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揭秘雷电蛙足攻击机:苏联对比美A10研制苏25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0日 08:03 航空知识
结构简单,维护性能好是A-10雷电攻击机的一大特点,据称在海湾战争中有10架飞机负伤后,在一天之内就修好了,并重返战场。
苏-25蛙足在性能水平和攻击能力方面,与雷电相比都不逊色,维护性能也不错。虽然它采用了P-95涡喷发动机,但飞行速度比A-10更快。
雷电II攻击机的机载设备比较简单,但配备的武器装备却是一流的。图为机头下方的GAU-8A型3-毫米七管机炮。
声明:本文为《航空知识》杂志供《新浪军事》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文/傅前哨 2007年8月9日至17日,“和平使命一2007”联合反恐军事演习圆满结束。在这次堪称上海合作组织参加国最多、规模最大,也是最成功的联合军演中,最引人注目的飞机是首次走出国门的“飞豹”歼击/轰炸机和成熟、老练的苏一25攻击机。 在世界攻击机的队伍中,能与俄罗斯的苏一25“蛙足”比肩的,当属美国的A一10“雷电”。关于它们的成败优劣,谁也没有分析比较过。在这里,我们尝试着把它们放在一起,品头论足,从各个不同角度进行一番比拼,成败优劣自然也就分明了…… 设计思想大同小异 美国的A一10“雷电”是由越南战争、印巴战争、中东战争等现代局部战争催生的。尤其是越战中的经验教训,导致了美军作战飞机设计思想的蜕变。 美国空军在越南遇到的一个棘手问题是,复杂的喷气式战斗机的速度太快了,因此,在对地攻击时,散射面很宽,常常给友军和无辜的平民造成伤亡。其症结在于,喷气式飞机因速度太快而导致机动性变差。后来,美军将老式的螺旋桨飞机A一1“空中袭击者”投入使用,结果证明,这种1945年设计的低速、高机动性攻击机非常奏效,其摧毁地面目标的概率要比喷气战机高出3倍,而它们出击一次所消耗的费用仅为喷气式战斗轰炸机的1/5,成本效率高达15倍。 战争的实践,使美军意识到:在进行低空战术攻击时,高速与其说是优点,不如说是缺点。用超声速战斗轰炸机执行快速近距空中支援、对地面点状目标和活动目标实施精确攻击等任务,并不太合适。其作战效果不佳,损失却很大。于是,美国空军决定开发一种专用的、低空性能好的喷气式攻击机,这就是A一10“雷电”飞机的由来。 五角大楼当时对新型攻击机的基本要求是:不追求高速度(巡航速度480千米/时、最大速度700多米/小时即可),但要具备精确的火力打击能力,特别强调机动。性、可靠性、生存性、短距起降能力和低成本等指标。 A一10(包括A一9)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空军研制和装备使用的第一种喷气式攻击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美国空军对发展专门的、用途单一的攻击机并不热衷,他们更重视多用途的超声速战斗轰炸机的研制和使用。这一思想也间接地影响了当时的苏联空军高层和政府的决策。 前苏联是研制和使用攻击机(或称强击机)比较早的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伊柳申设计局研制的伊尔一2型和苏霍伊设计局研制的苏一2型攻击机,都曾在苏德战场上大展拳脚,给来势汹汹的德军坦克集群以沉重的打击,功彪史册。 战后。苏联空军与美国空军一样,将注意力更多地投入到飞行速度高、机动性好,主要用于夺取制空权的战斗机身上,而攻击机则备受冷落。苏联人在差不多20年的时间里几乎就没有认真地研究过攻击机。 与前苏联的核战略思想不同,其空军和防空军的航空装备发展战略相对而言比较保守,政府和军方领导层一向采取跟踪战略(而不是对策战略),即美国人搞什么,他们就对等的搞什么。一般不别出心栽地设计前景不明的作战飞机。 20世纪60年代末,美军根据越战的教训,提出了发展新型的亚声速单座近距支援攻击机计划,随后不久就研制出了A一9和A一10攻击机的原型机。上世纪70年代中期,A一10“雷电”开始装备部队使用。 与此同时密切关注着美国航空技术发展动向的苏霍伊设计局的总设计师奥西波维奇.苏霍伊,经过认真研究后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设计一种既能在防空火力较强的地域执行作战任务,又可对己方地面部队难以摧毁的目标实施突击的新型攻击机。 由于有了美国空军的A一10这一“靶标”,该建议很快就被莫斯科的最高决策者们批准了。 1968年,苏霍伊设计局开始着手设计一种与美国的A一10相对应的双发、单座、亚声速、近距支援攻击机。首架原型机的编号为T8—1,其动力装置为两台非加力型的RD一9涡喷发动机。T8—1于1975年2月22日首飞成功。从第二架原型机开始,换装了推力更大的P一13发动机。后来,该型机被定名为苏一25,西方国家取绰号为“蛙足”。 可以说,“蛙足”的出现是“跟着走”的结果。没有美国空军的A一9和A-10,也就不会有后来的苏一25。 相关专题:航空知识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