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空军专家冒险拆解进口弹药研究其设计原理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7日 07:05  解放军报
卢振南堪称空军装备系统的一位传奇人物
卢振南堪称空军装备系统的一位传奇人物

  -王海军 童小军 王田宇

  提起空军5718厂厂长卢振南,可是空军装备系统的一位传奇人物。他不但在几年内将一家债务缠身,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的修理厂扭亏为盈,而且成功地将修理飞机的小厂转型为某新型弹药修理基地并通过总部认证。用他的话说:“凤凰涅槃”的秘诀就在科技创新。

  冒险拆弹赢得首战大捷

  其实,这个工厂自诞生30多年来一直是修理战机的,4年前才被总部确立为某新型弹药修理基地。从修理战机到修理弹药,设备、人才、管理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而且修理的某新型弹药由于引自国外,加之技术封锁,国内没有任何资料可查,要修理该弹药,首先就要摸清它的内部构造。

  2004年7月,经上级批准,该厂决定对首枚某新型弹药进行拆解。然而,该型弹药说明书上赫然写着:“该弹药有防拆装置。”明白人都知道,这意味着生产厂家早已设了障碍,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爆弹体里的炸药,其后果可想而知。所以,身经百战的卢振南和现场指导的专家手心里都不由冒出了冷汗!

  为慎重起见,卢振南三次组织分析会,反复研究、反复讨论,但哪一种办法都有危险。就在大家争论不下时,卢振南一拍胸口说,用反设计法拆弹,出了问题他兜着。

  拆弹在紧张而严谨的氛围中展开。每拆一个元件,技术人员都要进行严格编号,并按输入输出情况绘出电路图。在专家和技术人员科学严谨的操作下,从上午11点到晚上7点,整整花了8个多小时,拆分工作才安全完成。通过拆分,他们取得了第一手资料,编制出了整弹和部件电路关系图、部件原理图和PCB图,弄清了信号走向,为弹药的修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深层研究实现备件国产

  由于某新型弹药修理在我国尚属首次,修理所所需的一些工件和换件都得依赖进口,不但费用高,而且关键时刻很容易被人“卡脖子”。

  “要彻底解决弹药修理的后顾之忧,必须搞出自己的替代品才行。”卢振南为此暗下决心。

  很多事情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就拿简单的说,油漆是弹体的“外衣”,起防护功能,油漆达不到技术要求,不但容易导致弹体发霉、起锈,而且会影响弹体的强度和性能,降低发射的精度。起初,厂里相继研制出的几种替代油漆都达不到要求。连开门都没打开,是放弃还是坚守?卢振南选择了后者。他带领技术人员先把原装弹体的油漆进行化学成分研究,用替代油漆反复试验,反复配比,进行高温、高湿等试验,花了近一个月时间,终于成功研制出可替代的油漆。

  后来,经过不懈努力,类似的瓶颈难题一个个攻破。目前,一千多种金属部件和一百多项非金属材料部件都实现了国产化保障。既节约了经费,又提高了保障质量。

  广开门路坐拥天下群雄

  构筑一个“没有围墙的工厂”,建立一支“不在花名册的职工队伍”,在上任伊始,卢振南的“大人才”理念就在脑海中转悠。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卢振南提出了“一引二培三借用”的思路。“引”,就是大量引进弹药修理技术人才,工厂先后招聘了4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培”,就是开展转型培训,工厂组织了近百期培同训班;“借”,就是借整合社会资源为我所用。

  在加强本厂人员培养的同时,卢振南还利用优势互补、借力发展,创造性地提出了构筑一个“广泛人才圈”的新型理念。不久,中国工程院院士带着博士来指导修理;航天集团的领导带着专家洽谈技术合作;一批退休专家来工厂常住下来,帮助工作;国内32家科研院所与该厂建立了合作关系,100多人的外聘专家人才建立起来了。

  经过一系列依托科技创新手段,工厂快速具备了实施分解、检修排故的能力。修理深度由板件级深入到了元器件级,修理的深度和精度有了质的飞跃。距离某新型弹药建线生产不到一年时间,该厂就将成功修复的弹药交付部队,这标志着工厂形成了某新型弹药的修理能力。

  近年来,该厂多次担负空军弹药修理保障任务,次次圆满完成,厂长卢振南今年还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中国空军 弹药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