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军眼中的解放军作风:排雷行动军官靠前

2013年01月17日 10:35  解放军报 
资料图:贝鲁特当地时间11月13日,中国第三批驻黎维和工兵分队首次赴雷场进行扫排地雷作业。唐后云 摄   资料图:贝鲁特当地时间11月13日,中国第三批驻黎维和工兵分队首次赴雷场进行扫排地雷作业。唐后云 摄

  为了向外军解释“作风”的含义,第十批赴黎维和工兵营联络官任志坚颇费了些口舌。“英语里没这个词,外军也没这个概念。”任志坚挠头说道。

  尽管未必能理解,和中国营打了多年交道的联黎司令保罗·塞拉还是竖起拇指:“这是你们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

  一次仪式,简单利落——

  联黎礼仪官海珐眼里的“中国作风”:从简,凡事务求高效

  【事件回放】1月1日一大早,联黎礼仪官海珐作为联黎部队代表,前往中国营参加升旗仪式。没有繁文缛节,没有冗长讲话,也没有因为联黎官员的到来增加额外内容,尽管整个仪式只持续了短短10余分钟,却让海珐印象深刻。“我参加过近20个国家的升旗仪式,中国营的最简单利落,也最震撼人心!”她告诉笔者,虽然听不懂中国国歌的歌词,但依旧被官兵齐唱的气势所感染,“这是发自内心的声音。”更让她赞叹的是,仪式一结束,全副武装的扫雷连官兵就登上装甲车,启程奔赴“蓝线”雷场。“这才是军人的雷厉风行。” 海珐说。。

  【新闻延伸】每年,中国营都要承办或参加联黎50多场大大小小的外事活动。在外国人眼里,传统的中国人礼节繁多,但在中国军人身上,呈现的却是让人惊叹的行事效率。不久前,营长黄艾俞参加联黎各出兵国部队的年度工作汇报,仅用5分钟就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中国营任务完成情况,在发言的10多个国家指挥官中用时最短,但也是唯一得到保罗·塞拉司令“干得好”评价的指挥官。这背后,是中国营所创造的扫雷速度最快、清排面积最大、栽桩效率最高的“中国奇迹”,更是中国军人对世界和平的勇敢担当

  一次排雷,干部靠前——

  地雷行动中心官员卡西姆眼里的“中国作风”:无畏,军官身先士卒

  【事件回放】联黎地雷行动中心官员卡西姆每周都要到中国营扫雷连的任务点进行质量抽查。中国营的工作几乎无可挑剔,但惟独一点让卡西姆十分为难。“按照规定,指挥员不能进入雷场,但中国营每次发现地雷,军官几乎都要亲自参与排除。”卡西姆说,这在各国扫雷队中绝无仅有。和4批中国维和官兵共事之后,卡西姆不再把这种做法当作问题。“没有人生来勇敢,中国军人的勇气,是一种集体氛围。”卡西姆赞叹道,“假如我是一名士兵,也希望自己的指挥官如此。”

  【新闻延伸】没有单独的军官食堂、军官浴室,军官和士兵混住一室,这在许多国家军人看来,都是一个难以理解的“中国现象”。几天前,在一次边境雷场勘察中,由于暴雨影响了能见度,加上勘察人员身着雨衣,没有明显标识,以色列边防军人将枪口对准了中国维和官兵,一时间气氛十分紧张。带队的作战参谋康卓想也没想,脱下雨衣,露出蓝色作业帽和五星红旗臂章,上前与以军交涉。同行的联黎官员十分惊讶,康卓却觉得没必要大惊小怪:“出了情况,带队干部就应该站出来处理,这只是本能反应。”本能,这不就是对军人作风最恰当的形容? (本报贝鲁特1月15日电)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