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这三种陆军新装备首次曝光 其中两个之前从未见过

这三种陆军新装备首次曝光 其中两个之前从未见过
2018年01月08日 16:39 新浪军事

  央视新闻频道新闻1月4日播放的《打造精兵利器 备战打仗成常态》的报道称,中国陆军某空中突击部队某新型战机入列首次飞行。报道还称,该机是由我国自主研发,可搭载30余名全副武装人员飞行1000公里,具备昼夜和复杂气象条件和全地域飞行能力。此外,在最近两天的一系列报道中,我军曝光了一系列先进技术装备和武器系统,特别是这次的直-18A直升机、新型反炮兵雷达、轮式机动战场侦察车和某新型轻型侦察战车都是集中亮相。

  一、直-18A重型直升机大批量装备中国陆军陆航部队

  从央视报道的该机外形来看,基本可以肯定是之前曝光的直18新型直升机。该机在外形上已经完全没有了老直8的影子,而是与民用版的AC313新型直升机相似。在机身结构设计方面,直18取消了原直8的船形底部设计,使机身的空气流场更为顺畅,减小了飞行阻力。其次,直18的机头也进行了改进,将直8原先采用的多块风挡改为2块整体式风挡,飞行员观察视野更好。再次,原直8机身短翼浮筒起落架设计被低阻短翼兼起落架舱所取代,重量更轻,同时还缩短了机身宽度。

  直18的机身、舱门、发动机检查舱盖、起落架舱、尾翼及小水平翼、主旋翼、尾桨等处大量应用了铝锂合金和碳纤维复合材料,大大降低了结构重量,有效载重和升限都有了明显提高。不仅如此,由于全机制造工艺和新材料性能的提高,直18的整机可靠性、可维护性都大为提高,机体寿命也从早期直8的4500小时增加到7000小时,基本上达到了国外第三代直升机的水平。

  直18采用了新一代综合化航空电子显示系统取代,座舱内布置了5块大屏幕多功能彩色液晶显示屏,极大地提高了飞行员对各种飞行态势的感知能力。全机的航电系统通过数据总线相连,对通信、导航、飞行控制、发动机等系统进行综合化监控,精度高、可靠性强,具备较强的系统冗余度,升级、扩展能力强。同时,机上还装备了更完善的组合式导航定位系统、高精度气象雷达、远程通信系统等,可以满足多种复杂气象条件下的各种飞行任务。直18的飞行控制系统仍然为传统的液压操纵系统,但增加了全新的旋停增稳系统和数字式自动驾驶仪,可以保证直升机长时间悬停时的精确性和稳定性,并提高了飞行操纵灵敏性、飞行品质以及安全性。

  直18的动力装置据称为3台国产涡轴6G发动机,单台功率可达2500马力,而且还换装了具备自动折叠能力的全新设计的叶型和桨尖的主旋翼、尾桨。由于采用了全复合材料,不仅重量比全金属桨叶大为降低,同时其升力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噪声低。新一代电子监控系统可以随时对旋翼的情况及外界温度进行监测,通过除冰系统防止旋翼结冰现象的发生,保证飞行安全性。旋翼系统采用了更安全、可靠的球柔性桨毂,采用弹性轴承和粘弹减摆器,可以避免采用挥舞铰、摆振铰和变距铰的全铰接式桨毂所存在的结构复杂、重量大、维护量大以及寿命低的不足,对减少直升机的维护量和提高出勤率都大有好处。传动系统经过更新后具有更高的耐久性,减速器的大修间隔时间延长到3000小时,并且具备30分钟干转能力。

  直18运输直升机的列装,将会大大提高中国陆军的机动能力,因为该机不仅能载运30多名全副武装的士兵,而且高尾梁的设计还使其能够布置尾舱门,可在机舱内搭载轻型突击车辆、物资弹药,并能够快速装卸。

请注意该车的球形综合光电侦察系统。请注意该车的球形综合光电侦察系统。

  二、世界级的综合侦察战车体系

  我们知道,在二战前的传统战争中,搜集敌方实力及行动情况的任务通常由骑兵部队完成,随着机械车辆的出现和部队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这项任务便落到了轮式车辆身上,轮式车辆的形式阻力小,行驶装置效率高,速度较快,机动性能要优于履带式战车,油耗较低且行程储备比较大,便于隐蔽且发动机噪音远比履带式战车小,所以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研制新一代具备强大电子侦察设备的新型轮式侦察车辆,这次曝光的国产新型轮式战场侦察战车和国产某轻型高机动侦察车均采用了先进的光电侦察设备。

请注意其车顶的桅杆上有综合传感器。请注意其车顶的桅杆上有综合传感器。

  例如国产新型轮式战场侦察战车和国产某轻型高机动侦察车均装备有一个可以伸缩的桅杆,这个伸缩式桅杆上装备有热成像仪、CCD摄像仪、激光测向仪测距仪、毫米波雷达等等先进的传感器,他们集成在一个桅杆上,而桅杆可以身高2米左右,通过车内的大型显控台进行操作,显控台包括液晶显示器、控制面板和操纵杆等设备,可以由陆军侦察兵操纵传感器俯仰和旋转,这种桅杆可以保证车辆在隐蔽状态下,仍然可以保持较好的观察能力,可以确保在进攻线最前端对敌方陆地和空中目标事实抵进侦察,并通过数据链提供给我军主战坦克等其他进攻装备,目前,我国数字化陆军作战旅和作战师级单位正在陆续换装上述侦察车辆。(作者署名:战略吐槽秀)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