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参与“海上丝路”可破“珍珠链论”
【印度】狄伯杰
印中都是文明古国,两国在过去的两千多年中互相交流文化,互相学习,从而发展和充实了彼此的文明。印中两国在历史上没有像今天这样的严加防守的边界。无数印中文化使者,如法显、鸠摩罗什、菩提达摩、玄奘、义净等,自由来往于两国之间。正如季羡林教授所说的因为有了这种交流“一直到今天,我们尚蒙其利”。
印中两国是亚洲大国、发展中大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又是金砖国家和多个多边组织、论坛的成员。当全球经济和战略重心逐步转向亚太,印中关系将定义亚洲乃至世界的新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正因如此,习近平访印对加强与印度的双边关系发出明确信号。可以预见,各领域双方的游戏规则将发生变化。
毫无疑问,这次访问将大大地促进两国经贸关系。印度不会因为需要日本的投资和技术,就忽略中国的投资和技术。中国仍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接近占印度全贸易总额的9%。尽管如此,中国在印度的投资不如日本大。这次访问将改变这种不对称的格局。中国希望在印度建立工业投资园区。我认为这一方面在印度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减缩贸易逆差。中国在基建方面的技术还是算成熟的, 价格有竞争力,印度何苦不干?
从战略角度来看,双方互信也将进一步增强。双方有可能进一步积极地探索包容性和共同安全体系。两国正在推动孟中印缅(BCIM)经济走廊的建设,实际上是印中之间最早的南方丝绸之路。习近平所提出的“一带一路”的想法是高明的。
虽然印度在‘海上丝绸之路’方面持怀疑态度,不过我认为印度一旦回应参加此建议,美国对亚洲的“再平衡”政策将落空。印度能够与中国推动BCIM经济走廊即南方丝绸之路,为什么不能加入“海上丝绸之路”呢?“海上丝绸之路”在自从汉代开始印中文明对话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历史学家班固写的《汉书》里就有有关记载。隋唐、宋、明清时两国之间在海上的交流更为频繁。印度东西岸的各大小港口上挤满了来自中国和其他东南亚国家的船,中国各港口也有类似的情景。我认为若印度能够参与此构想,西方所谓的中国制约印度的“珍珠链论”就站不住脚了。其二,“海上丝绸之路”将把亚洲各国的经济命运连在一起,大大地发展各国之间的经贸、人文交流。
今年正好是“印中友好交流年”。当前虽然两国的学者、游客、商人、媒体、智库等都在进行不同层面的交往,但是因各种阻力交流还是有限的。我们的签证政策还不够开放。许多中国学者无法参加印度召开的学术会议, 更不用说为了正在形成“汉语热”交换老师。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
上述情况也说明印中之间存在不少问题。悬而未决的边界问题也是其中之一。这是“互信赤字”的根本原因。然而,没有领导人的政治意志,边界问题不可能得到解决。
印度一贯主张“战略自主”的外交政策,这包含“不结盟”的内涵。这与印度历史外交政策的发展,以及印度本身的地缘战略位置有关。这一外交政策的成败,还取决于全球权力结构上的变化。莫迪政府执行的外交政策更为务实,与日本搞好关系,又与中国和美国搞好关系,但绝不会出现一边倒的局面。▲(作者是印度尼赫鲁大学教授)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