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法兰克福汇报》10月12日文章,原题:亚太地区,中国的后院
一个主题主导了近日的东盟峰会:未来谁将主宰亚太,美国还是中国?答案是:军事上和政治上,美国或许能对中国下赌注。而在为谋求地区霸权的经济竞赛中,华盛顿不会取胜。
这次亚太权力聚会北京已然占了优势。中国领导人让所有其他与会者黯然失色。美国总统的缺席意味深长。在亚洲国家眼中,这是他对东方世界缺乏兴趣的信号。另一方面,华盛顿发生的事让工业国家模式继续丧失声誉。
中国正乘虚而入,不仅向世界输出更多商品和资本,还输出更多理念。在非洲和南美,中国式权威领导和国家调控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模式,有大批拥趸。对中国项目持怀疑态度的主要是亚洲国家。他们明白(北京)不是为完成意识形态任务,而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比如中国帮缅甸搞基础设施建设,并非出自发展援助的利他主义,更多是为了油气储备,最终获得进入印度洋的途径。这与北京的“两洋战略”有关。
在领土争端中,中国的亮肌肉游戏让其朋友减少。自奥巴马宣布“亚太转向”战略以来,中国人咄咄逼人的态势令不少国家开始亲近美国。如今华盛顿在军事和政治上尚能(与北京)一搏。
但在经济上,华盛顿几乎已无法在中国的这个后院与北京进行较量。虽然美国同韩国签署了自贸协议,并努力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扩展为全球最大自贸联盟。然而,北京也想挤进这道门,它同东盟已签有自贸协议,且正与日韩进行类似谈判,而人民币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家……
在中美的较量中,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日本起到关键作用。尽管东京实际上站在美国一边,但在经济上,与整个亚洲一样,日本更依赖中国。中国是其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同样,北京在东盟及包括石油输出国俄罗斯在内的其他太平洋地区,影响力也在不断大幅增加。若没有中国购买原料,甚至连西方色彩浓厚的澳大利亚都不知如何继续生存。
如此说来,从今天的亚洲就可以看到世界明天的秩序:中国将成为首席小提琴手。还有一点十分清楚:欧洲将不会有任何发言权。(作者克里斯蒂安 格尼茨,青木译)
免责声明版权作品,未经《环球时报》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赵衍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