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多家媒体报道,中国“利剑”大型隐身无人作战攻击机日前进行了首次试飞,在四川成都周边飞行大约20分钟,引起广泛热议。
对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飞机系主任黄俊表示:“‘利剑’首飞具有积极的意义,意味着我国国防科技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黄俊认为,无人机的价值在于其可胜任传统载人飞机作战所面临的四种困难任务:危险任务,位于受核、生化武器等污染地区的任务,大机动、大过载等超出飞行员生理极限的任务,长时间过于单调的任务。“所以,无人机能够为飞行员的安全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黄俊说。
谈及“利剑”的技术水平,黄俊坦言,其与国际水平相比仍有差异。例如,“利剑”并不包含在航空母舰上的起落技术。此外,外国的无人机技术已经经过了多年的实践检验,而我国目前尚处于首飞阶段。
“不管怎么样,我国的无人机现在飞起来了,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黄俊说。
而对于后续国产无人机的发展方向,黄俊展望道,我国今后有可能会进一步研究发展无人机在航空母舰上的起落技术,同时,也会增强其空战能力。
对于西方媒体臆测我国盗用他国无人机核心技术,黄俊回应道,由于飞机设计的基本理论相同,例如都需要空气动力学和自动控制理论,因此不能仅凭外形相似就断定“利剑”存在盗用的问题。
另外,对于国际上存在一些反对无人机使用的声音,黄俊表示,反对者主要抗议美国涉嫌在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地区滥用无人机实施杀戮。“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无人机技术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记者 彭科峰 实习生 傅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