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阳自1988年参加机务工作,先后从事歼7系列、歼教7、歼轰7、歼10系列飞机型号的机务保障工作。工作中他刻苦钻研、积极探索,通过自身的努力很快成长为单位的业务骨干和专业带头人。他能够通过观察飞机部件的工作状态及发动机的参数指示,准确判断飞机或发动机的故障并加以排除;他熟练掌握近6种机型的维护保障及定检工作。2010年以来,他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投入到型号定型试飞航空维修保障过程,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辉煌的成绩。
技术创新 显神通
针对发动机油封技术在外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他带领机械中队人员研究发动机在缺装部附件情况下进行油封的方法。发动机缺装部附件状况下的补充油封,现有的技术资料和维护规程没有明确的规定和操作规范。为保障发动机的延续使用,他在对发动机结构和系统进行详细研究,并结合外场工作实际,制定出在缺装部附件情况下油封发动机的工作流程,并先后在3台缺装部附件的发动机上进行了补充油封验证,最终评价达到了发动机的油封状态和停放要求。目前,这套技术已在该型号发动机上推广使用。
为了确保参试飞机的飞行安全,他在发动机状态综合监控体系要求的基础上实施外场试飞发动机的特别监控措施。他在提出对轴承噪声进行甄别的同时,收集噪声样本,并结合发动机状态综合监控系统收集的大量数据进行综合的分析比对,总结出发动机异常状态的判断标准。在飞行期间,他在发动机状态综合监控系统事后分析的基础上,又指派参加过专项培训的机械师在GDAS进行辅助实时监控,以便及时发现发动机异常现象,并通报采取应急措施,保障装机发动机的运行安全。
天道酬勤 立新功
2012年,六大队承担任务异常繁重,特别是三架飞机转场某基地后,科研试飞、武器靶试、课题研究等各项工作更是全面展开。在艰巨的任务实施过程中,试飞队在王朝阳的带领下,充分发扬机务六大队传承的“新歼精神”,立足岗位,严把机务维修的质量安全关。从当年的7月到10月,王朝阳带领的外场试飞队接连完成多型导弹实弹靶试任务,优质高效的工作受到上级机关的好评和嘉奖。为了保障任务顺利进行,他每天下午坚持和相关试验单位协调沟通,提前做好次日工作计划,特别是对可能影响任务实施的因素,他都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并制定防范措施。针对飞机状态的调整,他在要求机组各专业认真做好机务准备工作的同时,重点对一些关键环节进行现场把关,保证每个流程操作的准确到位,杜绝人为差错发生,有力地保证了试飞安全。
某型号飞机在外场试飞时遭遇特情,失去动力的飞机迫降后滑出了跑道,与地面剧烈碰撞。面对突如其来的险情,王朝阳在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面对特情后的事故飞机抢救,他带领机组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及时完成事故飞机的防火、防爆安全处理,并顺利实现分解转运。在这次特情处理中,他因反应快捷,准确到位荣立试飞中心二等功,他所带领的团队也因此立功。
探索研究 见实效
2013年,王朝阳带领试飞队先后奔赴外场,通过科学组织、主动预防、全面执行的措施确保外场武器靶试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在科研试飞进程中,他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和技术骨干作用,带领试飞队战斗在机库、起飞线,用娴熟的维修技能和专业的保障技术先后发现飞机进气道裂纹、燃油系统缺陷、任务机设计缺陷等问题,排除各专业故障23起,极快的故障反应和排除速度优质地保证了飞机状态的恢复,出色地完成了既定的科研试飞任务。
在科研试飞进行的同时,王朝阳积极开展技术研究。他利用试验机在某外场试飞的契机,积极开展对试验机日常维护技术要求的探索研究。针对复杂的气候条件对飞机的影响,他根据试验机特点,在原机蒙布的基础上为其补充设计了起落架防护罩、尾喷口布罩,实现全机防护。同时,针对环境对设备的影响,通过增加设备通电的频次和通电时长;增加对关节润滑部位的检查和油脂状态监控;加强对金属管路、部附件的外观检查和清洁等措施实现试验机技术状态的保持。通过四个多月的实践,多项维修措施得到有效验证,为后续开展军方装备维修保障技术研究打下了一定的技术基础。
2013年年末,王朝阳被评为“集团公司特级技能专家”,这是对他投身航空事业的褒奖,更是对他刻苦钻研,努力提升技能水平爱岗敬业精神最好的鼓舞与激励。(通讯员 武立朋)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