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2月8日讯 2月5日,美国国务院负责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拉塞尔在出席国会众议院听证会时就南海问题表示,美国对亚太地区因海洋和领土争端导致的紧张关系深表关切,担心一个简单的误判或者事件就可能触发事态升级。
拉塞尔说,中国对南海的主权宣称模糊不清,不符合国际法,给地区局势造成不确定性。中国应当进行澄清或调整。美国对南海主权争议不持立场,但会竭力影响中国的选择。
此前一天,拉塞尔曾在美国国务院发表措辞强硬的谈话,警告中国不要划设南海防空识别区。进入2月以来,美方次数频繁、不断升级的表态推高南海地区的战略紧张,把南海问题重新带回国际舆论焦点。
表面上,美方是根据日本媒体一则中国将要划设南海防空识别区的谣言式报道作出政策预置,提前亮明美国的底线。实际上,美国的喊话包藏着深层战略考虑,是在抓中国的“软肋”,旨在平衡、制止南海局势向中国的倾斜。
美国是从战略高度以冷战思维审视南海问题的。在美国眼中,中国正在采取积极主动、分化瓦解的措施,谋取对南海地区的控制权,这将削弱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存在根基,必须加以遏制。
但美国面临的问题是,直接当事的东盟国家无法单独或联合起来抗衡中国的战略进取,美国在东南亚的同盟关系网络也远比东北亚疏松、薄弱。美国自己也是麻烦缠身,需要避免在南海地区与中国发生对抗和冲突,防止因南海问题毁掉对华政策的整个盘子。
因此,美国侧重使用“聪明”的外交和“专业化”的军事威慑手段处理南海问题。
中国政府1947年标绘的“断续线”也即“九段线”是南海问题中最大的法理争议点。尽管尚无中国官方文件公开作出明确定义,严格意义上讲,“断续线”是中国在南海地区的权利主张线,线内所有岛礁滩沙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权明确归中国所有,其它海洋权益理应在此基础上由中方同其他沿岸国根据本国历史权利、国际海洋法及国际先践经验通过双边谈判确定。
美国一方面要求中国把“断续线”说清楚,实际上是支持以近海大陆架地理条件作为划分南海水域的主要依据,否认历史权利的主张效力。这种混淆是非、生搬硬套、偷换概念的伎俩是要给外界以中国想变南海为“中国湖”从而威胁航行自由的印象,把中国政府置于外部群起反对和内部民意压力的夹缝中,捆住中方处理南海问题的手脚。
另一方面,美国正加紧重组南海周边地区的军事部署,强化“离岸制衡”,包括在南海附近海域同时部署两个航母作战群和最新濒海战斗舰,以联合军演、军舰停靠、部队访问、人道援助、反恐、援建基础设施等形式重返菲律宾并与新加坡、澳大利亚等近南海国家加强合作。
今年1月,美国海军新部署的“自由”号濒海战斗舰在南海海域进行了“常规标准化巡航”并同步展开“全面侦察任务”。去年5月,“尼米兹”号航母在中国三大舰队南海军演、中菲仁爱礁对峙的敏感时刻进入南海。2012年10月,“乔治 华盛顿”号航母在结束访问越南后拦腰穿越南海,经黄岩岛海域访问菲律宾。
美国出于一己战略私利,已经迫不急待地跳上南海问题前台。美方口口声声强调的在南海领土争议问题上“不持立场”,不过是其鼓动某些国家继续同中国对抗并为她们站台而施放的烟幕。
美国反复呼吁争议方保持对话谈判势头,内心实不希望有关对话谈判真的取得进展,那样的话美国在东南亚加强存在将失去理由。这也是为什么美方刻意制造紧张空气并把人们的质疑焦点引向“断续线”的原因之一。
美国还和日本等国相互策应,把中国坚决阻止个别国家继续蚕食中国领土的维权之举描画成中国的海上“战略进取”,散布中国将在划设东海防识区之后不久划设南海防识区的流言蜚语,扩大恐华情绪,制造东海、南海两大问题连片之势,妄图打乱中方外交节奏,把中国推入东部海上周边环境全线紧张的战略被动。
美国对菲律宾、日本等国针对中方的海上挑衅、对抗行为是有底线的,但这种底线同其对有关国家的战略纵容相比是小与大、次与主的关系。
中国处理南海问题“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方针没有变,对话谈判和平解决争端的立场没有变。面对美国的战略谋划,中国也要有自己的战略谋划,前提是必须保持足够的战略定力。
南海是中国周边战略安全环境的重要环节,稳住这个环节是当前中国整体对外战略顺畅运作的基本要求。前一阶段,中国通过坚决的军事、法理、外交斗争止住了菲律宾、越南等国在南海最后捞一把的行动,通过挨家挨户做工作恢复了东盟国家和组织对对话谈判和平解决争端的信心,启动了“南海行为准则”磋商,稳住了南海局势,将中国与东盟关系的重心扳回到发展合作上去。这一局面来之不易,必须得到保持,不能因美国出来搅浑水就轻易松动。
同时,中国政府应认真研究如何逐步增加处理南海争议的战略清晰度问题。要使对话谈判和平解决争端成为最大、最可信的战略清晰,各直接当事方有具体路径可循,挑事搅局挖坑者无缝可钻,一些涉及法理依据和外交原则的问题不能永远模糊下去,哪些可谈、哪些不可谈、哪些双边谈、哪些多边谈、哪些你动了我就要打,早晚会到该向国内国外说清楚的时候。(晓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