所的台阶。

“既然这么危险,为什么还要留下来?”面对这样的提问,耿玉军提到一个熟悉的名字——马关敬。五年前,18岁的耿玉军来到军营的第一站就是詹娘舍,高原缺氧、物资匮乏、孤独寂寞,这里的一切都令他感到崩溃,而作为耿玉军的班长,马关敬不仅没有训斥他,反而用真心与行动感化了一度想当逃兵的耿玉军。“那时候,他与我一起站岗,一起巡逻,一起背菜、背水,我娘生病他比我还急,最难过的日子,是马班长陪我走过来的,我也想多陪他几年。”耿玉军直言,如今面临退伍的他或许要提前告别哨位,但五年的朝夕相处已令他与战友与哨所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他发誓要在位一分钟站好六十秒,即便离开哨所,他也会把在詹娘舍铸就的忠诚和学会的做人道理永记心间。

涂金鹏正在大展厨艺。

苦中作乐、险象环生,谢谢给我家的温暖

不觉间,屋里已飘来了阵阵饭菜的香味儿,淳朴的边防战士拿出最好的食材招待我们,不一会儿,一桌“饕餮盛宴”新鲜出炉:洋葱鸡蛋、素炒白菜、粉丝丸子、尖椒腊肉、油炸花生米,再用高压锅蒸上一盘热腾腾的猪肉饺子,堪称人间美味儿。而这些都出自一名年仅20岁的四川籍战士之手。“来部队前我就好做饭,没想到这点本事倒派上了用场,能在海拔这么高的地方给大家做顿好吃的,就是我的价值咯。”上等兵涂金鹏略带羞涩地说。战士们你一言我一语地称赞着涂金鹏的拿手好菜,谈笑间,排长又给他添了满满一碗蒸饺。

战士涂金鹏为我们准备的午餐。

黄伟轩站岗回来已经错过了饭点,他熟悉地掀开锅盖,端出碗用铁盘扣着的蒸饺,一边热着饭菜,一边向我讲述自己的故事。作为家里的独子,本计划两年兵役结束就回广东老家,是战友的救命恩改变了他。

三个人在暴雪中艰难前行。(资料图)

那是2017年3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将外出检修线路的黄伟轩和哨长李玉成、班长马关敬三人困在了路上,由于极度严寒,手机自动关机,电台不能正常工作,眼看雪越下越大,很快就不辩东西南北。一路上凛冽的寒风夹杂着冰渣子打在他们的防寒面罩上,令人睁不开眼睛,以往三小时的山路却怎么也走不到尽头。体温将身上的冰雪不断融化又被寒风瞬间凝固层层变厚,最终将三人变成了三具行走的冰雕。四小时过去了,六小时过去了,十小时过去了......雪已积了将近一人深,班长马关敬边艰难地用手扒开面前的积雪,边不停地鼓励说:“再坚持一下,就快到了。”可突然黄伟轩噗通一个跟头栽倒在雪窟里。他回忆说:"那时饥饿、寒冷、恐惧、近乎绝望和极度的疲劳一齐袭来,脑袋一空就什么也不知道啦,还以为自己牺牲啦。待他醒来,见班长正用大衣裹着他,边拍边骂:“你小子要有良心呦,你要是回不去了我还得照顾你爸妈。”黄伟轩说,尽管班长骂他不争气,不像自己带的兵,可听到父母还被班长牵挂着,心里就暖暖的。最终他在马班长和李玉成的搀扶下,经历了12小时的生死跋涉,终于返回了“云中哨所”,圆满完成了巡线任务。

黄伟轩的面罩上结满厚厚的冰凝。(资料图)

青春无悔、使命在肩,携手共进忠诚相伴

哨所的三楼主要用来站岗执勤,刘杰飞正在窗外检修线路,我曾在纪录片中见过班长马关敬站在屋顶扫雪的画面。窗外,阵阵狂风打在脸上,片片雪花落在铁皮建造的房顶。当我爬上屋顶,才发觉这里的危险程度完全超乎我的想象,仅是站着不动,腿都哆嗦个不停,而刘杰飞却说能赶上这样的天气已是万幸,如果是暴风雪或者雷雨天气,那才是最要命的。

刘杰飞在屋顶检修线路。



“班长不好了,咱的大米被老鼠吃啦!”上等兵马海东急匆匆地冲上楼。刘杰飞拧了把手中的螺母后纵身一跃跳下窗台,“哟,这耗子也想着过年啦,哈哈,走,收拾它去。”

粮仓里,各类物资整齐的排列着。

用矿泉水瓶摆出的“忠诚”格外醒目。

果然,粮仓的米袋上赫然留着老鼠啃过的痕迹,刘杰飞说,“好在现在哨所条件好,不缺大米,要是以前可没它的份儿。”据了解,哨所的饮用水和大米都要靠山下的团部集中供应,一次就要囤积一年的口粮。闲暇时,战士们还用矿泉水瓶摆出“忠诚”的字样,抒发他们“青春无悔献边防,雪域高原写春秋”的博大情怀。

排长游凯鹏在静静弹奏《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

临行前,一阵浅浅的歌声吸引了我的脚步。宿舍里,排长游凯鹏正抱着吉他弹唱着那首熟悉的歌——“我用生命捍卫守候,哪怕风似刀来山如铁,祖国山河不能丢,不能丢,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歌声悠扬,荡涤心头,我们静静驻足聆听,仿佛那冰雪高原间的身影就在眼前。恍惚间,一个年轻战士拉了拉我的衣袖,他望向我的眼神里似乎期待着什么。“我能......叫您声姐姐吗?您和我姐姐很像。”一时间,我竟有些语塞,“当......当然,来,我们一起拍张合影,以后我就是你们的姐姐。”在战士的帮助下,我们爬上哨所的房顶,四周云海滔滔,狂风呼啸。漫漫雪花中,伫立在房顶的战士们紧握钢枪,只有那面红旗还在迎风飘扬。

正在执勤放哨的两名战士。

青春无悔,风雪为伴。同样的年纪,却是完全不同的人生芳华。

是的,作为军人,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是他们的天职,越是在危险的地方越要上,越是在困难的时刻越要上,越是在逢年过节、万家团圆的日子越要上;

是的,作为军人,他们无时无刻都要在自己的哨位上、战位上,无时无刻都在为祖国和人民放哨、站岗;

是的,作为军人,他们付出了太多太多。有时,也许我们只看到了他们嘻哈的说笑,却忽视了他们背后承受的重压和责任;有时,也许我们只看到了他们的坚强和荣光,却忘记了他们也有着内心的柔软与无奈。

他们是祖国的战士,但也是父母的儿女,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春节”意味着阖家团聚,一家人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然而,在这雪域高原上,孤独与牺牲是他们必须做出的选择,在这里,“春节”被赋予了另一种解读,叫做坚守与担当。站岗、巡逻、背水、背菜、做饭、唱歌、陪伴……他们用平凡的坚守履行着不凡的使命。这就是边防战士的生活,有苦有乐,有声也有色......

战士们在五星红旗旁合影。

此刻没有城市的繁华与喧嚣,只有雪山和静默。此刻的他们犹如流动的丰碑,一代代战友坚守边关,为的就是边关永固,为的就是人民的幸福与安宁。

记者与詹娘舍战士在国旗前合影。

独家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您的一键分享,就是传播正能量!

来源 | 央广军事

作者 | 邱   婧   王   苗

刊期 |  20180312期

本期编审:钱晓虎

值班编辑:韩 成 李 华

责任编辑:赵林孟 付潇翔 祁 政

哨所战士黄伟轩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