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法舰载机对抗演习:阵风优势战果击败大黄蜂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7日 08:04 军事文摘
美法舰载机对抗演习:阵风优势战果击败大黄蜂
法国达索公司阵风战机正视特写

美法舰载机对抗演习:阵风优势战果击败大黄蜂
美国海军F-18C舰载机编队飞越航母

    声明:本文为《军事文摘》杂志供《新浪军事》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刘毅 刘江平

  作为北约的重要成员,法国拥有仅次于美国的海军航空兵力量,新装备的“阵风”,更是当今舰载战斗机中的翘楚。本文逼真再现了法国“阵风”和美国F一18C/D“大黄蜂”舰载战斗机之间一次争夺空中优势的演习,描绘了当今顶尖战斗机飞行员,如何充分发挥战机性能,笑傲长空。

  “空战”之前“阵风”舰载机精心准备

  2007年5月1813辽阔的阿拉伯海面,在“夏尔·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第12飞行中队的作战室里,皮埃尔·布雷·拉加代克海军上尉(以下简称布雷)挂断了电话。为了安排这次海上空战演习,布雷刚刚与“对手”——美海军F—18战斗机飞行员争论了将近两个小时。因为对手清楚地知道,“阵风”的性能相当出色,所以他们强制性地规定了苛刻的演习条件。不但雷达要识别目标,法国飞行员还要目视辨认对手后才能“发射”导弹。

  接下来,布雷立刻前往航母的“航空任务计划处”,那里的计算机系统能告诉他这次演习的信息:飞行编号、弹射和着舰时间、指挥指令、区域气象,飞行员须知、通读战机的可用性等情况。同时,布雷还可以查阅演习区域的舰队行动、各舰的位置和无线电工作频率等信息。最后,为了打败美国佬,布雷找来了他的搭档——绰号“狮子”的僚机飞行员。

  两人在办公室里讨论了45分钟,最后明确了这次演习任务中的所有细节:第一,非战斗部分。包括“阵风”起飞、到达作战区域上空、返回航母和着舰的注意事项以及空域的气象情况;第二。准备部分。明确任务内容,确定目标性质并定位,如何进行联络和召唤,飞行路线;第三,战术部分。首先确定战斗机所使用的战术动作,双机的间距及目标分配,确定何时、使用何种武器按照2架战斗机在先,1架空中预警机在后的编组进行战斗,后者负责空中管制和防止发生意外;第四,安全部分。包括一旦战机发生故障如何操作安排应急着陆场。

  “阵风”呼啸海天迎战“敌机”

  该是登机的时候了,两名法航飞行员身着作战服,头戴飞行帽,到达位于舰岛下的机库开始检查心爱的“阵风”舰载机。布雷从梯子爬进座舱,把任务数据录像带(nSOM)插入位于弹射座椅后面的录像带仓里。地勤人员帮助他捆好安全带,而布雷自己则要接通氧气面罩,测试电台和抗荷服。

  一切就绪,布雷启动舰载机电子系统开始检查“系统状态”。通过前面的触摸显示屏,可以了解战机所有系统(包括

发动机.液压系统、电力系统、导航系统和火控系统)的状态。此项工作大约需要几分钟。在此期间布雷通过航母的定位系统给战机的惯性平台定位,关上座舱盖,开启辅助动力装置和空调系统,享受空调系统给他带来的片刻凉爽。 机库外海风劲吹,“阵风”被缓慢地推上了舷侧升降机,升力达25吨的升降机几乎瞬间就将战机举上了飞行甲板,空旷的飞行甲板上蔚蓝色的大海一目了然,“岛”形舰桥上的警戒雷达天线飞速旋转着,充满了战斗气氛。“阵风”被牵引到了起飞线,起飞指挥官用信号提示他启动发动机。布雷连忙把“发动机”画面显示在主显示屏上,启动两部M88—2“湍达”涡扇发动机。1分钟之内,M88—2就处于以慢速运转的稳定状态。按照程序完成检查后,地勤人员举起右臂。伸出一个手指,这就是让飞行员停止手动检验的信号。此时飞机自动检验程序开始,布雷仔细地观察飞机鸭翼和前缘襟翼的动作绿色指示灯点亮,表示一切正常。现在地勤人员伸出两个手指,这表示飞行控制系统正常。布雷把手放置在右边的操纵杆上,分别向四角打动操纵杆,检验其灵活性。下面轮到检验前起落轮的方向性以及着陆钩和弹射装置的工作状态了。最后,飞行员还需要检查最小升力速度和弹射速度等参数。在弹射时,这些速度将显示在平视显示器上,在出现问题时帮助飞行员做出决定。

  一切准备完毕。布雷无线电通报:“拉斯卡尔10号,准备出发!”

  布雷启动了“电子对抗子系统”。该系统中的一个预警器可以在战机被防空雷达锁定时预警飞行员,同时对其进行识别和定位;另一个预警器提醒飞行员是否被敌机火控雷达或激光照射器捕获。这个子系统还装有无源红外传感器,可探测对手发射导弹时的火焰。该系统与战机的数字式有源干扰器结合为一体,形成了强大的电子对抗能力。飞控官示意开始滑行,布雷加大油门,松开抽动器,“阵风”缓缓起动,慢慢滑行到弹射器附近。

  舰载机准确地停在弹射位置上。布雷将“阵风”前移十几厘米,同时降低机头的高度,以便把弹射钩连接到弹射器上。引导员做完最后检查,离开了场地。布雷把注意力转移到弹射军官身止,后者举起绿旗,这是“最大油门”的信号。发动机顿时像怪物般发出巨大的轰鸣声,战斗机停在原地,“激动”得颤抖,尾喷管排出的火焰吹到尾气导流板上,灼热的废气弥漫到了甲板上空。

  在座舱里,布雷的眼睛一直注视着屏幕,所有参数都正确。布雷向弹射军官示意,后者则把绿旗指向甲板,这是给弹射器操作员的信号。弹射器操作员打开蒸汽进口。布雷感到战机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加速度把他紧紧地按在弹射座椅里。两秒钟之内,“阵风”以超过时速230千米的速度被弹到空中。脱离弹射器,布雷开启了加力燃烧室。发动机产生了15吨的总推力,战机速度迅速加大。同时也收回了起落架,“阵风”带着雷鸣般的噪声逐渐消失在远方的海天。

  “阵风”劲吹“大黄蜂”两军激烈厮杀

  仅用了几分钟,布雷和他的僚机就爬升到了12000米的高空。两架战机以0.9马赫的速度划破冰冷的海空,全速飞往战区。在这段时间,飞行员要准备武器系统、告警系统、敌我识别器。1分钟的准备之后,布雷下降至9000米,这时要检验飞机尾部是否存在凝结尾迹。在外人看来,战机后面的白色尾迹充满了浪漫诗意,但它们却会使战机暴露,从而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好在布雷今天没有看到。

  到达演习区域后,开始进行空中战斗巡逻:雷达要开机,同时在空中盘旋待机,以便探测任何可能的威胁。布雷注视着平示显示器下面的雷达显示屏,“阵风”的相控阵雷达可以跟踪分布在不同高度的多个目标,即使敌方进行垂直机动,也很难逃脱“阵风”的捕捉和“米卡”空空导弹的攻击。

  布雷打开自动驾驶仪,这样就可以更全神贯注于雷达搜索。此时,两个雷达回波出现在战区的边缘上。一直保持联系的“鹰眼”预警机确认两架“敌机”正高速度向战区中心飞去:目标高度7000米,速度0.9马赫。“电子对抗子系统”确认它们就是美海军F—18“大黄蜂”舰载战斗机。

  对手摆出横队的防御战斗队形,双机间距3.8千米。按照商定的战术,僚机“狮子”迅速向海面俯冲,这样可使“大黄蜂”的火控雷达瞬间脱锁。几秒钟后,“狮子”就会一个鹞子翻身,出现在敌机下方。法方的战术简单明快,就是迫使美海航飞行员在两个目标之中进行选择,从而顾此失彼。当僚机进行机动时,布雷却盯着“电子对抗系统”。该系统报告说僚机“狮子”被F一18的机载AN/APG一68雷达捕获了。布雷则要向上机动,以便把“敌机”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现在“狮子”高度不足3000米,应该摆脱了对手的雷达跟踪,为了隐蔽自己,其雷达没有开机,由“鹰眼”预警机负责引导。如果一切顺利,“狮子”可以在20秒内从F一18的3点钟方向发起攻击。双座的F—18D配有截击引导员,他们发现了“狮子”的机动动作,突然改变航向,冲向“狮子”。在这种情况下,“狮子”决定跟踪敌机直至目视距离,而布雷则转身全速冲向美方僚机。

  “狮子”和F一18以2000多公里/小时的相对速度追逐猛攻。透过头盔上的遮光罩,“狮子”确定对手的位置在自己的上方。这可不妙,“狮子”把“阵风”战机加力打开,几乎垂直上升,切向“大黄蜂”的内圈。“大黄蜂”战斗机连忙做急转弯飞行,以便逃脱“阵风”舰载机的猛攻,战斗机的边条翼激起很大的阻力激波。然而F一18操纵复杂,机动能力有限,而“狮子”握住右手的操纵杆,座椅的倾斜使他能够忍受惊人的重力加速度。“阵风”成功切进了内圈,F一18D正好横在“狮子”的正前方,Great!‘‘狮子”雷达锁定美方长机,模拟发射了“米卡”中程雷达制导的空对空导弹。

  “米卡”空对空导弹的“发射后不管”能力使“狮子”可以立即攻击第二架F一18,不过角度太小无法发射导弹。“狮子”猛地拉动操纵杆,做了个高G横滚动作一下出现在猎物的后面。F—18企图急转弯,但无法摆脱“阵风”的追击,“狮子”的嘴角不禁出现了一丝“狞笑”。而布雷早就用雷达捕捉到另一架“大黄蜂”,但是美机正在与“狮子”近距缠斗,导弹可能会打掉他的僚机。

  美国飞行员展开机翼,试图摆脱这种危险。两架“阵风”立即扑上去,紧紧咬住不放。借助“阵风”的优良机动性,法海航飞行员毫不费力地跟随“大黄蜂”舰载机的机动动作。“大黄蜂”舰载机完全处于被动挨打、无还手之力的窘境,美机只好被迫调转航向返回航空母舰去。

  “阵风”刮走“大黄蜂”凯旋“戴高乐”号

  “阵风”大获全胜,组成间距2千米的警戒编队返回“戴高乐”号核航母。

  在离“戴高乐”50千米处,“阵风”脱离了“鹰眼”舰载预警机的引导,与航母进行联系。布雷接通了航母的信号,将收到的着舰信息输入计算机。很快,他就隐约看见了“戴高乐”号。在茫茫大海上.47J多吨的航母显得极其渺小。现在才是最危险的时候。布雷和僚机组成机动编队队形,“狮子”在后面4点钟方向距长机150米。

  双机编队接近了“航母控制区域”。你可以把它想像成由航母管理的直径为10千米,高度为1800米的“圆柱”。战斗机就要按照到达的顺序,在“圆柱”中逐渐盘旋下降,进入着舰,而且时速不能超过500千米。布雷发现两架比他先到达的“超军旗”战斗机。“超军旗”战斗机机翼下沉,即将着舰。布雷摆动机翼,略微下降了高度,示意僚机紧紧跟上。

  布雷转了个转使自己处于“戴高乐”舰艉2千米处,同时他把战机拉平并重新提高了速度。在其左下方,第一架“超军旗”已经着舰。布雷保持在200米的高度掠过了航母,在飞过舰岛后15秒钟就轮到布雷着舰了。

  布雷保持300千米的时速,放下起落架,一边监视右屏幕上的故障画面,一边根据左屏幕上的“着舰”画面,调整接舰的各种不同参数:包括速度、坡度、高度和迎角。距航母1海里多一点,布雷看了一眼高度表:180米。面前的“戴高乐”号像一部推土机那样犁开大海,破浪前进。布雷目不转睛盯着着舰甲板,着舰助降器马上就要出现了。自动着舰装置把飞机迎角保持在完美状态,平显的十字线与甲板瞄准线重叠在一

  起,飞控指令也能够尽善尽美地修正任何误差。甲板迅速接近,布雷把油门开到最大,飞机准确钩住了阻拦索,战机安然停在了甲板上。布雷把飞机停放在舰桥前,关闭发动机,打开座舱罩。海风扑面而来,望着滑行的“狮子”,布雷骄傲地竖起了大拇指。

 [1] [2] [3] [4] [5] [6] [下一页]

  相关专题:军事文摘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