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要善养“虎狼之气”

2013年03月21日 05:40  解放军报 

  ◆所谓“虎气”,就是一往无前、不畏强手、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王者霸气和骁勇之风,蕴含着雄壮的气势、威武的气概和必胜的信心;所谓“狼气”,就是咬住不放、穷追不舍、牺牲奉献、精诚协作的实干精神和坚强意志,表现为超常的隐忍、昂扬的斗志和忠贞的团结

  习主席强调指出,和平时期,决不能把兵带娇气了,威武之师还得威武,军人还得有血性。当前,贯彻落实习主席重要指示,实现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的强军目标,必须大力培育官兵的“虎狼之气”,这既是带兵人的责任担当,更是“能打仗、打胜仗”的必然要求。

  练兵贵在练气。无气不足以勇,少气不成其师,气是人之本、军之魂。兵法云:“战虽有阵,而勇为本焉。”这里所说的“勇”,用今天的话讲就是“虎狼之气”。所谓“虎气”,就是一往无前、不畏强手、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王者霸气和骁勇之风,蕴含着雄壮的气势、威武的气概和必胜的信心;所谓“狼气”,就是咬住不放、穷追不舍、牺牲奉献、精诚协作的实干精神和坚强意志,表现为超常的隐忍、昂扬的斗志和忠贞的团结。

  军人的“虎狼之气”蕴涵由理想、信念、意志、品格、情感、心理、行为和能力等融合升华的一种精神力量,是构建部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战争年代,“虎狼之气”体现为面对敌人的炮火勇往直前,面对死亡的威胁义无反顾,始终保持革命军人敢于战斗、敢于拼搏、敢于牺牲的尚武血性,始终保持誓与敌人拼到底、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英雄气概;和平时期,则集中体现为面对急难险重任务,一马当先,连续作战,誓为人民建新功的壮志豪情,体现为训练场上搏击进取,见红旗就扛、见第一就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顽强意志。从本质内涵和表现形式来理解,笔者认为,“虎狼之气”可以用“九气”来概括,即:忠诚使命、捍卫尊严的血气,这是职责的担当;举旗捍道、抵制歪风的正气,这是军魂之所系;不畏强暴、维护权益的勇气,这是善战之必需;善争第一、勇创新高的英气,这是军人之荣耀;吃苦耐劳、攻坚克难的豪气,这是本色的彰显;直面矛盾、乐于担当的锐气,这是活力的源泉;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的灵气,这是进步的基础;容人容事、豁达开朗的大气,这是品德的展现;健康向上、团结友爱的生气,这是传统的弘扬。

  行源于心,力源于志。“虎狼之气”不会与生俱来,更不是想有就有、说行就行的,必须持之以恒培育、多措并举锻造,实践强化提高。首先要靠教育动员引导,要坚持把培育“虎狼之气”作为经常性思想教育的课题,尤其要认真抓好理想信念、我军历史使命、根本职能等教育,深入学习党史、军史和部队光荣战史,在析事明理中引导官兵明白为谁当兵、为谁打仗,牢固树立时刻不忘战备的强烈忧患意识,提高适应未来战争的心理素质,使打仗是军人之责这一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此外要靠急难险重任务锤炼。素教之卒,莫如久战之兵。必须注重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磨炼摔打部队,锤炼官兵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敢打敢拼的英雄气概、勇往直前的对抗意志、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处险不惊的心理素质。要注重把“虎狼之气”的培育贯穿于日常训练的全科目、全过程,通过血与火、生与死、苦与累的考验,培养官兵打硬仗、打恶仗、打大仗的顽强斗志。要靠文化活动熏陶。大力推进军营文化、红色文化、国防文化建设,使官兵在传承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中孕育“虎狼之气”,使我军永葆革命军队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的本色。

  肖茂光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