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沿海都市防空圈战力点评:具大区域防护力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2日 08:32 《舰船知识》杂志
解放军S-300远程防空导弹夜间发射。S-300系列防空导弹是中国防空圈外层主要力量
解放军高炮部队进行夜间拦射训练
文 程建良 建国以来,沿海地区的防空问题就一直是国家军事部署的重点。北部沿海是拱卫京畿的门户,东南沿海是阻隔美蒋窜扰的屏障,南部沿海是防御印支战火的防火墙,在历史上我们已经较好地完成了沿海防空任务。今天,我们还能在这里牢牢捍卫国土的大门吗? 建国后的国土沿海防空建设 沿海防空体系的初期建立 建国初期,解放军空军刚刚组建,空中、地面防空能力都很弱,战术技术也处于初级阶段,在东南和南部沿海几乎没有部署空军力量。因此,东南和南部沿海地区防空体系的建立主要依靠地面的高射炮兵部队(包括探照灯、雷达、对空监视等部队),以对抗美蒋空军的空中威胁。 实际上东南沿海地区的防空薄弱问题在朝鲜战争前就已经暴露出来,1949年10月~1950年3月,东南沿海的上海、杭州、福州、广州、南京、宁波、青岛、徐州、南昌、镇海等地均遭受过国民党空军的轰炸,其中仅上海一地就被炸26次。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调集大量空军兵力进驻远东地区,第7舰队同时进入台湾海峡,其军用飞机不断侵入我东北和东南沿海地区领空;驻香港英军和侵越法军也曾多次派飞机入侵我广东、广西领空,国民党空军也乘机扩大对大陆的袭扰范围。据统计:从1950年1月至1953年底,美机侵犯我国领空7729批32126架次;国民党空军自1951年1月至1953年底,窜入大陆上空772批983架次。美机主要活动在我东北地区,少数活动在山东半岛和东南沿海地区。 国民党空军主要活动在上海以南的浙江、福建、广东沿海地区。因此,国土防空作战主要集中在上海周围、山东半岛和东南沿海地区。 鉴于此,毛泽东主席下达了关于扩大防空军的指示,设想编成15个高炮团,1950年底前在10个大城市部署高炮团。1950年底实际组建22个高炮团,次年底,组建了26个高炮团、6个独立高炮营,共有高射炮975门。高炮部队除配置于作为朝鲜战场大后方的东北地区外,优先配置于东南沿海地区。整个朝鲜战争期间,共有14个高炮团配置于东南沿海地区,集中部署在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和汕头、厦门等地。1955年建立防空军,1957年空军和防空军合并,国土防空由空军组织。至此,我国沿海地区的防空布势基本完成。 沿海防空体系的成熟与壮大 朝鲜战争发展起来的以高炮为主的地面防空力量主要担负要点的防空任务,其在螺旋桨飞机和喷气时代初期与国土航空兵高低搭配,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当空袭兵器进入喷气时代后,国土防空的主力逐渐向地空导弹力量转移。1958年我国从苏联引进S一75(SA一2)地空导弹,组建了空军防空导弹部队。 1959年10月7日,组建刚一年的空军防空导弹部队就将从浙江沿海窜入我大陆、直飞北京的台湾RB一57D高空侦察机一举击落,首战告捷,开创了世界防空史上用防空导弹击落敌机的战例。我国从引进S一75(SA一2)时就开始了仿制工作。刚起步不久,1960年中苏关系破裂,仿制工作遇到巨大困难。经过6年的奋战,终于在1964年仿制成功,称之为“红旗1”。1965年1月10日,在包头地区用新的国产“红旗1”防空导弹击落1架U一2高空侦察机,证明国产兵器非常有效。1965年根据空中威胁的变化,开始了“红旗2”防空导弹的研制,在“红旗1”的基础上扩大杀伤空域,提高抗干扰能力,改善战斗使用性能。它于1967年6月27日定型,随即装备部队。同年9月8日,我空军防空导弹部队在浙江嘉兴首次用新研制的“红旗2”防空导弹,在有干扰的条件下击落一架U一2高空侦察机,证明了该导弹采取的抗干扰措施非常有效。在以后的国土防空作战中,用“红旗2”又击落过3架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和1架米格一21战斗机。“红旗2”的研制成功及其在防空作战中取得的辉煌战果,标志着我国防空导弹的发展已由单纯的仿制走向自行研制的道路。 到1960年代中后期,我国在沿海地区已经完成了雷达预警网的建设,依靠“萨姆2”以及仿制型号“红旗1”和“红旗2”导弹构成了高空防空火力网,各种口径的高射炮构成中低空防空体系,歼击机则执行全空域的机动拦截任务。借助沿海以及城市分布特点,我国大陆沿海的要地防空体系构成了带状布势,而且与中部地区的防空带组成了纵横交织的体系。1970年代出现的“红旗61”近程机动防空导弹系统又弥补了低空导弹火力。如此体系依靠庞大的装备数量,形成了涵盖100米至25000米高度空域的密集防空网,成功地遏制了台湾高空侦察机和低空低速侦察机对大陆纵深地区的窜扰。 沿海防空体系全面调整 进入1980年代后,我国引进苏联技术的防空系统已经落后,其挖潜改造也达到尽头,而与外界近30年的隔绝又使我国的军工产业陷于停顿。为此,在1990年代引进世界先进的防空技术成为唯一的出路,这时恰逢苏联解体,我国借此机会开始全面更新地面防空系统。其中最主要的是引进了俄罗斯的S一300中高空防空系统,同时大量部署了“红旗7”和“道尔”导弹中低空防空系统。到1990年代末期,我国已经在沿海地区完成了大量先进防空系统的部署。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1990年代初我国从俄引进了12套S-300系统,这些导弹系统主要部署在了东南沿海的南京军区和保卫北京的“首都防空圈”。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使解放军认识到了我国防空体系与威胁的差距,2000年3月的人大会上,解放军代表对我国防空现状提出了尖锐批评。2003年,外电再次报道我国引进了4套更为先进的S-300PMU2,该系统射程从原来S-300PMUl的150千米,扩大到了200千米。S一300PMU2可能部署到东北地区的辽东半岛,并完成东南沿海防空系统的更新,这些系统与福州、厦门、杭州1等地部署的S-300PMU系统及国产新型防空导弹构成了东南沿海绵亘几百千米的中高空防空带,配合其他防空导弹系统,使得美台作战飞机空袭很难得逞。目前,沿海防空体系仍在进一步调整,更多的国产防空系统将加入进来。届时,我沿海防空网纵深将达到100千米以上,延伸防空纵深达300~800千米,甚至更远。 相关专题:舰船知识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