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慧成就“太空之吻”

2013年08月25日 06:11  解放军报 

  本报记者 张晓祺 特约记者 成子龙

  接触、捕获、缓冲、校正、紧锁、密封……6月13日16时17分,天宫一号的舱门打开了——

  仿佛一条灵活的鱼,又像一只轻盈的鸟,指令长聂海胜一边轻轻挥手,一边“游”进天宫。在“神九”航天员到访360天后,中国“太空家园”再次迎来故乡的“主人”。

  这一刻,航天科技集团八院对接机构研制团队的科研人员一片欢腾——17年心血浇灌出的梦想,再次在浩瀚太空完美实现,也在他们心里如花绽放。

  这一切看起来好似简单,殊不知,交会对接机构包含百余个传感器、上千个齿轮轴承,要使这么多零部件协调一致,是何等的艰难!

  17年来,在没有任何外援和经验借鉴的情况下,对接机构研制团队立足自我研发和技术创新,用中国智慧成就了“太空之吻”,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自主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看到团队科研人员花名册,你肯定会感到惊诧——

  100多位科研设计人员参与研制工作,其中研究员8名,特级技师2名,高级工程师15名,人员平均年龄居然不到35岁,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据了半壁江山。可以说,他们是中国科学界的“少年部落”。

  难以想象,研制交会对接机构的重任居然压在这样一群年轻人的肩头。

  神舟翱翔,青春作桨。年轻还不是他们最大的资本,最大的资本是航天人特有的年轻精神。他们的青春由这项伟大的事业定义:坚守理想,勇于创新,艰苦奋斗,敢于担当。

  太空对接,不但相关舱室的气体不能泄漏,舱与舱之间也要“天衣无缝”,锁钩必须实现同步锁紧、同步分离。

  为攻克这一难题,特级技师王曙群走路时想、睡觉时想,有时在饭桌上还会情不自禁地用手比划。

  “即使生病了,我也要到现场看着。”说这句话的是总师助理柏合民,去年,他由于心肌梗塞被送进医院抢救,得以逃离“鬼门关”。

  面对医生的好言相劝,柏合民一脸的坚定:“一想到首次载人对接,我就放心不下,那就像我年幼的孩子!”

  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飞船系统和空间实验室系统副总指挥叶勋眼中,对接机构研制团队里像柏合民一样的人比比皆是——

  “由于长期出差在外,有的成员被别人误认为是单亲家庭,有的同志被人戏称为‘列车员’,还有的同志,自己的小孩管别人叫妈妈……”

  遥望太空,他们彻彻底底地爱上了这份事业,爱得深沉、热烈、纯粹。

  这样的创新激情托起了实现梦想的翅膀——凭着这股干劲,他们突破了对接动力学仿真、捕获锁、对接锁等关键技术,创造性地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世界一流的对接机构地面试验系统,实现了零重力、高低温、真空等空间环境条件下的捕获、缓冲和分离试验验证,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空间对接技术的硬实力。

  伟大的时代选择了年轻一代,伟大的事业造就了年轻一代。2020年不遥远,属于中国的空间站不遥远。青春接力,生生不息,他们仍将继续书写中国航天的精彩。

  本报记者 张晓祺 特约记者 成子龙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