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定空天联合作战新战略 或10年内挑战美国

2013年03月12日 10:30  环球网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俄罗斯《独立军事评论》周刊3月8日报道,中国军事思想始终与时俱进,寻找有效应对现代和前景军事威胁的方案,特别是如何应对美国网络中心战威胁,做好在本世纪20年代末挑战美国全球霸权的准备。

  俄媒称,中国现代军事战略理论以哲学概念为基础,认为世界永远处于运动之中,在每一个具体时间段内都有国家在上升,有国家在下滑。国家基本利益随着世界力量格局的变化而变化,不断形成新的政治、经济、军事目标和任务。中国军事战略的出发点在于,任何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都会受到政治经济制度以及决定执政阶级地位的历史进程的较大影响,并且由此得出结论,认为美国政治和军事领导层将会竭尽全力,动用一切手段,包括军事武力手段,维持其在苏联解体后得到的全球霸权,企图继续利用其他国家,包括中国的资源,保证美国自身的繁荣昌盛。在中期前景内,坚定成为当代世界新兴超级大国的中国的总体实力将会赶超美国,挑战美国的全球霸权,成为美国主要地缘政治对手。

  最近十年来,特别是在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中国经济仍旧高速发展,美国经济则长期萧条。根据专家预计,中国将在2018-2020年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大国。因此中国军政领导人严重担忧顽固坚持全球霸权世界观的美国执政精英千方百计阻挠中国和平崛起,防止中国挑战美国的领导权。美国在经济阵线失败后,必将在其他领域,特别是技术发展和军事领域继续阻挠中国崛起。中国专家得出结论,认为美国为了避免与中国爆发直接武装冲突,将会在中国周边地区,特别是陆地边境和沿海地区,蓄意制造事端,制造紧张根源,煽动他国与中国对抗,挑起不同强度的军事冲突。

  中国式积极防御战略

  中国军事理论家认为,中国在努力成为真正超级大国的过程中将会遇到美国更大的阻力。在这项结论的基础上,结合局部战争准备经验,中国制订和通过了新时期军事战略基本方针,确定了中期军事建设和国防体系建设的战略、战役目标和任务,强调重点努力形成能够展开有效战斗行动、打赢现代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防御能力,规定了军工企业主要生产力指标,军队数量和编制体制,武器和军事装备数量和质量,确定了解放军发展方向、阶段以及部队使用基础,制订人员作战训练、培养和其他活动规则。在这个基本方针中,关键部分是积极防御原则,要求根据阶段和时间特征明确筹划应对未来战争,夺取和保持战争主动权,加强国防动员能力,在形成有利条件时以攻为守,积极利用非对称行动和各种方式、方法迷惑敌人,以已之长攻敌之短。

  中国新时期军事战略基本方针是确定军队中短期面貌的纲领性文件,要求在第一阶段军费预算有限的条件下加速实现军事现代化,优先发展将在实现局部战争目标任务时起到决定性作用的空军和海军,改变现有军种结构比例,在人员和装备数量上向空军和海军倾斜,计划以海空军为基础组建高度战备力量,扩大海军和空军应急战备集群,根据战时编制补编,配备高科技武器和军事装备,部署在主要冲突危险方向,保证能够快速反应,并在境外和远离国门的地区高效作战。美国政策中明显的反华趋势迫使中国军政领导人制订新战略,加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军事作用,巩固军事潜力,适应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建设超级大国的三条途径

  目前中国对于坚持采取哪种途径,如何使中国成长为超级大国,不仅在周边地区,还在全球范围内有效捍卫国家利益,共有三种不同的观点。具体如下:

  第一派呼吁遵循邓小平90年代初制订的战略,要求中国领导层在推行外交方针时尽量避免显示大国雄心,韬光养晦,静待时机,在低调机动行事中保护自己的立场。他们认为,中国国家安全战略及其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首先是为中国内部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不必谋求地区,更不用说全球领导地位;

  第二派代表认为,在当今世界发展条件下,邓小平当年的方法有局限性,不仅不现实,而且没有建设性。中国为了加强世界影响力,应当积极展开国际合作,不仅与国际和地区组织,还与世界大国,首先是占主导地位的美国合作,参加维和、救援和其他人道主义行动,经济援助第三世界国家,所有这些旨在塑造中国的正面形象,取得邻国,以及整个国际社会的信任。中国的崛起以坚定遵循和平原则为基础,是促进世界发展的稳定因素,不会威胁他国安全;

  第三派的立场在2009年《中国不满意》一书中有所体现,他们认为中国在捍卫国家利益方面应当表现出强硬和坚毅,特别是在积极推行反华方针的其他国家,包括美国面前。这些国家建立亚太地区反华联盟,企图联合遏制中国,削减中国在东亚的影响。

  一些专家认为,第三派的主导思想已经成为中国制订对外新战略方针的基础,其主要任务仍然是争取为中国进一步稳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坚持捍卫中国对形成外部良好条件施加最大影响的能力,特别是在决定中国大国地位的重要领域,比如后工业化时代的高技术领域,尤其是先进军事技术领域。邓小平战略即便不会放弃,至少也会削弱。与此同时,中国新战略制订者还在努力结合所有三派的思想。

  国防能力配置

  中国专家界积极辩论解放军应当拥有什么样的战斗能力,以便在美国肆意阻挠的条件下,可靠保护和全面推动符合中国新地位的国家利益。中国专家认识到,尽管美国实力下滑的总体趋势非常明显,但是美国仍是世界上军事和技术方面最为强大的国家。在21世纪初之前,美国依靠强大的科学理论基础和技术优势,形成了世界领先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发展新型高技术武器和军事装备,以及未来战争作战艺术,保证在所有强度军事冲突中面对任何敌人的无可争议的军事优势,特别是在网络中心信息指挥系统研发领域成功取得突破性成果。美国军事专家能够联合指挥现代化杀伤兵器和所有必要的战役保障,主要是信息保障设备,全面大幅提高自动化水平,特别是所有高精武器作战指挥程序的自动化水平,并在针对伊拉克和南斯拉夫的军事行动中实践检验和演练网络中心战的个别内容。

  中国军事理论家在详细分析和总结美军的上述行动经验后得出结论,认为美国不仅完善了美军和北约军队空地一体作战理论,而且以信息技术发展为基础,开启了网络中心战这一原则性的新型战争时代。这种战争的实质在于,获胜的根本不在于兵力兵器优势,而在于创造更加有效使用兵力兵器的有利条件基础。通过网络中心战,全面搜集、处理、分配作战信息,建立多层次分级信息交换网络,保证无论是各级部队指挥机关,还是火力攻击兵器,都能实时获得所有必要的数据,从而使部队战斗力提升到高质量的新水平。

  空中打击

  根据美国和北约在伊拉克和南斯拉夫战争中的作战经验,由飞机结合高精武器的现代化航空武器系统在网络中心战中起着主要突击力量的作用。中国军事专家认为,配备高精武器的航空装备的主导作用还在稳固提升。在1991年美国及其盟国的“沙漠风暴”行动中,在空中打击兵器中高精武器仅占10%,到1997年的南斯拉夫战争时高精武器的使用比例升至40%,而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国航空兵使用高精武器摧毁指定目标的比例达到了80%。现在,美国网络中心战作战技术还在迅速发展,信息交换设备和火力兵器不断完善。从阿富汗战争开始,在美国航空兵80%的作战飞行架次中,目标指示数据都能通过每小时可跟踪1000个地面目标的战区航空兵作战计划和指挥系统全程实时传输到机载计算机上。美国积极使用航空兵作为20世纪末21世纪初所有军事冲突中的主要攻击手段,首先是为了摧毁敌方军事基础设施、指挥所、司令部、通信和情报中心、机场、油料、物资仓库、防空导弹系统生命保障系统、有生力量、武器和军事装备,从而在多数情况下涣散敌军士气,瓦解敌方抵抗意志,最终保证在相当短的时间内以已方最小的损失为代价实现战争目的。

  在此条件下中国军政领导人提出了保证国家准备应对未来高技术战争的一系列任务。中国军事专家认为,在落实的过程中,必须制订能够消除网络中心战威胁的全面系统的措施,避免在网络中心战作战技术和手段方面的严重落后。这些任务可以通过解放军全面信息化建设的途径实现,一方面对抗网络中心战威胁,一方面保证积极使用国产网络中心战装备和技术。中国将加快军事现代化建设,实现基于信息化的高效一体联合作战,完善军事信息系统,制订现代战争新的作战组织模式。2004年解放军颁布了军事信息化战略,而相关针对性工作从2001年开始就已加紧实施,要求加强国防工业系统高技术创新发展,集中精力研制军民两用高新技术系统,尽快生产能在新形势下确保可靠保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新型作战兵器。

  太空防御梯队

  中国军事专家认为,要想发挥网络中心战主要战法的优势,有效完成系统摧毁敌方的任务,必须首先制造能够破坏敌方目标在作战空间进行信息交换的兵力兵器。由于信息传输主要通过卫星通信信道进行,因此对抗网络中心战的主要任务是尽量长时间瘫痪或破坏敌方太空网络和信道设备的运行,造成敌方由情报侦察设备到信息处理和分配站、指挥所、指挥中心再到火力杀伤系统之间的信息传输时间延误或者通信障碍,或者阻挠敌方信息交换系统的运转,不仅使敌方丧失网络中心战的基本优势,而且还能借机迷惑敌人,传送假情报。

  负责制订中国军事战略和未来军事冲突作战艺术的军事专家高度重视太空的作用,将其视为未来高技术战争的主要空间之一。2009年11月中国空军司令许其亮在接受《解放军报》采访时表示,中国必须发展太空作战能力。谁能控制太空,谁就能在世界上占据主导地位。太空将成为网络中心战的主要战场,主要斗争目标是敌方通信卫星。中国军事现代化建设的主要优先目标之一就是掌握能够保证提高解放军太空作战能力的先进技术。

  中国军事专家认为,在对抗网络中心战的主动设备中,反卫星系统,以及陆基、空基、天基电子战兵力兵器占据中心位置。随着太空侦察、监视、导航、通信设备的能力不断扩大,以及相关用途卫星轨道群的建设,中国专家在打造太空主动攻击系统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能够在危机局势升级或者冲突期间瘫痪或阻挠潜在敌人的卫星正常运转。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相关系统(导弹、定向能激光器、机载电子战设备)的研发,从90年代开始正式获得国家优先项目地位。2007年1月中国成功进行了反卫星导弹系统试验,在大约1000公里的太空借助动力学弹头摧毁了一颗报废的“风云-1C”气象卫星。根据美国情报机关的消息,在2004年9月至2007年1月间,中国进行了4次攻击性反卫星武器试验,并且准备装备部队。

  在未来军事冲突中作战行动变化极快,进展极为迅速,因此必须大幅减少根据战场形势实施作战行动的决策时间。只有通过积极使用兵力兵器自动化指挥设备,有效稳定地指挥作为网络中心战主要攻击力量的航空兵,才能达到这个要求,为此必须制订相应的网络中心战架构和高质量的设备,以及相关作战应用方法和技术,保证空军各级指挥机关有能力完成全部职能任务。因此,必须大力研制、列装、建设“飞机+高精武器”多用途航空武器系统兵力兵器,同时研制能够大幅提升其战斗力的自动化指挥系统,完善航空兵地区战斗群的指挥方法,促进在联合一体指挥作战中对以航空兵为主导的各种兵力兵器的有效指挥。解放军空军主动淘汰不符合现代要求的老旧产品,大量装备新型航空装备和武器,同时将其纳入统一信息空间,并与目标指示、导航、通信、气象等全方位保障设备有效整合,全面提升部队战斗力。

  电子对抗

  中国军事专家不仅重视太空空间,而且强调在军事冲突发展的早期阶段夺取制电磁权的极端重要性,将其视为取得战争胜利的主要条件之一。中国军事专家在制订各军兵种兵力兵器一体化联合作战前景模式时强调,一体化网络电子战是网络中心战的主要组成部分,完成这项任务,夺取制电磁权,是取得胜利一个最为重要的条件。中国军事专家在强调航空航天作战的同时,要求必须组建均衡发展的武器装备和一体化网络电子战系统,整合航空兵力兵器,发展电子杀伤系统,加强对电子设备的防护,提高隐形能力,完善电子战信息指挥系统,包括空基和天基电子战系统。

  总之,中国军事专家认为,能够在敌方防空或反导防御区外有效实施精确定点打击的“飞机+远程高精武器”前景航空武器系统是现代和未来军事冲突,特别是局势战争中的主要攻击兵器。中国2004年就已制订并通过了航空航天一体作战计划,概括了中国军方、学者和专家的所有研究成果,提出了空天联合作战新战略。由此可见,中国军事思想不仅从未停滞不前,反而始终与时俱进,执着寻找有效应对现代和前景军事威胁的方案。(编译:林海)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