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沿海防空基础薄弱将成强敌主要攻击地区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9日 09:37 《舰船知识》杂志
美国防大学2006年举行的台海战争军事推演中,假想动用B-2A轰炸机、F-22A、F-35隐形战机对中国沿海大城市进行轰炸。
解放军目前已经在沿海重要城市大量部署S-300远程防空导弹系统
王继新 编者按:濒临海洋的沿海地区,受海洋的影响,一般都是生态环境优美、适合人类居住、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精华地区”,世界人口的6O%居住在距海岸100千米的沿海地区,如何保卫这一人口与经济的“精华”,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军事上的一大难题。在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时间里,虽然经过几次大的经济结构调整,但以“沿海都市圈”辐射出的沿海经济带一直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但值得注意的是。其在成为我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的策源地的同时,也已经成为我国军事安全的最薄弱方向和国家安全的“人质”。为此本期的“蓝色PK台”发表了两个不尽相同的观点,以启发读者在这方面的思考。 “沿海都市圈”防空的重要性 随着沿海地区在国家安全中地位的增强和财富的聚集,其已经成为我国面临海空威胁最为突出的地区。中国的沿海地区包括了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11个省市,这基本上都是环境条件好、经济发达、人口承载力高的地区。 沿海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核心地区 除台湾之外,我国沿海11个省市总面积133.4万平方千米,占全部国土面积的14%;人口约5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40.9%。在全国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带中,沿海地区人口承载力最强,达到372人/平方千米,三个地区人口密度之比为25:13:1。由于沿海地区具有临海的区位优势,对外经济联系方便,成为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取得了高速发展,创造出占全国57.3%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和61.6%的财政收入。而长三角和珠三角两个三角洲地区以仅占全国1.5%的土地面积和82%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29.96%的生产总值、13.1%的财政收入、64.4%的进出口总额和26.5%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成为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核心地区。 “沿海都市圈”是我国经济未来发展的支柱 预计21世纪上半叶,我国经济增长的重心仍将集中在沿海地,而发挥骨干作用的将是人口聚居的“沿海都市圈”。按照“十五”、“十一五”分别年均增长9%、8%的速度测算,2009年沿海地区将实现GDP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到2010年,GDP将达到12.5万亿元,届时人均GDP将超过2800美元。虽然增幅低于1990年代水平,但沿海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仍将保持上升趋势,预计到2010年GDP将占到全国的60%左右。此外,据统计,目前现代化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3个省市有10个位于沿海地区,其中上海最高,达73.3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9个百分点。可见,以上海等“大都市圈”为核心的沿海经济带将成为我国21世纪经济的未来。 “沿海都市圈”面临的军事威胁 海湾战争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军事强国均将海上力量对陆上目标的打击能力作为发展重点。专家认为,地球上70%的居民生活在距海岸线320千米以内的陆地上,有近80%的国家首都距岸边不超过500千米,即处在海军海上火力射程内。因此,西方海军强调海上作战不但要剥夺敌方近海、近岸的制海、制空权,而且要剥夺敌方距海岸线1000千米内的制陆权,主张海军应大规模直接参加陆战,从近海、近岸发起对陆战争,以增强海军对陆上战局进程的影响力。从近几场局部战争来看,为了压制敌防空火力,达成打击的突然性,减少伤亡,主要军事力量一般都滞留在目标国家周边海域,而以舰载机和巡航导弹为先导实施远程打击。 从海上对我陆上目标实施打击将成为强敌对我动武的主要方式 鉴于我国近海防御能力有限的现实,美军这样的强敌可能主要活动于一、二岛链之间,使我沿海地区、首都和大部分纵深地域均处在其舰载机作战半径和舰射、艇射对陆导弹攻击距离之内。火力突击距离的增大使美军武器平台可以在公海上对我重要内陆目标进行打击,这不仅使以往我军近海防御的战略思想受到挑战,而且“打载具、打平台”的通用战法也可能因为我武器射程的局限而无法实现。更重要的是这一变化将使我“近海防御”战略中依赖的陆上远程兵器的部署不得不向内陆收缩,但由于东南沿海地形局限和武器性能限制,致使部队在内陆的部署会更趋复杂。例如,常规弹道导弹虽然多部署在东南沿海地区的纵深和浅纵深地带,但利用武器射程的优势仍可较好地完成对周边大型岛屿,甚至海上大型航母编队的突击和压制任务。而如果为避免敌海上火力打击,就必须对导弹阵地部署进行新的调整,要么再向纵深延伸,要么加强导弹阵地的防护和部队的机动频率这都将对部队的实际作战能力产生较大影响。 相关专题:舰船知识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