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乌克兰总统普罗申科已经下令禁止与俄罗斯进行任何军事技术合作,这对于俄罗斯军工企业是相当严重的打击。因为俄罗斯空军主力战机苏-30、苏-34、苏-35等系列战机液压和自动化供油系统60%由乌克兰供应外,而俄罗斯直升机、舰船动力、战车动力等约45%来自乌克兰。
俄罗斯进口乌克兰军工配件约占整体产品的14%左右,但有几类配套产品如苏霍系列减速器、发动机液泵、自动化控制燃料集成等系统约60%来自乌克兰,位于乌克兰扎波罗热的西奇发动机联合企业几乎垄断了俄罗斯直升机企业的发动机制造供货,这也直接影响到向中国、越南等国家出口各类直升机和与中国签署供应四代半战机苏-35的合同。
乌克兰局势与俄乌关系的的变化,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中乌两国军事技术合作的发展。从“瓦良格”号航母、野牛级气垫船再到大功率燃气涡轮机、坦克动力、雷达、航空发动机等。那么面对乌克兰的乱局,中乌军事技术合作会驶达终点吗?
全面而复杂的军工
独立之初的乌克兰可以说是含着金汤匙出生。从面积上来说,乌克兰是欧洲仅次于俄罗斯欧洲面积的第二大国家,同时拥有着超过4500万的庞大人口。乌克兰自然资源丰富。它不仅拥有占全世界“黑土带”总面积40%的大片肥沃土地,还蕴藏着70余种矿藏资源。
除了得天独厚的天然资源,乌克兰还有可媲美发达国家的工业实力。乌克兰是苏联的主要工业基地之一,乌克兰工业中最显赫的是军工企业。乌克兰独立初期从苏联继承的军工业,已经不能用强大来形容,而是“极其强大”。军事工业企业多达3594 家,职工300万人,其中直接从事武器生产的企业就有700家,职工140多万,生产门类涵盖火箭、大型运输机、军用舰艇、装甲车辆等陆海空各种装备,而且其大部分产品性能还居于世界前列甚至是顶尖水平。
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继承了3594家军工企业,职工300多万人,其中直接从事武器生产的有700多家,职工140多万,覆盖了海、陆、空、天、电子等各个方面,从基础研究到高新产品研发。独立后,乌克兰本应拥有不低于俄罗斯的军工产品,但是实际的销售业绩却是相差很远。这一方面源于俄罗斯的刻意打压,毕竟同为苏联加盟共和国,绝大数武器都是苏联体制下合作生产的。俄罗斯也为了自己的利益刻意打压乌克兰军工,另一方面则是乌克兰自身政策和思维限制导致的,独立后,由于乌克兰证据不稳,各大军工集团“分赃”不均相互拆台导致企业恶性竞争。这又进一步削弱了乌克兰军工体系的整体实力。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乌克兰军工不得不放弃单纯的成品出口贸易模式,开始进行技术上的合作,中国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收益的。
“心脏”是乌克兰给的
中乌军工合作,除了转让“瓦良格”号这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型项目外,在舰船、坦克、飞机的动力系统,特别是各型发动机方面,表现最为突出。
目前中国诸多水面舰艇,包括“瓦良格”号在内,还有“中华神盾”舰所用的燃气轮机DN/DA-80,而改良后的DN/DA-80,其可靠性、可维护性、大修周期、使用寿命均超过乌克兰原装。燃气轮机是现代化大型战舰的“心脏”。《汉和防务评论》称,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就从乌克兰“曙光”机械设计科研生产联合体引进了UGT-25000燃气轮机,不过当时没有转让技术。进入21世纪后,因经济窘迫,乌终于同意转让全部技术。
位于尼古拉耶夫市的曙光-机器设计科研生产联合体是乌克兰最好的燃气轮机制造商。中国052D新型导弹驱逐舰上使用的燃气轮机的原型就是该厂的UGT-25000型燃气轮机。随着中国大批量建造052D甚至055导弹驱逐舰,对燃气轮机的需求有增无减。虽然国内已经基本实现了UGT-25000的国产化,但在大量订货时,小规模对乌克兰采购零件设备也会成为其重要的一项的生意。
“野牛”成“孤牛”
最近引起关注的就是中国海军向位于克里米亚的“海洋”造船厂订购的两艘1232.2型野牛级气垫登陆艇,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气垫船,野牛在中国引起了世界的注意。该型艇满载排水量为535吨,最高航速为60节,最多可搭载3辆40吨级主战坦克。虽然输送效率不如美制的LCAC和中国自产的新型气垫登陆艇,但由于采用了全封闭货舱,适航性很好,适合从岸到岸的快速输送,且具有一定的自卫能力,各国专家普遍认为其中国海军未来登陆作战有很大的意义。
2006年,中国与俄罗斯“金刚石”设计局谈判,要求购买一定数量野牛级气垫船同时转让技术,但是俄罗斯方面要价太高并且技术转让不顺利,于是乌克兰方面就成了第二选择。乌方很快接受了中方的要求,决定在本国建造两艘“野牛”级登陆艇出售给中国。
但是这笔交易很快遭到了俄罗斯的反对,因为野牛级登陆艇的及时部件50%是需要在俄罗斯完成的,这次俄罗斯态度十分坚决拒绝提供包括燃气涡轮机在内的关键部件。而乌克兰方面认为这笔军购买卖有助于乌克兰军工,所以也不退让。最后中国通过协调俄罗斯方面,大家各做一个让步,俄罗斯方面提供50%的技术支持。
但是,2014年3月,“海洋”造船厂所在的辛菲罗波菲尔市已经作为克里米亚共和国的一部分加入俄罗斯联邦。由于俄方在该项目之前一直处于反对状态,未来中国想获得相关技术的难度和代价可能会陡增。
而据最新消息,俄罗斯联邦总统驻克里米亚联邦区全权代表奥列格·别拉温采夫在接受采访时坦言:“众所周知,克里米亚一家军工企业为中国海军提供大型气垫船,我认为这种合作可以继续存在,只是这种合作过去是跟乌克兰政府谈,现在就得跟俄罗斯谈判了。”在此次乌克兰局势发生变化前,这家军工企业迅速向中国海军移交了2艘大型气垫船,主要用于输送兵员和装备进行两栖登陆作战。这间接的说明了野牛级气垫登陆艇未来命运将会出现波折。
乌克兰洲际导弹技术对华影响
以南方机械制造厂为代表的乌克兰航天工业,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就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直接参与领导了苏联第一枚制导导弹、第一枚运载火箭和第一个航天器的研制工作,并在后来为苏联设计制造了半数以上的洲际弹道导弹以及数种型号的运载火箭。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继承了三分之一的航天工业,从业人数一度高达20万人。位于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市的南方机械制造厂是乌航天工业最大的生产企业。该企业研制生产的SS-18重型洲际弹道导弹,是世界上威力最大的导弹,可携带10个55万吨分导式核弹头以及40多个诱饵,在世界上都可以说是首屈一指,难怪它在冷战时期一问世,北约就将其称作“撒旦”(恶魔)。直到现在,乌克兰仍以其高性能的“天顶”、“第聂伯”、“旋风”三类系列运载火箭而跻身航天大国行列。
苏联解体后, 由于失去了原来源源不断的资金、稳定的产品订货、集中统一的供给和管理以及缺乏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作的知识和经验等原因,乌克兰的航天工业一度陷入困境, 生产数量大大削减。为重振乌克兰航天工业, 国家宇航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将所有航天工业企业联合起来,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对企业实行改革和重组,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乌航天工业迅速下滑的趋势。然而由于国际航空发射市场竞争极为激烈,市场依旧不乐观。
而中国与乌克兰“南方”设计局有大量的合作。其代表作是RD-120液体火箭发动机和与其配套的RD-8姿态控制发动机,据称前者是中国新型“长征”5运载火箭YE-100主发动机的原型火箭。中国也在2012年曝光了这款火箭的研制进程,据传2013年乌克兰“南方”设计局的工作人员来华进行了访问,并且协调了进一步合作的事宜。
合作前景并不乐观
中乌两国因为国土相隔甚远,几乎不可能发生地缘冲突,向中国出口武器对乌克兰国家安全完全没有损害,加上中国在国际军火市场一贯的良好信誉,使这种交易显得有益无害。中国因此往往能以相对很低的成本获得乌克兰保留的苏联技术。同样的技术,俄罗斯开出的价码则经常数十倍于乌克兰。
但是目前乌克兰由于缺乏资金,同时没有推进科研的动力,其大多数技术已经停留在苏联解体时代无法前进。尽管中国一度需要学习这些技术以实现追赶,但当中国已经超越前苏联技术水平,中乌军工合作的道路,也就不可避免会越走越窄。
同时乌克兰政局动荡,亲俄势力不断扩大甚至敢于公开独立组织军队对抗政府军!另一方面这些亲俄势力都是出于乌克兰东部,属于传统亲俄势力。俄罗斯必然控制这些地区,通过控制这些地区达到将这些军工企业技术转移到自己的国内。这也是为什么乌克兰颜色革命后亲西方政府上台后,中乌军购贸易比较顺利(比如乌克兰金发美女总理季莫申科低价卖给中国的苏-33原型机T-10k-3战斗机,从而发展出歼15),反之亲俄政府则必须看俄罗斯的脸色来办事。
而未来,乌克兰内战极有可能出现分裂的话,说白了东乌克兰很有可能独立出一个新的国家。而这个“国家”对俄罗斯的依赖将会大大的增加,很有可能形成南奥塞梯、阿布哈兹等国中国。未来中乌军事合作可能已经戛然而止,因此中国未来必须加强自身军工的发展,从而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依赖。(作者署名:小新)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