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空军航空危险天气预报精度大幅提高(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0日 17:23  中国军网
王汉杰教授
王汉杰 教授

  李传训 中国军网特约记者 申进科

  中国军网北京11月20日电 题:预报,让飞行活动更科 ——速记空军气象专家王汉杰教授

  江南某机场,空军航空兵某师受领了一项紧急空运任务。此时,机场却被大雾笼罩,塔台指挥员焦急地操起话筒询问:“今天的天气到底能不能起飞?”

  “半小时后天气就会转晴,云消雾散!”电话那头,“低云大雾卫星实时监测预报保障系统”高效运转,迅速传来一个肯定的回答。20余分钟后,太阳果然露出了灿烂的笑脸。官兵们不由跷起了大拇指:“真是神机妙算!”

  “神机妙算”的幕后英雄,便是“低云大雾卫星实时监测预报保障系统”的主要研制人、空军装备研究院航空气象防化研究所教授王汉杰。

  今年58岁的王汉杰,和记者谈起航空气象的话题滔滔不绝:天空是飞行器活动的舞台。雷雨、积雨云、低云、恶劣能见度、飞机积冰等天气现象,都严重影响着飞行活动,再先进的飞机也要受天气条件的制约,即便是所谓的“全天候”飞行,也是要受到一定气象条件的限制,离不开科学的气象保障。

  让航空气象保障更科学,是王汉杰执著的追求。那一年,上级赋予他领衔攻关“低云大雾卫星实时监测预报保障系统”这一课题后,王汉杰明确提出:要以开放的眼光搞科研,积极吸纳世界最先进的技术。为此,他大胆尝试在数值模式中同化卫星云雾信息的全新技术方案,突破了一道道技术屏障,终于获得首次试报成功。

  “成功了!成功了!”王汉杰和他的创新团队不辱使命,首次提出在数值模式中同化卫星监测的云雾信息,大幅度提高了云雾等航空危险天气的预报精度,为航空兵部队遂行各种军事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气象保障。之后,“低云大雾卫星实时监测预报保障系统”在我军一系列重大军事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延长预报时效,是王汉杰的又一个“创新目光”。过去,航空数值天气预报一般只提供3至5天的情况,最多不超过7天。航空兵部队制定飞行计划,也只能按这个时限来掌握。“一定要突破这个难题!”王汉杰坚定了这一信念。

  在最新研制成功的“航空短期区域气候预测保障系统”面前,王汉杰向记者介绍说,现在,我们可以一次性进行30天的航空数值天气预报。掌握这些气象信息,部队制定的飞行计划将会更科学、更合理,飞行安全也将会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证。

  一手抓科技创新,一手抓人才培养,使王汉杰的创新团队日益发展。近年来,他先后带教8名博士研究生、9名硕士研究生,自己入选为空军级专家,还被空军确定为院士培养对象。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中国空军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