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深蓝”:不威胁“环太平洋”和平
中国海军的发展,近年来颇受关注。今年以来,我国海军052C型导弹驱逐舰、054A型导弹护卫舰以及056型轻型护卫舰等多种型号新舰艇相继入列,“辽宁”号航母完成首次远海训练,舰载机实现短距离滑跃起飞并开始驻舰训练,为最终形成战斗力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而在各地的船坞中,不断传来新型军舰下水的消息;在央视的报道中,威武舰艇编队、精彩海上训练的场面也不断鼓舞着国人的士气!《八一的梦——晨报邀八位专家谈同一梦》系列报道第三篇,晨报记者和三位海军大校对话,从海军装备篇、训练篇、未来篇入手,试图概括出海上的“强军梦”。
[装备篇]
新型军舰服役如“下饺子”
三大舰队近年新增至少22艘新型战舰;专家认为“补偿性增长”,模块化也加速生产
6月18日,新型综合补给舰“太湖”号加入北海舰队,这是我国自行研制设计的新一代大型远洋综合补给舰,满载排水量20000多吨。刚入列,该舰已接受任务前往亚丁湾执行护航。
7月1日,“惠州”号和“钦州”号两艘056型导弹护卫舰在香港海军基地举行入列命名仪式;7月30日,同级别的“梅州”号又在三亚服役。目前三大舰队均已获得以近海警戒、巡逻为主要任务的056型护卫舰。这样的速度,让不少军迷形容为“下饺子”!
而根据媒体公开报道,三大舰队近年新增至少22艘新型战舰,包括航空母舰、导弹驱逐舰、导弹护卫舰、船坞登陆舰、综合补给舰等,其中10艘被部署在南海舰队,北海舰队6艘,东海舰队5艘,航母归海军总部直接指挥。
近日还有国外媒体称,中国新一代052D型多用途导弹驱逐舰已陆续下水,将成为中国未来航母编队的“火力守护神”。据预计,今年我海军还将有包括驱逐舰、护卫舰以及补给舰在内的十几艘新型舰艇服役。这样的速度也是前所未有的。
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李杰大校回应说,中国海军的发展,是近10多年才增加了投入,属于补偿性的增长。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张军社大校补充说,经过摸索和试验,我们的设计和建造已大都采取了和西方同样的模块化方式,一旦定型,就可以快速批量建造入列,这也是“快”的原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江平也认为,长期以来,中国海军装备基础差、底子薄、数量少,和周边其他主要国家相比不具有优势。随着国力增强,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需要越来越突出,国防科技水平也得到提高,势必就要对海军装备进行更新换代,这才使我国军舰的发展进入“快车道”,无论建造数量还是水平,都出现了“井喷”的现象。
大型战舰都是多面手
行事“低调”少露痕迹;武器打得更准;“阅读”信息能力强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缴获、购买,到仿制,再到自研建造,中国海军舰艇装备走过一个甲子。”张军社介绍说,我国海军舰艇的更新换代,呈现出以下五大趋势。
首先是吨位逐步增大。中国最早从前苏联购买的4艘驱逐舰,排水量只有3000多吨。后来建造的导弹驱逐舰逐步提升到4000—6000多吨,在建以及未来将要建造的新一代驱逐舰,排水量接近甚至超过万吨。导弹护卫舰已经从最初的1000多吨增加到4500吨,超过以前的驱逐舰。远洋大型综合补给舰,如“微山湖”号(887舰)则接近3万吨。
其次,功能多样化。张军社表示,我国海军现有的052B、052C、054A型等系列舰艇,都装备有防空导弹和反潜直升机,初步具备三位一体的作战能力。特别是052C型导弹驱逐舰,首次安装了我国自主研发的相控阵雷达和先进声呐,防空、反潜能力都有很大提高。未来海军舰艇的功能都将多样化,兼顾反舰、防空、反潜和对地攻击等任务。
三是舰身隐形化。中国海军从167号“深圳”舰开始研究发展舰艇局部隐身功能。后来的169号“武汉”舰以及171号“海口”舰,排水量都超过6000吨,但其雷达波反射面只相当于600吨的小艇。054A型是目前隐身防护最好的我军舰艇,舰身与上层建筑融为一体,垂直面设计成倾斜面,使上甲板形成一个光洁的表面,小艇也放在上层建筑里面,桅杆和烟囱设计成倾斜,烟囱排气管也都进行了隐形处理。
四是武器精确化。未来中国海军舰艇装备的反舰、反潜和防空导弹,射程远、精度高、速度快、多弹头、抗干扰强,并能垂直发射。
五是实现网络化和信息化。张军社认为,信息战已经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海战的武器装备系统,都是在激烈复杂的电子信息环境中使用的。信息战已成为一种新的作战方式,尤其是在海上舰艇编队中。我国现在的主战舰艇,都已经列装第三代作战系统,能同时处理空中、水面目标,抗饱和攻击能力较强。
[训练篇]
要练就练得像真的
训练接近实战;和俄罗斯联合军演,雷达、声呐都敢打开
近年来,在拥有先进装备之后,中国海军舰艇编队明显增强了远海训练的密度和强度。比如,7月14日清晨5点,结束中俄联合军演的我海军导弹驱逐舰、护卫舰等5艘军舰,第一次在参与重大演习后,不经休整、直接开展远海训练。中国海军2013年7个月的远海训练,已超过去年全年的数量。
而之前中俄“海上联合-2013”海上军演所表现出的特点就是实战化。多项科目都是实弹射击,雷达设备、光电设备、声呐设备、电子干扰设备,全部都打开使用。两军进行的锚地训练,也是为预防敌方海空联合突然袭击,是具有和平防御性质的对抗训练,具有重要的实战意义。“因为在历史上,亚洲某国海军曾多次采用偷袭方式,向他国发起海战。”
6月19日,歼-15舰载机在“辽宁”号航母上完成多次驻舰起降训练。李杰认为,这次训练的飞行批次、人数以及飞机数量均有所增加,更接近实战。
而根据央视报道,南海舰队司令员蒋伟烈在某次远海训练归来后表示,实战化是远海训练中应有之义。过去的出海训练常围绕航行训练展开,演练结束就恢复到航行状态。而现在训练模式与战斗模式的界限已经模糊,攻防训练贯穿了整个航程。“远海大洋是中国海军提升实战能力的淬火池。”张军社认为,远海训练的增加,是中国海军走向蓝海战略转型的需要,也是中国维护海洋权益、维护国际海洋和平的需要。”
突破岛链训练已成常态
不理会冷战思维,按国际通行做法进行远海训练
要进行远海训练,突破所谓的“第一岛链”是必须的。
2009年3月,中国北海舰队编队经宫古海峡进入西太平洋。在此后4年多时间里,我海军三大舰队连续突破第一岛链进入西太平洋训练。张军社认为,尤其从2012年开始,中国海军已逐步实现远海训练常态化,今后这种出岛链训练的频率还将大大增加。而在7月24日,日本媒体又在叫嚣说,中国运-8改进型警戒机通过宫古水道,进入西太平洋后再掉头原路返回东海,这是中国军机第一次飞越第一岛链。
张军社认为,所谓“岛链”,其实是冷战思维的遗物,是上世纪50年代美国海军为维护其战略安全空间而提出来的。如今无论宫古海峡、巴士海峡还是宗谷海峡,都已经成为国际水道,任何国家的舰艇、飞机都享有自由航行、飞越的权利。而日本等国家仍然坚持把西太平洋岛链视为其战略安全“城墙”,妄图把中国封锁在“第一岛链”之内,其实质还是冷战思维在作祟。
辽阔的西太平洋,是亚太许多国家海军的天然练兵场,包括美国、印度甚至越南等国家在内的海军,都不断在西太平洋进行演习训练。中国海军舰艇通过上述水域赴西太平洋远海训练,符合国际法和国际惯例,也是世界各国海军训练的通行做法,因此国际社会没有理由对中国海军穿越这些国际水道进行训练感到担心。
明年参加环太平洋军演
以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科目为主,派1艘军舰去夏威夷
除了高强度的远洋编队训练外,参与国际联合军演和行动,也已经成为中国海军远海训练的重要方式之一。
根据解放军报报道,今年6月上旬,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总统在美国安纳伯格庄园举行会晤时确认,中方将应美方之邀参加2014年环太平洋军演。这将是中国海军第一次参加环太平洋军事演习。张军社分析说,环太平洋军事演习,已由过去的同盟演习,比如以前苏联为假想敌,转变为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为主,比如反恐、护航、反海盗等海上安全,中国参加应该也是重点以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科目为主。届时中国将派出一艘军舰到夏威夷,具体会派出什么舰艇,还需要和美方协商确定。
谈到和俄罗斯海军,“海上联合-2013”军演依旧是最好的例证。中国派出了4艘驱逐舰、2艘护卫舰和1艘综合补给舰组成的舰艇编队参演,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海军一次性向国外派出舰艇兵力最多的一次,也是中国海军首次组织大编队远离基地,在无保障体系依托情况下,在他国境内参加的联合演习,有助于提高海军编队的组织指挥,后勤保障,协调通信等能力。
而在亚丁湾的护航行动,目前已坚持了14批次,第15批编队即将起航。
崛起的中国海军走向远海,并参加双边或者多边军事合作,西方海军大国对此也有了新的认识。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司令萨缪尔·洛克利尔近日在美国国防部记者会上表示,已成为全球大国的中国海军走向远洋是“很自然的事”,他还透露正计划让中国海军舰船停靠美国海军基地。
[未来篇]
未来航母会很“新”
会有美国已有的核动力和弹射器;也会有美国即将有的无人机
今年7月10日,美国海军无人舰载机X-47B首次成功降落在航母上。“美国航母上的无人舰载机会越来越多,无人机部分替代有人舰载机,这个趋势会越来越突出。”李杰表示,中国航母和无人战机目前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像“利剑”那样的隐身无人机,今后也将会出现在我国航母上。
今年2月,中船重工网站发布消息称,国家科技部有关“核动力船舶关键技术及安全性研究”的863项目正式立项,这标志着中国国产核动力航母已经提上日程。
李杰认为,我国未来航母发展,核动力必然是重要发展方向;其次,航母吨位也将会朝着比较大的方向发展。美国现役11艘航母,全部都是排水量8-10万吨的大型航母。
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采用滑跃式起飞,舰载机载弹量受到限制。未来国产航母很可能会采用弹射起飞,包括蒸汽弹射器甚至电磁弹射器。
未来威胁可能来自海上
海洋利益上升,海外利益也在不断扩大
“辽宁舰”航母入役、新型主力战舰“井喷”入列、高密度的编队远海训练,无不彰显着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步伐越来越快,“但中国加强海上力量,不是着眼于争夺利益,而是加强防御,维护海洋和平。”
张军社认为,国土辽阔的中国,是一个陆海兼备的国家,既重视陆上防御,也重视海上防御。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初确定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之后,根据国际形势和周边安全形势,军事战略重心逐渐转向东南沿海。“陆上边界的绝大部分,近年来已经和其他邻国通过谈判解决,局势比较稳定,现在中国面临的主要威胁来自海上。”
作为海洋大国,中国的海洋利益在国家整体利益中的比重在不断上升,中国的海外利益也在不断扩大。“现在中国的能源对外依存度增加很快,原油对外依存度高达56%,对外进出口货运总量的大约90%也是依靠海上运输。保护海上通道安全,这是一国海军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