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光绪皇帝死亡疑案:尸检报告与拿破仑如出一辙

光绪皇帝死亡疑案:尸检报告与拿破仑如出一辙
2018年04月03日 10:08 新浪军事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最后的结论是光绪皇帝的头发等处砷含量极高,应该是死于砒霜中毒。不过,既然拿破仑死后头发上可能沾染外界的砷,光绪皇帝为什么不可能呢?

  ▲ 外国人拍摄的光绪帝出殡行列,由于他的继任宣统皇帝溥仪后来成为一名公民,他也成为空前绝后曾被外国人拍到葬礼的中国皇帝

  一次,和中国海军史研究会会长陈悦先生谈甲午战争,他提出一个新的观点,认为两国当时君主的个性,可能也对战争的结局有所影响,而这一点,从他们儿时的玩具似也可看出一二。

  日本当时的天皇睦仁,年号明治,领导了日本的明治维新。在他去世后日本朝野曾举行过追思活动,当时展出了其幼年时使用过的玩具。这箱玩具包括玩偶、挂图等,皆颇为整齐完好,总的来说倒也正常。

  而清朝方面的光绪皇帝也有一箱玩具得以保存下来,其中绒猩猩的毛全被拔光,布偶狮子的眼睛也被拽掉,似乎显示这位皇帝在幼年便有些性情急躁,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

  而为光绪保留了这箱玩具的,竟然是慈禧太后,这就更令人忍不住唏嘘不已——不想慈禧与光绪之间的关系,还有这样一个侧面。

  清德宗光绪,是这个王朝倒数第二位皇帝,目击了王朝走向崩溃的整个过程。他的整个执政生涯,始终在慈禧太后的阴影笼罩之下。这位被光绪皇帝尊称为“皇爸爸”的姨母是晚清实际的掌权者,从垂帘听政到囚禁瀛台,在政治层面,光绪与慈禧的博弈在后期已经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

  1908年11月14日,光绪“驾崩”,年三十七岁,第二天,慈禧也鹤驾西归,结束了她对中国将近五十年的统治。

  ▲ 慈禧与光绪

  这张图片上的光绪,实际上是一幅画像。这位皇帝由于慈禧的压制和淡化,至今没有人知道他真正的相貌。除了一张1901年回鸾时从侧上方拍摄到的照片以外,所有今天传世的所谓这位皇帝的照片都查无实据或被证明是他人冒充。这位被慈禧遮蔽的皇帝,可以被称为清朝后期颇为神秘的天子。

  说光绪神秘,是因为在他身上有着颇多不解之谜。其中十分为人们所瞩目的,便是这位皇帝的死亡。

  光绪与慈禧年龄相差三十六岁,却几乎在同时死亡。由于光绪与慈禧的尖锐矛盾,坊间一直流传着光绪皇帝是慈禧所害的流言。

  这一观点与当时太医院的纪录显然是不吻合的,按照太医们的脉案,光绪属于久病不起,终于正常死亡,其间有一个病重到死亡的过程。与慈禧之死时间接近则纯属巧合。但从逻辑上说,反常即妖,这样的巧合在宫廷背景下,几乎可以肯定必有文章。

  可是,光绪的脉案言之凿凿,多名太医的记录都显示光绪是自然病死的。

  1908年三月,御医曹元恒在脉案中写道,皇上肝肾阴虚,脾阳不足,气血亏损,病势十分严重,在治疗上不论是寒凉药还是温燥药都不能用,处于无药可用的严重局面。

  五月初十日光绪的脉案中,御医陈秉钧写道“调理多时,全无寸效”。他死前三日的脉案分别为“中气虚损,不能承领上下,以致上而逆满喘咳,下而大便不行。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而通体为之困乏矣”,“目睑微而白珠露,嘴有涎而唇角动”,“脉息如丝欲绝。肢冷,气陷。二目上翻,神识已迷。牙齿紧闭,势已将脱”,最后一天脉息“若有若无,目直视,唇反鼻搧,阳散阴涸之象”,傍晚死去。

  那么,说光绪帝之死背后有文章,难道这些脉案都不可信吗?

  要确认这一点,首先要确定清末太医院的脉案,是不是可靠。确切地说,当时给这位皇帝的脉案早已与真实情况相去甚远,可称“政治脉案”了。有太医记载当时给光绪帝的诊脉。去之前先是慈禧召见,略为说了两句,老佛爷便道皇上肾不好,说完目光炯炯瞪着太医。

  这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那就肾不好吧,不然以老佛爷的性子,太医的心肝脾肺都不会太好的。

  谁知随后太医院里便闹起来,说皇上来过,看了枸杞里面有生虫子的,便大发雷霆,说难怪朕的病治不好,都是太医院不尽心,恐怕要见见血才行。

  大家吓得叩头请罪。皇上昂然而去,临走忽然在这位即将诊脉的太医面前停一停,说了一句朕肝不舒服。

  这是怎么回事儿?

  有明白人给解释了——太后和皇上闹得不可开交呢。

  • 太后说皇上肾不好,为什么肾不好?荒淫呗。有了这个借口,可以提废皇帝换人的事儿。

  • 但是外面也有不少人支持皇上,皇上说肝不好,为什么肝不好?气的!以此可以向外界传信号说太后欺凌天子。

  问题是太医怎么办?

  等到诊脉的时候,太医说了——回皇上,您是脾有点儿小问题……

  ▲ 光绪脉案

  这太医,算是又聪明又胆大的。可是由此可见,太医院的脉案,也是尽信不如不信了。

  自从光绪死后,百年来一直有人试图追寻此事的真相。他们发现,光绪去世前不久,曾有法国医生为他做过体检,结论是这位皇帝除了肾略有问题外,并无大碍。还有民国一份期刊记载某太医回忆光绪去世前三天诊脉时,光绪喊叫肚子疼。

  这些记录不能不令人起疑,但是也不能说都是可靠的证据。比如民国时候的期刊便是。当时的媒体从业人员良莠不齐,经常编造新闻而不以为耻,以致后人看来全无信用,能有三四分真实便是好的。

  直到2008年,“清光绪帝死因”专题研究课题组发布研究报告,称医学专家们通过现代检测设备,使用“中子活化”、“X射线荧光分析”、“原子荧光光度”等一系列技术手段对光绪皇帝的头发,遗骨,衣服等进行了分析研究,最后的结论是光绪皇帝的头发等处砷含量极高,应该是死于砒霜中毒——这也是中国古代使用最多的毒物。

  这一消息当时引发渲染大波,但很快便有人提出,这一结论未必真正科学。提出这一观点的相关人士指出,法国皇帝拿破仑也曾因为遗留头发中被鉴定出超标5-33倍的砷,而被怀疑为砒霜中毒死亡,但此后对其死因一直存在质疑。最新的结果是,医学界提出其头发中的砷可能来自外界环境而不是被人投毒造成。

  ▲ 既然拿破仑死后头发上可能沾染外界的砷,光绪皇帝为什么不可能?

  甚至有人提出,问题可能出在光绪帝陵寝内部,是那里的环境和出土时的污染导致其遗骸砷浓度过高。

  这一说法倒引起了我的兴趣。这是因为我认识的一位媒体界前辈,正好是光绪遗骸出土的见证者。当时真的存在砷污染的可能性吗?光绪帝陵开启时,又是怎样一副景象呢?

  这位媒体界前辈便是原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国际合作部主任西冰先生。当向他提出这一疑问的时候,西冰先生爽快地接受了我的采访,给我们描述了当时参加开掘光绪陵墓的情景,这应该也是我们第一次得知这次考古发掘的神秘细节。

  ▲ 光绪帝葬于崇陵,地点在河北易县金龙峪清西陵境内

  作为一个弱势皇帝,光绪生前并没有修建自己的陵寝。在他去世之后,才于1909年开始在清西陵为其择地营建陵墓,是为清崇陵。

  这一陵寝在1912年方才完工,此时民国已经替代了清王朝。按照清帝退位协定,民国政府有责任协助完成光绪的葬仪,并在1913年与逊清小朝廷共同葬光绪帝于崇陵。作为一个封建皇帝,光绪却是在一个共和政府的主持下得到安葬的。

  不幸的是,仅仅二十六年后,光绪的这座陵寝便被盗掘,遭洗劫一空。因此,西冰先生1980年参加的对光绪崇陵的考古发掘,在今天而言,属于典型的抢救性发掘。

  为什么会选择在1980年对光绪的陵寝进行这次发掘呢?

  西冰先生作为当事人回答了这个以前很少有人注意到的问题。原来,发掘光绪陵的起因,竟然是工作人员在同属清西陵的泰陵上发现了盗洞。

  泰陵,是清雍正帝的皇陵,也是清西陵最大的陵寝,位于崇陵西南约四公里处。1980年春,清西陵文物保管所所长陈宝蓉在巡逻时于泰陵月牙城琉璃影壁右前方发现一个盗洞,怀疑泰陵地宫被盗,于是通过管理处报国家文物局。国家文物局因此批准河北方面对泰陵进行发掘的申请(《关于抢救挖掘泰陵地宫的申请》)。

  4月8日,河北省,保定市和易县文物局联合开始泰陵发掘,但实际发掘中发现盗洞只深入到地下两米左右便消失了——这是一个没能打穿地宫,失败的盗洞。同时专家鉴定这一盗洞并非近日形成,应该是建国前盗贼所为,所以泰陵既没有被盗迹象,暂时也没有被盗危险。

  ▲ 泰陵可能是目前清帝陵中保存文物最多,最有开掘价值的陵寝了

  因为在十三陵定陵开掘工作中曾出现部分出土文物无法良好保存的技术问题,周恩来总理曾亲自下达命令,停止对帝王陵的挖掘。在这样的情况下,社科院考古所所长夏鼐先生力主暂停对泰陵的发掘。这一主张得到了国家文物局的支持。国家文物局局长任质斌、副局长孙仙逸陪同夏鼐先生来到清西陵,制止了对泰陵的继续发掘,并下令将盗洞回填。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个正确的决定。但是,对于很有期待的河北文物部门来说,无疑是有些失望的。

  也许因为这个原因,国家文物局在叫停泰陵发掘的同时,给了河北方面一个安慰奖——如果清西陵有已被盗掘的陵寝,可以进行发掘,以抢救残存的文物。

  清西陵中,唯一确定被盗的,便是光绪帝的崇陵。

  7月,河北省文物部门下达了对崇陵进行发掘考古的命令。考虑到开掘的工作量,除了文物局的人员以外,还有解放军部队派人参加了考古。西冰先生当时是作为河北电视台的见习记者参加工作的,他给负责拍摄发掘考古记录片的摄影师田荣林担任助手。

  总的来说,感觉当时考古的工作比较薄弱,文物局来了两名工作人员,也带着相机,但因为经费微薄,拍摄一批照片后便无以为继了。推测这里面的关键问题是按照当时的规定,三百年以内的不算文物,加上此处曾经被盗,残存文物可能不多,因此对光绪崇陵的开掘重视程度并不太高。

  ▲ 珍妃墓和瑾妃墓

  西冰先生到达现场的时候,首先看到的是崇陵外有两个蒸笼笼屉状的墓葬,向周围人询问,才知道那原来是珍妃和瑾妃的两座墓。尽管光绪一生可能唯一钟爱过的女人便是珍妃,但是按照礼制,他下葬时还是只能和慈禧的侄女,他并不喜欢的隆裕皇后葬在一起,而珍妃只能葬在门外面,如此不由自主,让人对这位皇帝只能叹息。

  陵寝内部,只见杂草丛生,各处建筑虽然不足百年,却已经破败不堪。这次发掘也有维修的任务,西冰先生看到两个工人推来一辆手推车,抬起灵前的铜制香炉,哐地一声丢了进去,准备推走修缮。

  这样做很正常,三百年内的,不算文物嘛。

  当天便开始工作,除了文物局的两个工作人员以外,还有工兵和一名军医在场。这位军医在此后的考古中充当了法医的角色,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实际上,此前文物部门已经进行了一定的探查,确定盗洞可以通入地宫,也检验了地宫内的基本情况,证实光绪帝后的棺椁确实都遭到了盗掘。

  他们首先来到了盗洞的前方。这个盗洞的位置在琉璃影壁的前方,说明盗墓贼十分有经验。正常情况下琉璃影壁后面地下,便是将棺材运进地宫的墓道。

  “到现场非常重要,看过盗洞的情况,我们基本能还原出到底是什么人盗的光绪陵了。”西冰先生说。

  是这样的吗?我记得网上对光绪陵被盗的因果有一些描述。大体是这样说的:“1938年秋,一股不明身份的军人窜进崇陵,他们从方城月牙城罩壁前撬开墁地的砖石,凿开地下城砖,掘一深洞,透过月牙石影壁下的土层再往上翻挖,便进入了地宫的隧道券。这些人对崇陵的结构很熟悉,盗掘起来亦很内行。他们不像孙殿英那样,遇到石门和阻碍用炸药硬崩,而是用松杆木片拨开各道石门的自来石,进入金券……有人听说,这伙人把盗来的金银珠玉器皿文物卖给了京西八国教会,换得了五百套棉军装。”

  “这应该只是谣传。”西冰先生说,“没有什么军队的事儿,应该是一个小孩儿盗了光绪的墓,只有这孩子一个人下了地宫。”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尸检皇帝光绪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