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国军德械师装备一流 但面对日军为何一败再败

国军德械师装备一流 但面对日军为何一败再败
2018年01月23日 16:11 新浪军事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1928年11月中旬,一战期间德军总参谋部核心成员鲍尔率领一个包括10个训练专家、6个军械后勤专家、4个警政专家和5个经济、铁路管理、医疗、化工专家,共25人的顾问团来到南京。直至1938年中德关系恶化,蒋介石先后聘请了以马格斯·鲍尔、乔治·佛采尔、汉斯·冯·塞克特和亚力山大·冯·法肯豪森为总顾问的四任德国军事顾问团。

  这些顾问以日尔曼人特有的方式,在中国建设发展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军事领域留下了浓重一笔。在中原大战、蒋桂战争中,为蒋提供智力支撑,为蒋实现名义上的一统立下汗马功劳。

  在我看来,蒋介石与希特勒的合作,无非是利益的相互获取。一战失利的德国需要一个庞大的市场来获取资源、资金。老蒋则需要西方先进的军械装备及建军方略。

  图:头带M1935钢盔、肩扛1924年式毛瑟步枪或捷克造ZB26轻机枪、身穿黄绿色驼绒夹衣军常服(春秋季),腰佩铁制饭盒水壶及防毒面具的军人形象,代表着当时中国军队的精锐。

  德装师装备的20毫米防空火炮

  那些年,蒋在德式建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那时,看是否是其心腹,就看你能不能蹭上德械师的名额。

  国民革命军第一批入选的师有第2师(师长黄杰)、第11师(师长黄维)、第14师(师长霍揆彰)、第25师(师长关麟征)、第36师(师长宋希濂)、第57师(师长阮肇昌)、第67师(师长李树森)和第87师(王敬久),计8个师。

  正所谓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参照德械师练兵成为一种时尚,这为抗日战争近距离格斗时国军的惨败埋下了伏笔。因为德军向来重视步兵射击及战场持续火力运用,忽视手榴弹、匕首和工兵锹进行格斗训练。而与日军作战时,又经常遇到短兵相接的情况。平时不重视近战训练,导致在实战中伤亡惨重。对此,宋希濂的回忆很形象:两个小鬼子背靠背拼刺刀,十几个国军无法靠近。

  3个月的淞沪会战,系德械师最后的辉煌。虽然其表现不尽如人意,比如不懂步坦协同作战,任由战车部队落单被日军步兵逐一消灭,又如进攻作战时不知选择重点,导致处处都在进攻,处处又无法取得进展,等等。虽然付出了代价,但终归展现了不屈的抗争精神。

  德械师在战场

  这种跟风式的学习、追星式的模仿,很容易成为东施效颦。一方面,德军的军事体系对上层军官要求极高,德国有容克贵族提供的军事干部队伍支撑,而中国这方面缺课较多,接受军事教育混乱,既有日系又有苏系,致使系统性不够,全局观不足。

  另一方面,从外国采购的装备来源,极易被人卡住脖子。淞沪会战后,德国顾问撤走,德国军购取消,自己又缺乏足够的国防工业支撑,失去了武器货源,数十个待改编师处境尴尬,这不能不说,是抗战正面战场一败再败的重要因缘。(作者:寻觅五年)

师长日军装备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