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综合报道】据日本《外交家》杂志的网站3月27日刊文称,外界对中国反介入系统以及打破太平洋岛链包围的意图一直存在诸多争议,但人们却常常忽视了中国海军目前面临的一些问题,比如缺少制海能力,无法为自己的关键航运路线进行护航等。因此,中国需要向苏联学习,打造自己的制海舰力量,以增强海上多点作战能力,并保护远航船只不受他国侵扰。
文章称,中国经常从自己没有实际控制的海域运送最重要的资源,并将成品货物出口到那些超出解放军防卫范围的地区。不管中国海军到底能否在中国近海抑制或击败美国海军,它的最大考验是,能否保障中国关键的交通要道。
现代制海舰的概念来源于二战中的护航航空母舰。护航航空母舰是一种小型、慢速的航空母舰,搭载着主要执行反潜任务的飞机。英国皇家海军和美国海军在这方面的发展领先世界。在二战中,护航航母能迫使德国潜艇浮出水面或者直接将其摧毁,表现十分出色。
冷战时期,美国利用艾勒默·朱姆沃尔特将军积极提倡的制海舰这一概念,改造了几艘旧的“艾塞克斯级”航空母舰,使其承担反潜任务。同时,美国还尝试将一艘“关岛号”(硫磺岛级)两栖攻击舰改造成制海舰,但外界普遍认为这次尝试不太成功。不过,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在美国海军中一直持续到70年代末和80年代。
实际上,美国并无需建造专用的制海舰,因为美国的很多盟国都已建造了并将持续建造小型航母,能够在世界范围内执行基本制海任务。这些航母包括二战后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巨人级”航母,以及西班牙“迷宫号”(Dedalo)航母和日本现役航母16DDH“日向号”。美国完全可以依靠盟国的力量来为其执行护卫任务。同时美国分布在全球的军事基地也能对陆基制海飞机进行支持。
而中国在这方面却没有任何上述优势。首先,即使巴基斯坦从长期来讲有希望建造制海舰,但在可预见的未来,它不会投入资金建造制海舰。而且,中国也没有良好的军事基地为制海飞机提供支持。在远洋制海能力方面,中国人民解放军受到诸多限制。
文章认为,苏联海军制海舰的发展对中国有借鉴意义。前苏联虽然对外贸易依赖度远小于中国,但两国海军结构十分相似。苏联打造出“莫斯科级”直升机航母和“基辅级”重型载机巡洋舰作为自己的制海舰。这些舰只并非专门为给商船护航而设计,而是为反潜战争而设计。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海军航空部队从旧舰只身上获得经验,不断改造升级新的平台。
文章总结说,中国已跳过一些中间步骤,直接将自己的航母打造成一艘训练舰。但是,解放军因此也错过了发展一种可支持近海域制海行动的低耗资中型平台的机会。而缺少这一类平台或合适的替代品,将使解放军陷入很不利的局面。一旦需要在不友好的环境下保障航运路线畅通,“辽宁号”一次只能在一个地方执行任务,执行任务时间十分有限。在海军航空力量方面,学习苏联的革命性发展方法或许对解放军有很大帮助。(实习编译:李通 审稿: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