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空军司令员许其亮试驾歼10战机飞行模拟器(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5日 11:01  解放军报
资料图:2007年8月4日,参加“和平使命-2007”军演的中方总导演、时任副总参谋长许其亮上将在导演部听取汇报。
    资料图:2007年8月4日,参加“和平使命-2007”军演的中方总导演、时任副总参谋长许其亮上将在导演部听取汇报。

  空军 许其亮

  人物小传:许其亮,1950年3月生,山东临朐人,1966年7月入伍,空军特级飞行员。历任独立大队大队长、师长、军长、空军参谋长、沈阳军区副司令员兼沈阳军区空军司令员、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现任中央军委委员、空军司令员,上将军衔。中国共产党第14届、15届中央候补委员,16届、17届中央委员。

  2008年7月11日上午8时,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夕,我国自行研制的某特种飞机在蒙蒙细雨中起飞,展翅盘旋在首都上空,开始担负奥运安保的空中警巡任务。

  我坐在飞机指挥席上,看着显示屏上不断闪烁滚动的目标数据,听着键盘嗒嗒敲击,快速传递着一批批空情和一道道指令,不禁心潮翻卷,思绪万千,一种为祖国繁荣富强和人民空军发展壮大的自豪感油然而生。30年前,相控阵雷达、三代机、特种飞机这些遥不可及的信息化装备,今天变成了事实,并成为战斗力的主体,是改革开放正在圆着空军几代官兵期盼腾飞的梦想。

  歼-6飞机整建制退出作战序列

  2006年8月,空军最后一批歼-6战斗机从航空兵某师整建制退役了。我当时在总参工作,听到这个消息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歼-6飞机曾经承载着空军飞行员的追求,寄托着建设强大人民空军的梦想。它是我国成功仿制的前苏联米格-19超音速后掠翼飞机,1963年底首飞成功,半年后就装备了部队。歼-6的诞生是中国空军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使我主战飞机性能与美、苏等国的差距大为缩短,在国土防空作战中不落下风。当时,有的空军部队曾喊出了“歼-6万岁”、“歼-6打遍天下”的口号,我们飞行员能够飞上歼-6是非常自豪的。由于某些原因,全空军普及歼-6成了那个时代的进步标志和现象。

  我是在歼-6最辉煌的时候当上飞行员的,心里最大的愿望就是能驾驶它为保卫祖国领空而战。从改装到最后一次驾歼-6飞行,与歼-6有着20多年的不解之缘,它像老朋友一样伴随我大部分的飞行经历,自己为它倾注了太多的心血和汗水。作为一名老飞行员,对歼-6的情感是复杂的,既为它史诗般的英雄传奇感到骄傲,也为它直到我停飞时还在空军大面积服役而深感忧虑和悲哀。

  改革开放以后,当我们放眼世界的时候,看到的是巨大的差距。为了奋起追赶世界空军发展的步伐,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作出重大决策,于上世纪90年代初引进苏-27飞机。初次飞苏-27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跨进座舱后,第一感觉是气泡式座舱视野非常开阔,像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推油门接通加力起飞,发动机巨大的推力把人紧紧地压在坐椅靠背上,在跑道上滑行400米即离地,以大仰角跃升,顿时满视野都是蓝色的天空,使人有一种悬空感;脉冲多普勒雷达能够发现100多公里外的目标,实施超视距攻击;头盔瞄准具和红外弹导引头同步转动,能够快速捕捉和锁定目标;屏显上更随时显示出飞机的各种姿态和目标数据。

  我不禁赞叹三代机与二代机相比的革命性变化:过去我们驾驶的歼-6没有雷达,飞行员们戏称自己的双眼是П-20,靠眼睛目视搜索目标。夜航型歼-6甲,雷达也只能看几公里,且眼睛离不开座舱仪表,时刻担心丢失状态,有时手脚忙乱,容易出错。驾驶苏-27最大的感受是“长上了千里眼”,解除了飞行员操纵飞机和发现目标难的困惑,在100公里外就可以发现多批来袭目标,并明了对自己的威胁程度,距离几十公里就可以把导弹打出去,实现了视距外攻击。飞过苏-27后,我对尽快搞出我们自己三代机的愿望更加强烈。当时,我任空军参谋长,主管装备科研,那时我国自主研发的歼-10飞机正在如火如荼地攻关。我坚信,飞行员的眼光决定空军的眼光,只有把飞行员从座舱里解放出来,看得越远就能飞得越高。

  我在空军机关任职期间,一直高度关注歼-10飞机的研制生产和试飞试用情况。1997年,我到成飞公司调研时,专门体验飞行了歼-10模拟器。歼-10飞机的设计理念和整体性能完全达到了国外三代机的水平,尤其是真正实现了“无忧虑操作”和“双手不离杆”,达到了一种随心操作、人机合一的境界。我想体验一下歼-10飞机的垂直机动性能,在4000米的高度上将飞机反扣后,有意将驾驶杆抱到底,飞机急速旋转,数据急剧变化,但状态依然稳定,飞机沿着陡峭的曲线做了一个最小半径半滚倒转,随后对状态略加调整,加大油门跃出地平线,以最小的速度、最快的旋转角速度又完成了斤斗,在空中划了一条漂亮的弧线。

  1998年春,空军试飞员雷强驾歼-10飞机首飞成功,我们国家终于有了自主生产的三代机,几代空军人的梦想变成了现实。我在第一时间得到这个振奋人心的捷报。这个虽早已预知但又突然到来的喜讯,使我长时间激动不已。

  2006年12月,已经批量装备部队的歼-10飞机在媒体上曝光亮相,一时间震惊了世界。我作为一名老飞行员,为人民空军能够拥有这样一型先进战机,为中国成为当今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自主研制生产三代机的国家之一,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

  我们空军战斗机型号,从歼-5、歼-6到苏-27再到歼-10,从仿制到引进再到自主创新,贯穿于改革开放30年,实实在在地迈出了三大步。这期间,某特种飞机、数据链、电子战飞机、空中加油机等一批关键装备陆续填补了空白,C4ISR系统不断改造升级,武器装备体系逐步配套完善,中国空军的现代化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许其亮 歼-10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