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以来,网络上一直在热议俄罗斯新型隐身战斗机PAK DP或称米格-41的相关话题。在新闻中,这种新型战机被描述为一种定位类似于米格-31的隐身截击机。在很多军迷的眼中截击机一词早已成为了“冷战古董”的代名词,相应的,这些人认为多用途战斗机才代表着未来各国空军的实际需要。那么,俄罗斯空军为何要在21世纪投资研发一款被军迷们弃若敝履的截击机呢?这一切还要从2013年的一场国家杜马会议开始说起。
2013年4月11日,俄罗斯国家杜马召集俄罗斯军工联合体、安全理事会、国防部和其他国家机构的代表举办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听证会,会议的内容就是围绕米格-31截击机展开的。以俄罗斯总统普京的话说,当时俄罗斯的国防环境主要有来自三个方面的压力:美国全球导弹防御系统第二阶段工程的启动打破了美俄核平衡;北约东扩;以及北极存在军事化风险。
为了应对美国的全球反导系统,俄罗斯开发了包括波塞冬核鱼雷、先锋洲际高超声速武器、萨尔马特洲际导弹、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等新概念核武运载工具。为了应对北约东扩的压力,俄罗斯围绕克里米亚问题和乌东问题实施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行动。而在北极军事化问题上,俄罗斯人希望能够在米格-31身上找到答案。
根据俄罗斯人的说法,俄罗斯的防空反导网络至少有30%的漏洞。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北极方向。众所周知,俄罗斯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辽阔的国家,其整个国家呈长条形,最长边就贴着北冰洋。这样的地理环境使得防空反导预警网络的建立存在很多困难,因为一部雷达、一组防空导弹能够控制的空域宽度都是固定的,越长的正面需求的雷达数量和防空导弹数量也就越多,这就意味着更大的成本投入。而以俄罗斯的经济状况来看,使用地面防空反导系统完全覆盖宽度超过5000公里的北冰洋沿岸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俄罗斯人只能寄希望于空天军的战斗机来完成这项任务。
在北极方向,北约边界与俄罗斯边界之间没有任何缓冲,在大海和冰盖上,不可能长期部署任何预警和防空反导系统。这意味着战斗机必须能够在没有地面雷达引导的情况下,通过自身的雷达快速分辨敌机方位并迅速前出拦截。一方面需要有大功率雷达,另一方面,需要有极强的爬升率、航程和超音速飞行性能。而在俄军现役的所有战斗机中,只有米格-31是一款“完全超音速”的飞机。
上述三项性能之所以如此重要,与美军的进攻手段也不无关系。在美国空军中,负责防区外打击的主要是B-52轰炸机,这种轰炸机能够携带20枚射程高达2500公里以上的AGM-86B核巡航导弹。如果不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未发射导弹的B-52击落,则俄军必须击落数量为其20倍的巡航导弹,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
第三代战斗机的设计理念通常被描述为具有优秀的低空、低速机动性能。为了实现这一特性,三代战斗机的气动设计必须针对亚音速区间进行优化,这就导致虽然现役所有三代机都有超音速功能,但也基本都会遇到高亚音速飞行品质下降的问题——比如众所周知的苏-27系列的跨音速陷阱,实际上绝大多数三代机都有类似的问题。受种种机体限制的影响,现役绝大多数三代机的超音速飞行时间都被限制在了5~15分钟。这使其难以胜任在北极方向拦截美国轰炸机的重任。
相比之下,得益于极薄的机翼和动力澎湃的D-30F6发动机,米格-31比其他任何现代战斗机都更容易突破音障,其甚至可以在爬升时突破音障——大多数现代战机会采用平稳的浅俯冲突破音障。此外,米格-31还具备F-22A、苏-57战机才具备的真·超音速巡航功能,即在海拔较高的空域不加力直接突破音障。这进一步提升了其在北极执行截击作战的能力。
基于上述事实,大部分参与这场听证会的俄国防和军工届代表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俄罗斯确实需要米格-31这样优秀的飞机来填补俄防空能力的空缺,但与这样的需求相比,俄空天军的米格-31数量实在太少——作为一种在苏联全盛时期,甚至苏联解体之后都在批量生产的先进战斗机,米格-31的总产量高达500架以上。但时至听证会召开时,俄空天军库存的米格-31战斗机已不足240架,其中能飞的更是只有100架出头,完全不足以满足俄空天军的需求。
此时可能有人会问:既然俄罗斯人在“米格-31完全符合俄空天军的需求且数量不足”这件事上能够达成一致,为什么还会在90年代中期终止米格-31的生产呢?对此听证会上的军工届代表也给出了答案:叶利钦时代的俄罗斯政府容易受到“海外朋友的影响”且并不在乎自己的战略利益受到侵犯,相比于米格-31这种能“保卫俄罗斯利益”的单一用途战机,当时的政府更加看重苏-27及其衍生型这些能够出口并为俄罗斯创造经济价值的多用途战斗机。因此,他们把有限的资源投入了苏-27及其衍生型的开发和生产,并以行政命令关闭了米格-31的生产线。
当时,俄罗斯政府甚至编出了“没有发动机,也没有办法重新生产这种发动机”的理由,但经过这次听证会的调研,俄罗斯国家杜马发现俄罗斯至少还库存有1000台米格-31使用的D-30F6发动机,其中的600多台可以直接拿来用,剩下的经过简单的翻新也可以使用。甚至时至今日生产米格-31所需的设备、全套技术资料和专家队伍也都还在。因此在Сейчас не 1990-е гг. и Россия старается не допустить ущемления своих интересов.(现在不是1990年代,俄罗斯正在努力防止其利益受到侵犯)的情况下,俄罗斯有必要恢复米格-31机队的作战能力。
对此,听证会对于三种可行方案进行了探讨:其一,重开米格-31生产线,恢复米格-31机队数量;其二,对现役的米格-31进行现代化升级;其三,研制一型米格-31的换代产品。从会议结束后俄军的动向来看,第二种方案和第三种方案是并行实施的:目前已经有100多架米格-31截击机升级到了米格-31BM标准,这些飞机换装了更先进的雷达设备、HOTAS、玻璃化座舱,同时可以兼容匕首高超声速导弹、R-77中距空空弹和其他精确制导武器。
另一方面,坚决捍卫第三种方案的俄空天军司令维克多·邦达列夫(2017年退役)也曾在2014年8月宣布俄罗斯正在筹备研制一款米格-31的替代产品。这也就是上文我们所说的米格-41战斗机的起源。然而对于这款战斗机的性能,不管是邦达列夫还是其他可信消息来源都讳莫如深。对此,外界也有两种解释:要么是米格-41方案已经下马,其职能已经由携带R-37M截击导弹的苏-35和苏-57代替,要么是米格-41真的已经开始研制,俄罗斯方面出于保密性的考虑而对相关消息的散播有所管制。但不论现实情况如何,米格-31BM的改装R-37M截击导弹的列装都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美俄空中战略威慑与反威慑的时代,已经再次来临了。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热门推荐
推荐新闻
- 【 新闻 】 罕见景象!美军向解放军发“信号”?!
- 【 军事 】 【校场】洲际导弹精度为何不如巡航导...
- 【 财经 】 ATM机大撤退:ATM机1年减少8万台
- 【 体育 】 CBA:辽宁力克广厦!晋级四强
- 【 娱乐 】 "蛋饺肉丝"梗过不去了!王灿透露女儿小...
- 【 科技 】 专访李佳琦:这几样东西,我永远不带...
- 【 教育 】 论文“致谢”刷屏 黄国平给网友回信了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