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赫芬顿邮报》12月15日文章,原题:中国掌控世界经济 美国主导地位下降 或许大多数人还尚未听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最新报告: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不管怎样,在过去十多年中,美国经济的主导地位以及全球领导力逐步下滑,由中国来接管这一地位不足为奇。
这样的形势对美国的未来意味着什么值得让人深思,但更重要的是深思中国如何崛起。在某种程度上,中国的崛起提醒了美国人,世界秩序变化在所难免。这种新变化突出在两个方面,其一,中国跃居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证明了世界财富由西方向东方的转移。其二,中国新的经济排名是否会预示其不可避免的军事力量的扩张。无论情况如何,这种真真切切的变化源于两个因素,首先是中国政府的远见卓识,其次是中国政府数十年前精心制定经济和金融战略的能力。
鉴于IMF的这份报告,我可以将其解读为中国有不同的经济成分。然而,我将更侧重这种变化对全球力量平衡的战略意义。考虑到中国经济如此的发展活力,西方国家的国际安全分析人士质疑美国政府继续向中国政府借款决定的明智性。美国政府证实,向中国借款是为了保持其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存在以及其参与中东地区事务的权利。或许有人会问,向中国借款和保持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存在,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文章称,战略大环境可以说明这个问题。美国染指中东事务、扩大在阿富汗的军事存在、没有财政纪律、国会瘫痪、经济萧条,所有这些都表明美国政府不可能阻止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政府所采取的措施只为能更多的参与国外冲突,更好地发展其军备。然而,美国政府却忽略了最重要的问题——如何应对美国经济的不景气,教育体制的瘫痪,基础设施的崩塌以及其它一系列问题。
外交政策专家和美国政坛元老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揭示了其利益所在。在担任美国家安全顾问期间,布热津斯基一直将中国视为亚欧大陆和中东地区地缘战略的重要参与者。考虑到中国目前处于世界经济主导地位的现状,中国寻求在中东地区获得更多的经济资源以及在地区领土争端中展现出积极姿态顺理成章。中国将会通过其它方式增强其主导地位,即增强国家软实力。正如IMF近期的报告所证实,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并没有意识到地缘政治的变化为中国主导世界经济铺平了道路。
据悉,美国由于受到政治争端的牵绊导致国会瘫痪。然而,中国和俄罗斯却在加强他们的经济关系,并且也将开始军事合作。这种合作为中国扩大其影响范围带来了历史性机遇。因此,这将迫使美国重新考虑其在亚洲地区的地缘战略计划。
我们将去往何方?答案还是看你在问谁。中国成为世界经济主导,西方国家必对其进行各种舆论解读。西方政客不禁会问:“我们还能把我们的意愿强加给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吗?”答案不仅仅是中国成为世界经济主导这么简单。这不仅仅意味着是美国经济霸主时代的结束,中国主导地位的开始,更意味着大环境下西方霸权的结束。最终,这头沉睡的雄狮苏醒了,不久,世界将会听到一个新的声音:“早上好”。(实习编译:孙洁琼 审稿:程君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