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一代舰艇综合防护性能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2013年06月03日 11:54  中国海军网 
该装备研究院科研创新团队正在攻关 余华梁摄 该装备研究院科研创新团队正在攻关 余华梁摄

  今年春天,在西太平洋上亮相的中国海军训练编队让人振奋——

  “井冈山”舰是我国目前吨位最大的两栖船坞登陆舰;“兰州”舰、“玉林”舰均执行过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任务;“衡水”舰是海军刚服役不久的新型护卫舰……

  这些海军“明星装备”从需求论证到型号立项,从设计审图到定型生产,都凝结着海军装备研究院科研人员的智慧和汗水。

  新年伊始,屈也频的日程便安排得满满当当。身为海军装备研究院负责航空装备论证的领军人才,他曾带领团队相继参加完成多项国家和军队航空装备的研制工程,亲身经历了我国多型反潜直升机等重大装备从无到有的艰难过程。如今,为了牵引某型飞机的深化训练,他又领衔对该型飞机训练与质量评估系统、个人分析评估系统等5个课题展开科研攻关。一些业内专家断定完成某型机上设备研制任务是“天方夜谭”,屈也频却“偏向虎山行”,带领团队向该项目发起冲锋,完成了这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海军装备研究院科研人员的眼里,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越是事关战斗力的关键。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刘清宇和该院现任总工凌青一起带领科研人员开展深入研究,他们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在海军重大演习、部队训练、装备发展研究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当很多人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舰船“看得见”的打击能力时,海军装备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却把目光投向“看不见”的防护能力上——研究舰船综合防护这个世界海军公认的难题。汪玉、庄亚平、王虹斌、李炜等人研制出红外抑制装置、抗冲隔离装置、损管监控装置等8类25型填补国内空白的新型舰船综合防护装备,使新一代舰船的综合防护性能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科研战场无处不在。2010年秋季,面对南海20年来最大的强台风,该院海上信号探测论证研究团队奉命开展某型信息化装备海上试验。在那次历时48天、航程近5000余海里的专项试验中,课题组大胆尝试各种新方法,全面考核和检验了系统的性能及综合作战能力。

  2012年,人民大会堂,国家科技奖励大会隆重召开,某系统获特等奖。在这项科研攻关中,该院某型指挥信息平台研究团队功不可没。某所所长叶锡庆带领突击队参与联合攻关,激活了海上作战神经末梢,打通了海军指挥大脑中枢。

  图片:该装备研究院科研创新团队正在攻关 余华梁摄

  责任编辑:海军分社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