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探讨如何打赢中国:一弱点能让中国不战而降

2013年11月04日 08:32  环球时报 

  美国《国家利益》杂志网站11月1日文章,原题:如何打赢与中国的战争

  中国军事现代化带来的挑战日益增加,这促使美国重估现有的军事战略并构思新战略。但在各种战略中,海上封锁应获得更大关注。一旦中美发生战争,美国可以对准中国最大优势——其出口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将之转变成中国军事上的一大弱点。为此,美国的对华海上封锁,要阻断中国大部分海上贸易。美国或许能重创中国经济,迫使中国坐回谈判桌,从而获得胜利。

  但是近年来,封锁战略基本上被忽视了,或许是因为中美商贸关系紧密,经济战这个策略似乎本身就不对头。但如果两国爆发严重冲突,那安全利益将很快凌驾于贸易上的互相依存。

  鉴于封锁的潜在代价巨大,美国不会轻易使用这一战略。更重要的是,封锁战略将取决于地区几个第三方的配合。中国的许多邻国在战略上无足轻重,但印度、日本和俄罗斯颇具分量。印度和日本可以协助美国切断中国在南面和东面的贸易路线。中国的另一个邻国俄罗斯将是成功封锁的关键。

  从距离被封锁国家远近来看,封锁战术可分为两种:近距离封锁和远距离封锁。近距离封锁通常是在敌方沿海部署军舰,对所有进出封锁圈的商船进行搜寻,扣押携带禁运品的船只。而远程封锁可避免靠近敌方海岸所产生的军事危险,同时以类似于近距离封锁的方式切断敌方贸易。

  单进行近距离封锁或远距离封锁是不会成功的。当今世界,原材料和商品可以在运输途中被出售多次,所以,货物的最终归属和目的地常常不为人知。对于上述两种封锁,美国可以取其长处,实施近距离远距离兼备的双重封锁。

  但首先要认识到的是,最有效的封锁也不能彻底限制住中国的贸易,因为即使在理想的条件下,由于供需法则,中国仍能获得关键的物资和资源。美国确立的地区禁运越有效,向中国出售产品的利润就越高。封锁也不能直接重创中国军力。中国可以利用其物资储备,加上有限的进口和国内生产,维持冲突时期军事机器的运转。

  所以,封锁的真正价值在于让北京付出惊人的金融代价。具体而言,封锁可以打击三个压力点,令中国经济陷入混乱。这三个压力点分别是中国对中间产品和原材料的双重依赖及国内低水平的创新。中国的出口型经济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中间产品,这一现象在高技术领域尤其明显。

  尽管困难重重,但在一定限度内,海上封锁中国在战术和战略上均可行。美国若能集合印度、日本和俄罗斯组成最小同盟——前提是中国表现得很嚣张——那美国就获得无限期进行封锁所需的政治支持,在经济上拖垮中国的几率也随之大增。

  这种情况下,美国虽不能利用北京对海上贸易的依赖迅速击败中国,但仍然能消耗中国的力量,直到北京最终屈服为止。

(编辑:SN087)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