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新社4月20日报道,从中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获悉,四川雅安7.0级地震发生后,该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紧急启动卫星监测应急支持工作,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根据卫星轨道和机动能力,紧急启动中国实践九号A星、资源三号、资源一号02C星、环境一号A/B星等5颗卫星雅安地区遥感数据成像任务;二是紧急生产并向地震局、减灾委和测绘地理信息局等有关部门提供震前中国卫星拍摄的灾区图片,全力支持抗震救灾。同时,总参谋部20日下午为抗震救灾部队紧急配发260部“北斗”卫星导航定位装备,为抗震救灾提供应急导航定位保障。
而五年前的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局曾宣布共有9种型号15颗卫星为抗震救灾提供支援。参与抗震救灾的卫星包括“风云”系列气象卫星、“资源”系列对地观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遥感”系列卫星、“北京一号”小卫星等。
比较这两次地震所动用的卫星,似乎是后者动用的卫星数量要超过前者,难道中国有关部门对于雅安地震的重视程度不够吗?非也!细心的读者能看出,后者是参与为抗震救灾提供数据的卫星总数,也就是说,它们的工作只是“捎带着”为抗震提供附带数据。而前者就大大不同了,是专门为这次抗震救灾“调动”的五颗卫星,它们将暂停其他任务,由日常运行轨道机动到抗震需要的轨道上去,执行为抗震救灾的专门侦察任务。当然,因此而凋整轨道参数的是这五颗卫星,而将有更多数量其他种类卫星虽没有调整轨道,但它们也在为抗震救灾提供支援,如各类军民用通讯卫星、北斗导航卫星、天链一号数据中继卫星、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等,它们为灾区服务的数量可不会是个位数。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报道中提到的环境一号A/B星,就是中国首个以灾害和环境监测为主要用途的卫星监测体系,预计本次这两颗卫星将会大显身手。
但是,除了为抗震救灾提供服务之外,这次中国专门“调动”五颗卫星显示了中国的太空战场实时监控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据报道,在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先后动用了12类50多颗各种军用和商用卫星构成战略侦查网,对伊军的动态了如指掌,令其数量占优势的陆军作战车辆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其中,美军调动运行到战区上空的18颗侦察卫星,为多国部队提供了70%以上的战略和战术情报。
等到了伊拉克战争的时候,美军先后动用180多颗卫星,与预警机、侦察机、无人侦察机以及地面侦察装备联网,构成全天候、全时空的立体侦察监视体系。其中,美军调动了近40余颗侦察监视卫星,通过照相、监听、遥感测量等侦察手段获得了90%的战场情报。当时,美军战区司令可以通过卫星与每个分队和士兵取得联系、实施指挥。美军的指挥中枢直接与基层作战单元相通,中央司令部的指挥官可以近似第一时间观察到战场态势,甚至能看到每辆坦克或每门火炮的位置,就像现场实时指挥一样。
据称,美军完成从发现目标到定位、瞄准、攻击、评估战果这五大步骤,海湾战争时需要100分钟,科索沃战争时为40分钟,阿富汗战争时为20分钟,到伊拉克战争时只需10分钟。如今,美军C4ISR系统与武器系统结合更加紧密,美军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大为增强,信息传输能力和指挥控制能力显著提高。据五角大楼的通报显示,现在美军“国防信息系统”网的通信带宽比海湾战争时扩大了10倍,空中作战指挥中心数据交换能力提高了100倍。如果再发生一场美军参与的战争,可以相信完成上述五大步骤的过程不会超过5分钟。
以上事实说明,在现代战争中,空天力量特别是各种功能的卫星已成为火力打击的“倍增器”,是对敌实施物质摧毁的重要力量。谁能在战时调动的卫星数量多一些,谁对制天权的控制就强一些,那么战场对谁的透明度就更亮一些,自然谁获胜的机会就更大一些。
目前来看,在太空领域,中国正在增加其太空监视、侦察、导航、气象观测及通信卫星的数量。据称现在中国已经在太空拥有80余颗卫星在轨,虽然这一数目相对来说已经不少,但是,比起美国超过500颗的实力,还是相距甚远。但对于中国来说,现在和五年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多进步,起码具备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意调动卫星部署到自己需要的空域的能力。据中国航天计划发射显示,2013年中国将发射20颗卫星,其中包括探月卫星和“神舟十号”的发射任务。如此一来,中国的在轨卫星数量将首次超过100颗,这对于中国的战场太空实时监控能力的提升将会是十分显著的。 (作者:广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