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低成本的F-35联合攻击机忽悠了美国国会(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31日 08:10  新华网
USAF的Fighter家有两个90后,一个漂亮一个丑——F-35被专家评为“丑陋不堪”
USAF的Fighter家有两个90后,一个漂亮一个丑——F-35被专家评为“丑陋不堪”

“F-16战机之父”皮埃尔·斯普瑞将F-35形容成一条笨拙的
“F-16战机之父”皮埃尔·斯普瑞将F-35形容成一条笨拙的"狗"。

  知道专家怎样评价F-35吗——"丑陋不堪",很难想象一架如此丑陋的飞机会成为一架战无不胜的飞机。但是"丑陋"的F-35还是赢得了美国及其盟国下一代战机的最大订单,将近3000架飞机的数量简直令人难以想象。当洛·马公司赢得这份将近2000多亿的订单时,他们的喜形于色的表情难以掩饰,洛·马公司在F-35飞机上实现了他们在F-22没有实现的所有梦想。

  下一代通用型战斗机

  如果说F-22是美国人不断进取和追求技术领先的产物,F-35则是他们不得不作出的选择。上个世纪末几乎所有的航空大国都开展了各自的新一代战机的研究,即使是像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也相继研发了性能与西方三代机不相上下的新型战机。美国的F-15/16/18系列人机已经不再具有不可动摇的技术优势,随着F15/16战机的老化,可期望的使用年限最多也只有10-15年,如果不加紧下一代战机的研制,美军就将面临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

  F-22尽管在研制上先走一步,但因为其成本高昂,即使像美国这样的大国也装备不起,研制一款性能优越而又成本低廉的新型战机迫在眉睫。由于研制成本的不断增加,欧洲各国已经没有能力独立研发下一代战机,因此,美国的F-35计划一经提出,立即获得了欧洲、澳大利亚等盟国的响应,纷纷要求合伙加入研制团队,F-35几乎承载了西方下一代战机的全部希望。作为一款多功能的隐身战机,F-35计划还被赋予了其他任务,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也想将其开发成舰载飞机和短距起降飞机,这就给洛·马公司的研发团队提出了一个难题:如何才能同时满足低成本、高性能、隐身、多功能等多重技术要求,尤其是短距起降和舰载机的研制更是困难重重。当年,在波音公司的X-32和洛·马公司的X-35的竞争中,X-35恰恰是因为其短距起降方案的明显优势而胜出的。

  面对如此高的技术要求和日益迫近的装备期限,洛·马公司已经别无选择,它必须充分借鉴F-22和以往其他飞机的研制经验。值得美国人庆幸的是,当年在AV-8B的研制中,他们通过美元轻易地获得英国"鹞式"飞机的垂直起降技术,在发动机、飞机结构布局和飞-发一体化控制等领域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低成本与高技术的悖论

  在一款战机的方案论证中,成本问题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美国国会和西方研制伙伴们对此更为关心。对于单机成本高达几千万美元的战机而言,几千架的装备数量,小小的成本浮动都会给采购方带来难以承受的压力。按照美国国会的要求,F-35的单机价格为3000万元左右,这几乎和F-15的后期装备价格相当,如此低的成本唯有靠大量的装备数量才有可能实现。最终的F-35方案变成了"四不象",几乎就是F-22的缩小版。在一架只有15吨级的中型飞机上,要实现隐身技术的要求难度极大,特别是内置武器舱的设计受到空间的制约,这个问题在研制初期很快显现出来,预生产型飞机超重900公斤,为其瘦身成为研制团队遇到的大难题。F-35为了降低成本只能设计成单发飞机,而单发飞机在设计上遇到的最大问题往往是结构设计问题,由于推重比限制,飞机的机体空间严重受限,也会给飞机的整体气动布局设计带来极大的困难。

  从已经获得的资料分析,F-35至少存在以下一些缺陷。

  其一,推重比较小,性能受限制。单发飞机要获得较大的推重比是比较困难的,加之气动外形和结构设计上的限制,飞机的系统不可能设计的很复杂,很难像F-22那样实现隐身与高性能的统一,从飞行动态我们可以看出,F-35横侧操纵的敏捷性和俯仰操纵的精确性都不能令人满意,例如在超密集编队时飞行员反应,要保持精确队形操纵难度较大,在着陆阶段由于操纵精度不易把握,飞机大都以较大的垂直速度接地。

  其二,受空间和重量限制,F-35载弹量有限。在这一点上F-35遇到了F-117同样的问题,载弹量不足将严重制约其作战效能,而由于飞机结构设计上的先天不足,要解决这个问题困难极大。

  其三,整体作战效能不佳。作为美国和欧洲的下一代通用战机,F-35飞机被寄予很高希望的,仅有像F-117那样的隐身性能是远远不够的,它必须能够在未来的空战中与对手搏杀,然而,最近的模拟试验表明,F-35空战格斗的综合效能甚至不如传统的三代机,难怪"F-16战机之父"皮埃尔·斯普瑞将F-35形容成一条笨拙的"狗"。

  尽管围绕F-35的争议纷扰不断,但其短距起降型飞机还是显示出了超乎寻常的性能。短距起降飞机的技术难点有两个:一是垂直升力(动力)的产生,二是状态转换过程中的操纵技术。F-35短距起降型飞机的转向喷口和飞发一体化控制系统很好地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在英国的"鹞式"垂直起降飞机上,要实现从垂直起飞到常规飞行,飞行员的操作极为复杂,发动机喷管和操纵舵面的控制完全要靠飞行员凭借高超的技术来完成;而在F-35飞机上这些工作完全由计算机自动完成,这就大大简化了飞行员的操纵,从而提高了飞机的操纵品质。

  政商博弈硝烟弥漫

  F-35这块蛋糕实在太大了,如果算上西方盟国的定购数量,装备数量将达到3000架以上,如此大数量的订单,对所有美国制造商都是极具诱惑的,如果失去了这份订单,一个大公司将很难继续在军机研发中维持下去。当然,这个竞争不仅仅是制造商之间的事情,每个财团的背后都有国会、政府和军方的政治势力做后盾。按照美国"公平竞争"的游戏规则,洛·马公司已经赢得了F-22的订单,在波音公司和洛马公司的方案竞争中,波音公司似乎有更大的胜算,因此,当2001年10月26日美国军方宣布洛马公司获胜的时候,舆论一片哗然,尤其是投入巨大的波音公司因为颗粒无收而充满抱怨,扬言要退出所有的军机研制工作。

  F-35的方案竞争虽然已经尘埃落定,但彼此之间的硝烟并未散去,由于F-35的研制工作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特别是人们开始怀疑其作战效能时,波音公司动作频频,一方面抓住F-35的技术缺陷不断制造舆论,另一方面极力向军方和盟国推销其"超级大黄蜂"项目。

  独掌核心技术让盟友不满

  在F-35的研发过程中,美国人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他们既希望将盟国捆绑在F-35计划上,增加飞机的订单,占据下一代军机的市场,又不想让盟友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机密。由于美国坚持把住F-35战机的核心技术不放,其他参与研制的盟国与美国一度闹得十分不快。

  那些盟友谁也不愿意耗费巨资换来的是美国的核心技术限制,随着F-35试验机型的不断完善,美国与其合作盟友的矛盾也不断凸显。开始,英国是F-35项目最有力的支持者,他们打算采购138架F-35战机,以替代现役的"鹞"式和"海鹞"式战斗机。然而,英国没有想到美国对其也要采取核心技术限制,为此英国暗示会退出联合攻击战斗机的研制,并启动本国的"B计划"。除了英国,澳大利亚也对美国的保密手法很是不满,澳一直将F-35视为其未来空军作战主力,并投入大量资金参与研制,面对美国人的技术限制,澳军方已经表示要开始考察其他机型作为其下一代战机。

  F-35的麻烦还不限于此,当初,洛·马公司为了获得竞标,有意降低了飞机的研制费用报价,随着研制工作的深入,3000万美元的单机成本已经难以保底,据称,舰载型F-35的成本将高达6000万美元。看来F-35所谓的低成本优势也难以真正现实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F-22 F-35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