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记者 刘 畅】《环球时报》记者8日从国家海洋局《2013中国海洋发展报告》的发布会上获悉,2020年前,飞机将是中国海上执法力量建设的重头。预计到2015年,中国海上航空执法能力将成倍增长。一名海洋局内部人士会后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国航空执法能力及协作机制和日本有较大差距,远满足不了当前局势所需的持续、大范围侦察需求。
中国海监现有6架固定翼飞机,4架直升机,基本平均分布在中国沿海。“航程短,功能弱”,有海监人士如此评价目前的航空执法力量,“南海2500公里一个来回都跑不下来”。据《报告》阐述,到2015年,海监将增加航程大于4500公里的中远程固定翼飞机,并全面提升机载装备水平。上述海监人士称,日本是由航空自卫队主要负责海上信息搜集和侦察,其配备的P-3系反潜机有超强深海侦测能力,能连续飞行17小时,功能更强的P-1系今年3月入役。这名人士称,日本海上执法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海上自卫队和海上保安厅联动机制。
这是国家海洋局连续第6年发布《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08年以《海洋国情咨文》为名—编者注),海上执法和海洋维权从未被推到如此醒目的位置。“2013报告的最大背景是海权争议上升。”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贾宇表示。研究所专家吴继陆说,2012年是中国海洋维权斗争的历史性一年。据报告综合阐述,从2009年到2012年,海上争端、朝鲜半岛形势和大国战略调整始终是威胁中国海洋安全的3大因素,其中海上争端和朝鲜半岛形势颇具传统色彩,大国战略调整则是在2009年后逐渐凸显的。“大国主指美国。”有海洋局人士对《环球时报》表示,这三大因素彼此联系、互为因果,背后最核心因素只有一个,即美国“重返亚太”。报告说,美国的这一战略对中国周边产生了联动效应,增加了中国解决周边海上争端的难度,对中国海上安全形势将产生深远影响。
8日的会上,针对海洋局重组和中国海警局筹建的问题,国家海洋局并未做出正面回应,仅称“进行中”。2013报告中,对海上执法部分的阐述仍分别列出海监、渔政、海警、缉私4个部门,海洋局将此阐释为“报告是在整合政策出台前定型的”。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国家海洋局重组的“三定方案”基本成型,但发布时机未到,“太过敏感了”。对于由哪个部门挑头海上执法力量的整合工作,两会上曾有农业部人员说是国家海洋局,但对传统弱势的海洋局来说,“一手主持整合不太可能”,海洋局内部人士说。
(原标题:中国海洋报告:海监将装备航程4500公里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