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中国海上力量的不断增强,维护海洋权益的范围扩大,中国海军舰艇飞机穿越“第一岛链”的次数日渐增多,特别是穿越宫古海峡和三巴海峡的次数远比其他海峡水道的次数要多。
李杰
“第一岛链”,在上世纪50年代是美国处心积虑设计的扼杀社会主义阵营的首道绞索,在新世纪则成为美军加紧实施“重返亚太”和“亚洲再平衡”战略的主要抓手。
近年来,美国进一步挑唆日本、菲律宾等亚太国家包围中国,不断加大了“第一岛链”的封锁和围堵力度,尤其是加大了岛链上各个海峡水道的封锁力度。
中国的海上力量,也正在加大穿越“第一岛链”的力度,一步步走向深蓝。
意在扼杀的绞索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美国有关部门就提出了对亚洲国家实施名为“东方弧线”的新月形包围遏制战略。
1950年1月12日,美国时任国务卿迪安·艾奇逊正式对外宣布:“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防御圈是从阿留申群岛,经日本、琉球到菲律宾。”
1951年1月4日,美国国务院顾问约翰·福斯特·杜勒斯说得更加具体直白:“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防务范围应是日本-琉球群岛-台湾-菲律宾-澳大利亚这条近海岛屿链。”
1954年12月,美国和台湾当局签署了共同防御条约(该条约于1979年废除)。这项防御条约阐述得非常露骨:台湾岛“构成了太平洋西部边缘上所谓的‘岛屿锁链’中的重要环节”。
至此,“第一岛链”的概念得到完善,它主要包括:西太平洋、靠近亚洲大陆沿岸的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等群岛。
按照美国当年的战略设想与前沿部署,“第一岛链”是其扼杀社会主义阵营的首道绞索。
与中国关系密切的海峡水道
起初,“第一岛链”最北边从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至日本群岛,主要是针对苏联的,防止战后和冷战时期苏联的太平洋舰队东进、南下;而朝鲜半岛的韩国、日本的九州岛、琉球群岛、台湾岛至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等,则主要针对中国。我国的台湾岛位于“第一岛链”的中央,是该“岛链”距我大陆海岸线最近的一环。其战略位置使得其可以有效地扼控东海与南海间的咽喉通道,掌控通往“第二岛链”内海域的有利航道及通向远洋的便捷之路,因此它是整个“第一岛链”的中间枢纽。
目前,普遍公认的“第一岛链”,已除去最北端的阿留申群岛和千岛群岛,共分为北部、中部和南部三部分。
北部从日本九州岛,经琉球群岛,一直到与那国岛西端的西崎,共有470多个岛屿,绵延1600余千米。在东海海域,“第一岛链”距我国大陆海岸线最远处为700余千米,而最近处不足400千米。
“第一岛链”的中部则从与那国岛的西崎至台湾岛东北端的三貂角,而后又从三貂角向西南,沿台湾岛东海岸至该岛最南端的鹅銮鼻,由此再向东南至菲律宾的亚米岛东端。岛链在这部分的长度为650千米,据中国大陆最远处也不足500千米。
南部主要包括:菲律宾群岛、加里曼丹岛,向西直至马来半岛的帕纽索普角。这部分长度约为3500千米,其内岛弧距我国大陆海岸线最远处达2200千米。
整个“第一岛链”呈东北-西南走向,全长5700余千米,共有大小岛屿2万余个。在整条岛链及其附近海域,布有各种海峡水道无数,其中重要的海峡水道多达数十个。这些海峡水道不仅在地理位置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军事安全上的地位和作用也极其显著。
在“第一岛链”诸多重要的海峡水道中,与我国关系最为密切,也颇为重要的海峡水道从南到北主要有:马六甲海峡、卡里马塔海峡、巽他海峡、巴拉巴克海峡、民都洛海峡,三巴海峡、宫古海峡、大隅海峡、朝鲜海峡、津轻海峡和宗谷海峡等。
美国等加大水下监听力度
自2009年奥巴马入主白宫以来,美军加紧实施“重返亚太”和“亚洲再平衡”战略,进一步挑唆日本、菲律宾等亚太国家包围中国,不断加大了“第一岛链”的封锁和围堵力度,尤其是加大了岛链上各个海峡水道的封锁力度。例如,日本在所有重要的海峡水道两岸都设有雷达探测设备,水下则设置有水下监听基阵,空中还随时出动P-3C反潜巡逻机及各种反潜直升机。
一些国家的飞机和舰艇,只要驶近“第一岛链”的海峡水道,立即就会进入日本、菲律宾等国的雷达监控探测范围之内,并随即派出飞机、直升机进行跟踪监视。水下潜艇也是如此,如果从水下通过海峡水道,也会被水下监听基阵监听跟踪。
美国这些年持续加大日本、菲律宾和中国台湾地区岛礁的水下监听布设力度。潜艇无论从哪一条海峡水道通过,美国都可以随时掌握上述有关国家地区侦察、搜寻到的情报信息并与自己原先存储的信息数据进行比对,从而判别出是哪国潜艇,其性能如何,以及航向数据等。
符合国际法的正常穿越
近年来,随着中国海上力量的不断增强,维护海洋权益的范围扩大,中国海军舰艇飞机穿越“第一岛链”的次数日渐增多,特别是穿越宫古海峡和三巴海峡的次数远比其他海峡水道的次数要多。这两个海峡一个是在台湾岛的东北方向,一个在台湾岛的南部方向。因此,日本、菲律宾乃至其盟主美国一直耿耿于怀。
事实上,世界海上通道中的大小海峡水道,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国际航行海峡,一类是领海海峡。国际航行海峡是指世界各国船舶均能通过的海峡,水面船舶及水下潜艇都可以自由通过,不受条约或规定限制。
宫古海峡就属于国际航行海峡。三巴海峡共包括三个海峡,即巴士海峡、巴林塘海峡及巴布延海峡,其中,巴士海峡也属于国际航行海峡,后两者则属于领海海峡。
一些国家的舰船之所以选择穿越宫古海峡,首先在于这是一条国际航行海峡,不受任何限制,其次在于该海峡相当宽,约有135海里,且水深条件好,一般都有100~500米,几乎所有的大型舰艇、航母都可以从这里通过。
再就是巴士海峡,它也不受限制,宽约51海里,且水深条件比较好,航道最浅的地方大约深200米。
7月份,中俄海上联合军演结束后,中国海军一支编队穿越了宗谷海峡。它是“第一岛链”北部的最大海峡,介于日本和俄罗斯之间。它虽然属于国际航行海峡,但实际上靠近日本北海道的一侧还有3海里的领海限制,而俄罗斯一侧没有限制。宗谷海峡宽23~40海里,鉴于这条海峡过于偏北,过去中国海军走得比较少,而今天,在符合国际法的前提下,它们正在正常化地穿越。
这也预示着一种趋势:未来,中国的海上力量会按照国际惯例、按照海洋法国际公约,进一步加大穿越“第一岛链”的力度,越来越多地走向深蓝。(作者系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
资料:“第一岛链”的国际航行海峡和领海海峡
李杰
总体而言,“第一岛链”由北向南的海峡类型各异。
宗谷海峡、津轻海峡、韩国和日本之间的对马海峡,以及日本南边的大隅海峡,都属于国际航行海峡。
再往南的宫古海峡属于国际航行海峡。三巴海峡中的巴士海峡属于国际航行海峡,巴林塘海峡、巴布延海峡属于领海海峡。属于菲律宾的民都洛海峡及巴拉巴克海峡均为领海海峡。
“第一岛链”最南端的是巽他海峡和卡拉马塔海峡。其中,卡拉马塔海峡属于领海海峡,是印尼群岛之间的海峡,而巽他海峡则为国际航行海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