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征5号火箭在欧打广告 欲打破美欧俄垄断

2012年12月07日 16:03  环球网  
长征五号火箭首个整流罩(国内最大直径)日前在211厂成功下线,已交付702所进行静力试验 长征五号火箭首个整流罩(国内最大直径)日前在211厂成功下线,已交付702所进行静力试验

  当今世界,美、欧、俄三方基本垄断了运载火箭商业发射服务市场。虽然中国运载火箭在运载能力、质量可靠性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市场占有率仍较低。中国运载火箭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树一帜、占得一席之地,航天人始终在思考与努力。

前不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组织火箭研制人员赴欧洲为还在研制中的长征五号火箭(大火箭)“打广告”,此举在该院尚属首次,到底效果如何,又发现了哪些商机?记者就此专程前往一院进行了采访。

主动“寻星”:酒香也怕巷子深

10月15日,法国戛纳一改往日阴雨天气,阳光拨开云层,洒在一群急速赶路的中国人身上,他们就是赶往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泰雷兹公司)的大火箭宣讲团。

“将大火箭推介给全球五大卫星制造商之一的泰雷兹公司,我们都很激动。”一部火箭型号总体设计师李国爱兴奋地说。

大火箭无毒、无污染、高性能、低成本、大推力的特点一直备受关注。“性价比”一直都是客户选择发射服务合作对象时的重要参考条件。“大火箭与阿里安5火箭属同一级别,但我们报价更低、运载能力更大。”李国爱认为,谁能在更低的价格下提供更可靠的发射服务,谁就是赢家。商业化运作成熟的泰雷兹公司,自然深谙此道。

值得一提的是,大火箭的高可靠性可为合作方节省一笔保险费用,吸引力不言而喻。

由于大火箭属新型火箭,继承性相对较少,“泰雷兹更期望以搭载的方式完成发射,那样他们可以节省更多资金。”李国爱坦言。

一院的火箭研制人员在把大火箭拿到欧洲市场“遛了一圈”后发现,中国航天的产品要走向国际,就得把客户需求放在设计的第一位。比如泰雷兹提出,希望大火箭在设计中改善星箭接口的匹配问题,以免对其卫星上传统的接口“动手术”,维持系统稳定性。

事实上,“在不影响国内型号发射任务的前提下,适当地改进火箭,对开拓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市场很有必要。”有宣讲团成员说。

西行“取经”:他山之石可攻玉

“寻星”之余,不忘“取经”。说起对泰雷兹公司的印象,大家说的最多的就是“效率高”。 泰雷兹公司戛纳总部的员工约为7000人,一个6吨左右的卫星交付时间竟然不超过33个月。这一切都源于该公司员工分工明确、责任清晰,测试流程目标明确、张弛有度。

如今,欧美航天产品已迈入标准化货架式发展模式。标准化的优势就是使航天产品拿到行业“通行证”,同行产品之间可以按需组装、调换、升级,缩短研制时间,简化测试流程。

除了市场化的管理体系和高效的质量控制体系,国际一流宇航公司的生产工艺和设计理念也让人眼前一亮。

例如,大家在阿斯特里姆公司厂房里看到,阿里安火箭氢氧发动机上的连接法兰厚度不超过1cm。“如此轻薄减重的设计,还能承受巨大压力而不变形,并非‘一日之功’。”

“出海”有收获,也有遗憾。因为没来得及编写好大火箭的技术手册,让大家感到一丝遗憾。一份完善的技术手册好比电器的使用说明书,其中应包含火箭的运行环境和技术参数,以帮助客户更好地了解产品,同时达到良好的宣传目的,这是中国航天开拓国际市场进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元素。

不过,一院今后还会对长征七号等新型火箭进行宣讲。届时,系统完善的技术手册不会少,以方便用户按需选择。

一院把这次欧洲之行当做一次友谊之旅,他们与泰雷兹公司建立起了良好的技术交流平台。泰雷兹公司方面也表达了希望知晓大火箭研制阶段性成果的愿望,中法航天的合作之路正不断延伸向前。(杨蕾 窦莹婷/文 徐婷婷/摄)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