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28日电媒体近日揭秘中国首支海军核潜艇部队,境外华文媒体高度关注,分析指出,从短期来说,在中日关系紧张之际,中国披露已组建42年的海军战略核潜艇部队,剑有所指。而从长期来说,这是对中国“强军梦”决心的重大宣示,再结合近期中国海军三大舰队的十余条舰船首次会师西太平洋演习,中国新海军战略呼之欲出。
台湾《联合报》指出,在中日关系紧张之际,中共官媒昨天首度披露神秘的战略核潜舰成军、训练过程。
香港《文汇报》指出,大陆官方媒体27日罕见刊出大量图文,首次解密组建42年的海军战略核潜艇部队。核潜艇素有海军“杀手锏”之称,它是大国战略核威慑的重要手段和利器。当日既非建军节或海军节,亦非逢五逢十的组建周年纪念日,中方选择此时解密到底剑指何方?
文章指出,近日,日本防卫省叫嚣日方将考虑予击落中国无人机,并宣布将举行大规模对舰夺岛军演,而中国海军目前也正在西太平洋上联合演练。近年来,日本频繁扩充军备,并在钓鱼岛一再冲击中方“红线”,中日擦枪走火风险陡增。在南海,菲律宾屡屡向中国发难。此时此地,中方公布核潜艇“绝密情报”意味深厚,似有所指。
香港中通社指出,自去年9月所谓“国有化”以来,钓鱼岛争端出现日本始料未及的结果,可以说日本误判了形势。为了应对飞至东海海域的中国飞机,日本航空自卫队紧急升空的次数增加。但无论是中国的轰炸机、无人机和执法船只,都显示中国在钓鱼岛的海空存在,而且趋势愈加明显。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指出,21世纪西太平洋地区最大的战略变局便是中国海权的崛起,在30年间中国从一个封闭的大陆国家变成了一个海运国家,中国的利益遍布全球各个角落,海洋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通衢大道。利益边界已经扩展至全球,但是中国的海军力量却依然局促于西太平洋,可中国无法长期容忍自己的海上交通线受制于人的局面。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文章《习近平的“中国梦”和“强军梦”》指出,习近平去年12月在“海口号”导弹驱逐舰的甲板上告诉水手们,可以说,这个梦想是强国梦,对军队来说,也是强军梦。在就任后的100天里,习近平还视察了陆海空项目和导弹指挥设备,他还发起了加强武装部队“能打仗、打胜仗”能力的运动。他上任以来最早的举动之一就包括发布命令,要求军队集中精力于“实战”,确保“战之必胜”。
文章指出,过去10年,解放军大多数时间都在集中精力研发和部署它认为阻止美国空军进入中国海岸附近海域所需的武器。不过,在小心翼翼地避免与美国展开军备竞赛的同时,解放军越来越专注于提高远程作战能力和把中国建成海上强国。
分析人士说,中方的短期目标是不让那些与其有领土争端的国家因美国聚焦亚洲的战略而感觉有了底气。中国的长期目标是说服美国,鉴于五角大楼的财务压力和中国不断增长的实力,其亚洲战略不可持续。
再结合中国海军在西太平洋海域举行代号为“机动-5号”的远海实兵对抗演习,新加坡《联合早报》指出,中国海军给予跨海区、跨舰队的对抗演习以“机动”的代号。1991年以来,海军举行过五次以“机动”为代号的演习,每次演习均有紧迫的现实意义。例如“机动-2号”、“机动-3号”两次演习均是在台海局势紧张的背景下在东南沿海举行的。再试析一下“机动-5号”演习的现实意义。
若干专家或谓这次演习是对美、日、韩三国本月在黄海举行的海上演习的回应。但这种分析似是而非。首先,大规模军事演习都是从军委决策层决策审批再到导演的具体规划,要花费大量时间。根本不可能在数日内即诉诸演习的形式对美、日、韩三国黄海演习作出回应。
与其说三国黄海演习是关于海上演习的决策背景,不如说去年以来东京在钓鱼岛争端上的立场过于决绝,甚至变本加厉,而华府对此争端的立场从暧昧反复转而倾向于东京,事态演变的趋向益发令北京惴惴不安,这才是海上演习的决策背景之一。但从更高的战略意义上,演习的另一个更重要的主旨是检验新海军战略,正是新海军战略主导了这次演习。
文章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以后,综合国力急剧增加,科技、产业、财政实力均非昔日吴下阿蒙可比。中国又是一个海洋大国,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快步走向国际社会。随着国家对海洋经济开发及对外贸易扩大的进展,都将要求海军跳出“近海”的圈子,能够远离海岸,能独立在大海上遂行作战使命。可以判断,中国新海军战略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