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校场答疑】洲际导弹的精度为何不如巡航导弹?

【校场答疑】洲际导弹的精度为何不如巡航导弹?
2021年04月09日 17:51 新浪军事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问:民兵3这样的洲际导弹的精度为什么比战斧这样的巡航导弹差得多?

   

  答:

  洲际导弹首先有个非常巨大的问题,其具备较强机动性的弹头载具会在助推器分离后以较快的速度将弹头运送至预定弹道,此后由弹头自身安装的小型发动机驱动弹头转动,对弹头进行稳定。换句话说,洲际导弹的中段和末段,弹头几乎都只能靠自身的转动来稳定弹道。这类弹头不具备中段和末段机动能力,不需要也不可能进行主动制导。飞行距离越长,落点误差也就越大。相比之下,巡航导弹飞行全程都是可以使用各种手段进行弹道修正的,因此落点误差肯定比洲际导弹小得多。

  后来一些国家搞出了弹头末段机动,比如白杨M的核弹头就可以通过改变自身的质心在旋转过程中微调弹道。美国的MARV可以通过自身的气动舵面来操控弹头的弹道等等。此类技术的出现让弹道导弹全程制导成为了可能。

  但新的问题随之而来:现在的巡航导弹基本都采用了GPS制导——当然不特指美国的GPS系统,也包含北斗、格洛纳斯等。这种制导手段既便宜,又精准。使用了惯性+地形匹配+GPS复合制导的战斧式巡航导弹90年代初就能达到30米的CEP

  GPS制导有个非常巨大的问题——飞得太快就不好用了。GPS制导需要导弹的导引部接收GPS卫星发射的无线电信号。而洲际导弹搭载的核弹头在再入大气层时飞行速度非常快(可以高达20马赫甚至更高),相对于GPS卫星的相对速度也非常快,这就不可避免的使其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产生了巨大的多普勒频移。为了消除多普勒频移带来的误差,导弹的制导系统必须扩大其频率搜索区间,这又导致了信号捕获时间的增加。最终会出现两种结果:成功捕获了信号,但是解算出的位置与现在的实际位置间有较大的误差;GPS卫星的伪码信号在捕获之前就消失了,压根无法定位。所以洲际弹道导弹都以最传统的惯性制导为主要制导手段,因为存在陀螺漂移等现象,所以其制导精度会比惯性+GPS制导差一些。

  当然,洲际导弹也不是完全没有使用GPS。比如美国就用三叉戟II导弹试验过搭载GPS制导组件。但这时,GPS主要用于导弹上升段的辅助,中段和末段依旧是传统制导手段,GPS对导弹精度的提升非常有限。

  问:弹道导弹在发射井里热发射和冷发射有什么不同

  答:

  从一般的工程原理上来说,冷垂发的优势是可以短时间快速装填,以及设计和施工难度较小。原因是热垂发发射的洲际导弹,在导弹发射后必须对发射井进行检修,以确保下一枚导弹的发射安全,这个过程非常费时费力。其次是热垂发必须预留出排焰口,否则导弹的尾焰很有可能造成导弹损坏。相比之下,冷发射的发射井完全不需要承受导弹尾焰,自然也不存在上述问题。

  而冷发射的劣势主要是导弹的直径和发射重量受限。因为冷发射需要把导弹整根弹出发射井,让导弹在空中点火。

  但仅就目前来说,我们却可以看到采用冷发射的苏联洲际导弹普遍比采用热发射的美国洲际导弹大一些。比如撒旦的直径为3.05米,发射重量209.6吨;萨尔马特直径3米,发射重量208吨,哪怕是陆地机动部署冷发射的亚尔斯直径还有2米,发射重量还有49.6吨。相比之下,美国陆基洲际导弹扛把子民兵3直径只有1.68米,发射重量只有36吨。可以说把井基导弹的脸都丢尽了。

  当然,美国历史上还是有一些能和苏联井基怪物叫板的洲际导弹的。比如2005年退役的和平卫士,直径就有2.3米,发射重量88.45吨,已经能够稳压亚尔斯一头。而在其之前退役的泰坦II导弹,则有3.05米直径和155吨的发射重量。但有趣的是,和平卫士居然也是冷发射的。

  问:台海空军战斗力到底如何?为什么总觉得他们整天都搞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答:

  仅从装备水平来说,匪空军的纸面战力还是相当不错的。除了三四十架还没退役的F-5以外,台空军共有约250架第三代战斗机。分别为IDF战斗机、幻影2000战斗机和F-16战斗机。这其中,F-16正在进行大规模升级改造,升级后的F-16V战斗机是标准的三代半战斗机。除此之外,匪空军还有6架美制E-2预警机,可以充当飞行雷达和空中司令部的作用。

  至于匪海军,纸面战力相对一般,但也算得上是堂皇之阵。主要舰艇是4艘基德级驱逐舰,6艘诺克斯级护卫舰和10艘原装+仿制的佩里级护卫舰,6艘阉割版拉法叶级护卫舰。除此之外,匪海军还有40多艘各类导弹艇。

  相对于武器装备,匪海空军乃至三军最大的问题还是人。比如前段时间就经常传出匪海军官兵喜欢搞多人运动。匪空军可能受飞机上的空间所限搞不了多人运动,但各类稀奇古怪的事故也层出不穷,甚至会导致全军所有战机停飞。

  问:第三代主战坦克的定义是什么?需要有哪些硬性指标吗?

  答:

  其实世界上对于坦克分代,尤其是第二代和第三代划分的界限十分模糊。这主要是因为坦克不是战斗机,作战理念自二战之后就没有过什么太大的变化。那么在相似的理念之下,不同时期设计出的坦克基本只有在性能上的差别。这些差别是可以通过升级改装弥补的。反观战斗机,之所以有明确的划代界限,主要是作战理念经常会发生变化,在不同理念下设计制造出的战斗机很难通过简单的升级改装实现代数跃迁(比如三代机再怎么拉皮都不如四代机隐身性强)。

  一般认为世界上第一款第三代主战坦克是苏联的T-64系列。该型坦克首先使用了复合装甲,吨功率高达18马力以上,还装备了125毫米滑膛炮和长杆穿甲弹。在火力、防护和机动性上全面超越了同时代的T-55T-62M60、酋长等坦克。

  巴基斯坦陆军的85IIAP坦克火力和火控系统都比T-64A更强,防护水平和吨功率都与之大致相当。仅仅因为其衍生自第二代主战坦克家族,所以一般还是喜欢将其归类为第二代坦克。

  当然,这种血统划代论也并不完全适用。比如以色列梅卡瓦系列主战坦克,最初是一型连复合装甲都没有的二代坦克。而经过了梅卡瓦Mk IIMk IIIMk IV几代的发展后,其不仅战斗力上升到了三代主战坦克的水准,一般对梅卡瓦III和梅卡瓦IV坦克的划分,也都认为其是第三代主战坦克。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