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就越南军队目前主要装备的0T-62(BTR-50)与PT-76B这两种两栖装甲战斗车辆而言,虽然都是20世纪50年代的设计,但目前俄罗斯有关企业已经就其动力、防护乃至火力、火控系统等方面,提出了多套改装方案。比如,对比0T-62(BTR-50)与PT-76B的动力系统,就可以考虑换装更大功率的UTD-23型柴油发动机(功率为220.5千瓦,代替功率为176千瓦的老式发动机)、BMD-3伞兵战车使用的传动装置以及相应的保障系统。安装新的发动机后,将使PT-76B的单位功率从12.67千瓦/吨提高到14.7千瓦/吨,最大公路速度从44千米/小时提高到60千米/小时,而在土路上的平均速度从32千米/小时提高到42千米/小时。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新型发动机功率密度更高,重量更轻,升级了动力系统的0T-62(BTR-50)与PT-76B,不但浮力储备更大(PT-76B储备浮力达到28.1%,适航件更好,而且水上航速也大幅度提升了。而在防护性方面,虽然考虑到适航性、底盘承载能力的综合因素,限制了越南现有的0T-62(BTR-50)与PT-76B通过增大装甲厚度的方式,提高其防护能力,但仍可通过在部分重要位置加装爆炸反应装甲、膨胀式附加装甲以及现代化的灭火抑爆系统来改善其战场生存能力。
同动力系统与防护性方面的升级相比,越南现有的0T-62(BTR-50)与PT-76B在火力方面的升级潜力可能更为引人注目。比如,就火力系统的升级措施來讲,目前比利时的"柯克里尔"90毫米坦克炮或是俄罗斯的S-60型57毫米机炮都可以被用于替换PT-76B原有的D-56TS76.2毫米坦克炮。不过,作为PT-76B的原产国,俄罗斯方面更倾向于以其国产S-60型57毫米机炮來升级他们的PT-76B。为此,俄罗斯海燕设计局甚至设计了一个全新的炮塔,以便将S-60型57毫米机炮、PTK7.62毫米并列机枪以及现代化火控系统更为有效地整合起来。海燕设计局在进行实车测试后认为PT-76B在安装这种新型炮塔后,火力效能将比PT-76B水陆坦克提高4.5倍。具体来说,S-60型57毫米机炮发射两种制式弹药一曳光杀伤弹和曳光穿甲弹。另外,该炮还可发射专用防空弹药,射击方式可单发、2-5发短点射和连发,连发最多为30发。火炮配备有自动化弹舱和抛壳机抅,能够保证实际射速达到120发/分。自动化弹舱内放置20发待发弹,其上有射击过程中使用的弹种选择机构。机械式存弹装置上放罝有弹药70发。为自动化弹舱补充弹药采用手工方式,它不需要任何复杂的手法,只是按顺序从机械式存弹装置上取出弹药,放入自动化弹舱即可。给自动化弹舱补满弹药需要2分钟。
为了提高射击精度,海燕设计局为PT-76B设计的全新炮塔中还配备有与新型双向武器稳定器协同工作的现代化自动火控系统。火控系统能够保证昼夜间发现目标,测量目标的距离,确定和输入射击数据,稳定主要武器和辅助武器的喵准,在原地、行进间和水上浮渡时选择所需要的弹种与射击方式对地面目标、水上目标及空中目标进行射击。火控系统的观瞄装。包括瞄准线双向独立稳定的"联盟"-S主瞄准镜(白俄罗斯方位光电机械股份公司研制)和主瞄准镜备用瞄准装置1P67型对空射瞄准镜。
"联盟"-S主瞄准镜有光学、红外和激光测距通道。主瞄准镜有三种放大倍率:放大倍率为1倍时,视场角为20度;放大倍率为5倍时,视场角为10度;放大倍率为14倍时,视场角为3.5度。夜间视距:被动情况下不小于800米;使用红外探照灯时为1200米。测距范闹500-6000米,测距误差为±10米。 瞄准线稳定精度为0.15毫弧度。瞄准稳线摇动角度:垂直向为-15度——+30度,水平方向为±7.5度。瞄准镜工作准备时间不大于2分钟。坦克弹道计箅机依据全套射击条件传感器获得的参数,计算出所需射击修正量。PT-76B改进型水陆坦克火控系统的传感器包括"联盟"-S中。瞄准的上反射镜,激光测距仪、倾斜传感器、航向角度传感器、坦克速度传感器和气象传感器。射击修正所需要的部分数据使用手工输入计算机。这些数据包括空气温度、弹药温度、炮膛磨损(火炮射击次数)、大气压力等。根据自动传感器和手工输入弹道计算机的射击条件数据,计算机自动加工处理成瞄准角度和提前量修正电信号。电信号进入武器稳定器控制装置和瞄准传动装置,操纵火炮瞄准提前量瞄准点。坦克以25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时,稳定精度误差不大于0.5毫弧度。换句话说,即坦克以不小于50%的规定速度行驶时,对1000米远的目标射击弹着点偏离瞄准点不大于50厘米。为了改善车长和装填手的视野,在其工作位置装有4具TNPO-170A和2具TNPT—1型观察仪。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火控系统预留有相应的导弹控制通道,炮塔上也有足够的空间,因此完全能够保证车上安装某种类型的制导武器系统,而包括动力、防护和火力系统的整个升级丄作,都可在使用国的大修厂内进行,这对于在南海争端背景下,越南这类有着切实濒海两栖作战需求的国家而言,显然有着进一步的诱惑……
与PT-76对火力系统的改进思路不同,越军现有的BTR-50完全可以通过另-种更为简便的方式,加装便携式的俄罗斯9M133 "短号"反坦克导弾系统或是整合了9M133"短号'反坦克导弹系统的9P162武器站,使火力实现质的飞跃能够在1000-5000米的距离上击毁包括小型舰艇在内的大部分濒海常见目标(9M133"短号"属于最新型的苏联反坦克导弹,也是第一种参加实战的激光驾束制导单人便携式反坦克导弹。弹径]52毫米,射程100-5500米在诱爆反应装甲后还可击穿1000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短号"可使用多种形式的发射装置。最复杂的是安装在BMP-3步兵战车底盘上的9P162武器站,用双管发射器和制导装置取代代了常规炮塔。双管发射器可通过2个鼓形弹舱补弹,每个弹舱有6枚导弹)。
可能的战术运用
早在"六大"时越共便明确宣称,"保卫海洋领土及海洋资源巳成为新时期国防与经济建设两大战略任务中的重要内容"。从1987年初开始,越军不但派兵侵占我国南沙更多岛礁,加强所占岛礁的建设,提高其防御与生存能力,同时逐年提高针对我南沙的海上联合作战演习的等级、规模和次数,企图使其侵占永久化。甚全还单方面宣布南海的绝大部分和泰国湾的大部分水域为其"专厲经济区",其海上扩张称霸的野心显而易见。这同时也就意味着,越南的军事战略调整,是以争霸海洋为重要目的的。也正因为如此,进入21世纪以来,越军主要奉行陆防海进、积极进军海洋的方针,在花大气力去发展海军水面舰艇部队、海军航空兵、陆战队、海上经济开发保卫部队的同时,也在不引人注目地在对两栖装甲力量的建设上加大投人。
大体来说,目前越军两柄装甲集群主要由180辆PT-76/PT-76B、230辆OY-62(BTR-50),以及数量不明的可用于装备和人员输送的K61履带式两栖输送车与BAV485轮式两栖卡车构成。从规模上看,这样的一支两栖装甲力堪称东南亚各国之首;而在质量上,虽然构成越南两栖装甲集群的主要技术装备型号老旧,但正如前文所述,其进行现代化改造升级的潜力不容小觑。然而,在当前南海局势错综复杂的情况下,越军又打算如何运用这支颇为可观的两栖装甲力量呢?从种种情况进行分析,越南军方主要希望其两栖装甲力量在岛屿防御、突围、撤出和退却,以及实施反冲击乃至在"夺岛"作战中发挥作用。为此,越南军方将其两栖装甲力量中的大部分技术兵器和人员,拆散为连、排级规模的分队,用以南沙诸越占岛(礁)守备部队进行加强。比如,在实施岛屿防御作战时,越军的排级两栖装甲分队,将作为海岛守备部队第一或第二梯队预备队主力(在某些情况下,也可独立防守个别独立岛屿),部署于主要防御方向,凭借装甲、机动和火力的综合优势,实施坚决果断的反冲击,不让敌方登陆兵力在岸上巩固和集中零散人员 ,阻止敌方向抗登陆纵深推进,以恢复己方抗登陆防御体系的完整性;而在撤出和退却的战斗中,越军要求守岛部队的两栖装甲分队,应承担起后卫尖兵的角色,以行进间射击和原地射击以及设伏行动迟滞其推进,还可以以部分或全部兵力实施反冲击,掩护守岛部队主力撤至安全滩头。
値得注意的是,考虑到越南军事学说中强调"进攻至上"的这一"传统"特点,越军更可能在进攻性的"夺岛"作战中,让其两栖装甲力量承担更为重要的角色。事实上,对于越南军事学说中"进攻至上"这一特点,越军元老原总参谋长文进勇早在其《越南战争特点和军事战略》一文中,就有过透彻的表述。文中,文进勇认为"掌握主动权是目的,也是进攻歼敌的方法;进攻歼敌是方法,也是掌握主动权的目的。需要强调的是,在以小击大的条件下,我们能够而且必须进攻,而不是防御;而进攻必须与掌握主动权连在一起方能发展进攻。因为进攻是我们民族抗击敌寇的传统。掌握主动权与进攻,进攻与掌握主动权,是我们越南民族抗击敌寇艺术中最具有特色的地方。由于牢牢掌握了这一战略,上千年来越南民族打败了所有侵略者"。他还强调说:"不是偶然的,在我国历史上,毎当我们民族奋起抗击外国侵略时,只进攻而不防御,进攻侵略者以保卫自己民族的独立。进攻就是战略。进攻是消灭敌人唯一有效的办法。抗击敌寇而不进攻,则不是抗击敌寇。”
文进勇在阐述其军事战略时,主张"在一切地方、利用一切时机对敌人发动主动积极、坚决、连续的军事进攻",并认为这是"民族倔强精神的集中表现"。他还说:是进攻推翻了吴庭艳的独裁统治,是进攻打败了美国的"特种战争'取得了一个比一个更辉煌的胜利。固然,这些论断在当时的背景下,主要是针对陆上战争的形态而提出的,但在新时期"走向海洋"的越军军事战略调整中,对"进攻"的强调,却很可能被转而落实到局部小规模武装冲突背下,所谓"夺岛"作战中,越军手中那支规模可观的两栖装甲力量,因此被给予了厚望。具体来说,在越军设想的"夺岛"作战中,加强给登陆部队的两栖装甲分队,将在登陆陆舰艇抵达登陆点之前下水,自行浮渡突击上岸,运载其余分队的登陆舰船紧随两栖装甲分队之后驶向登陆点。两栖装甲分队在上岸后,将立即在其他分队的配合下转入冲击,消灭岸上之敌,并向岛屿纵深发起进攻,扩大先遣支队夺占的登陆场,以保障后续兵力的上陆和展开,造成或是"恢复"越南对南海海域各主要岛屿有效控制的既成事实,从而最终为在不损害既得利益的前提下谋求政治权力创造有利条件……
结语
在南海问题上,无论是从非法占有资源的份额,军事实力还是态度的强硬性來看,越南与菲律宾相比都是一个理想的“军事协调”目标。况且,解决类似争端也并不是没有成功的先例可以遵循。中越之间的陆地划界工作就是经过1979年--1989年长达十年的中越交战后完成的。大部分有争议的边界骑线点,如广西与越南交界的庭毫山、法卡山;云南和越南交界的扣林山、罗家坪大山、老山、者阴山均为我军控制,这些领土是我国军人用鲜血换来的。从1990年开始至1999年,中越双方围绕陆地划界逬行了多次谈判,取得了理想的成果,两国于1999年签订了《中越陆地边界条约》,中国重新埋上了新的界碑,至此,中越两国陆地边境划界全部完成。如果没有1979年的"自卫反击战",越南有可能成为东南亚老大,东南亚格局有可能改变。也许没有这场战争越南会武力统领东南亚,中国南方地区就不可能有和平发展的环境,陆地与北部湾划界工作更不会顺理成章地完成。
既然1979—1989年的这场战争给东南亚地区带来几十年的和平,对解决领土纠纷起到了积极作用,那么这对于南海局势的来來走向和最终解决何尝不是一个很好的借鉴?不过,相比于陆上争端,海洋争端的错综复杂往往容易超出人们的预计,特别是面对越南这种在南海已经处心积虑经营了几十年的对手时,情况就更是如此。越军两栖装甲力量的现状及其作战使用意图,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和了解。更何况,在现代海洋争端中,较强势一方气势磅礴的舰队和呼啸而过的喷气机往往是焦点所在,而较弱势一方拥有两栖装甲力量的意图和重要性却容易为人们所忽略,但这种疏忽恰恰是有害的。事实上,时至今日,越南仍然绝非一个有分量的工业化国家,没有能力制造高度复杂的现代化两栖装甲战斗车辆,但在濒海战斗中,如何强化两栖装甲集群的建设,如何有效地发挥两栖装甲机械化力量的战场价值,却很明地成为越军当前思索的一个重点所在。这不但已体现在越军现行部署上,而且已运用于当前的军事演习之中。媒体曾多次曝光越军 PT-76出现在其占领的南沙岛屿上,似乎就很能说明问题,尤为值得我们深思……(本文转载于2014-06《舰载评论201405》 作者署名:子迟 新浪军事欢迎广大军迷积极购买《舰载武器》《舰载评论》杂志)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