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不只是反导与战机 俄罗斯军工在2017年迎来大发展

不只是反导与战机 俄罗斯军工在2017年迎来大发展
2018年02月26日 00:35 参考消息
举报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参考消息网2月26日报道 (文/马骐騑) 近期,俄罗斯若干高新技术武器的亮相与出口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的苏-35S多用途战斗机在中国空军的演习中亮相,因其强大的战斗巡航能力和打击能力成为中国空军的主力装备。兼具远程防空和末端反导能力的S-400防空系统也获得了多个国家的订单。而俄罗斯新型的A-235反导系统及其反导拦截弹53T6M也在哈萨克斯坦“萨雷-沙甘”靶场进行了反导试验。在美国将俄罗斯视为“战略对手”,且在欧洲和亚太地区加紧对俄罗斯的军事压力的背景下,上述高新技术武器的亮相也在为俄罗斯的应对“撑腰打气”。

  不过,从近期俄罗斯军方和媒体的报道来看,2017年俄罗斯军工产业所取得的成就远不止在若干先进武器的研发和销售方面取得突破,而是针对俄军全面的装备更新计划和俄罗斯军工出口的整体规划,迎来了在产能、产值和产品多样化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在如今俄罗斯面对美国和北约组织日趋频繁的军事部署与高技术武器优势,同时其周边若干热点地区(高加索地区、乌克兰和波罗的海地区)发生军事对峙甚至小规模冲突的可能性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俄罗斯军工产业的发展,不仅通过全面装备更新增强了俄罗斯的军事威慑和打击能力,也在技术和产业基础上为与美国更大范围的军事竞争奠定了基础。

  在俄罗斯军工产值产能方面,2017年堪称俄罗斯军工的“丰收年”。据俄罗斯《军事评论》网站近期报道称,2017年俄罗斯仅在国防装备的订货方面就拨款超越1.4万亿卢布,而其中超过65%的经费都被用于新装备的采购。这一大规模的装备投资,则使得俄军现役装备中的新型现代化装备比重,在过去5年中提高了近3倍。截至2017年底,俄军现役装备中的现代化装备比重已经超过60%,而这一比重有望在2020年进一步提升到70%左右。对于饱受苏联解体的“遗产”创伤的俄罗斯军队来说,此前大批量装备的苏联时代的武器一直是阻碍俄军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负担。而自2013年以来开始的全面装备更新计划,则与同步进行的军事体制和部队编制改革一道,实现了俄军作战能力的有效增长,并且在叙利亚的战场实践中得到了检验。此外,俄罗斯军工产业在近年也表现出了在产能和研发方面较高的可靠性。俄媒称,俄罗斯副总理德米特里·罗戈津表示,在2017年,俄军工企业完成了年度预定国防订货任务的97%至98%,且在2016年也取得了类似的成绩。这一数字说明,在俄罗斯大规模军工投资的刺激下,俄军工产业的研发生产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振,这对于在军工科研领域打造“长期竞争”的战略能力大有裨益。

  资料图片:俄军装备的苏-35S重型战斗机。(图片来源于网络)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