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1世纪人类将开始利用真空能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5日 16:43  新浪航空

  【主持人:】就您所了解的,有没有已经成熟或者攻克的技术,把真空能提取出来,以供人类使用?

  【高歌:】我们谈真空能,首先要打破一个传统的概念。传统的概念认为真空是什么都没有,一个密封的容器把空气抽干净,这就是真空,真空里怎么有能量呢?如果我们用经典的观点来看待的话,可能很不容易理解。但是实际上2001年在英国举行了一个场推进国际会议,在这个会议上美国科学家提出来,真空能的提取和利用,使得二十一世纪有可能变成真空能的世界,而二十世纪我们知道最先进的能源技术是核能,所以说二十世纪是核能世纪,二十一世纪是真空能的世纪,那就是要从真空中提取能量,为人类使用。

  那么在当时,2001年以真空能为主要议题的场推进国际会议上,就已经提出来五年之内就有可能造出真空能发动机,从2001年计算起到06年,恰好是五年的时间,做出来了没有呢?真的是做出来了。在这个方面首屈一指的是匈牙利的科学家,他们在2006年8月对世界公布,他们第一台真空能发动机开始发电了,他们邀请了美国的几位物理学专家,都是非常世界知名的物理学权威了,去非常仔细的考察了他们的装置,每一位专家还签署了法律文件,这些法律文件都已经在网上公布了,为什么呢?就是要打消人类把他们看作伪科学,或者是不相信的疑虑。

  到了06年12月份,南非研制成功了300千瓦的真空能发电机,后来德国人反应很快,就把这台装置连专利一起购买了,在去年,也就是2007年把南非研制成功的这一台真空能发电装置在慕尼黑展览,展览的目的也是想告诉世人,新的能源曙光已经出现了,大家应该关注真空能。如果你把“真空能”打到谷歌网上,会得到三千多万条目,这在科学名词里,我个人认为没有一个个人名词可以有三千多万条的科目,说明这个因此课题在全世界受到科技人士的关注。

  【主持人:】就是说世界各地都在做这个方面的研究?

  【高歌:】对。当然如果你不看书不看报的话,可能会怀疑真空能是什么,真空里什么都没有,哪儿会有能量呢?实际上现在物质观和宇宙观结合起来,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真空实际上是一切物理现象的基础,我们整个的物质基础就是从一个真空态、信息态的宇宙演变过来的,我们的来源、我们的一切都来自于真空,那就是说我们的一切物理现象都和真空发生反应,里面都有真空的参与。从这个认识出发,那就是说我们物理学上的很多传统的规律、经典的规律,二十一世纪量子力学等等所得出来的结论,整个物理学的领域在二十一世纪要经受新的考验,去伪存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人类的科技水平会有一个巨大的飞跃,这个飞跃就是从已机械自然力代替人力,而跃居到更高的自由王国,就是我认为人类文明的第三个新纪元。

  【主持人:】据您了解,现在中国从事这方面研究的科学家有多少呢?

  【高歌:】相对比较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江兴流教授是一个著名的理论物理学教授,曾经在欧洲工作很多年,非常有经验的理论物理学家,他在真空能方面的研究,可以说在我们国家是最早的,而且他也是大声的疾呼,写了很多的文章,一方面在进行研究,一方面也是向国人推荐真空能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也做了科普工作。另外一个方面,像我们在国外的一些卓有成就的华裔科学家,像是丁肇中、李政道,特别应该提到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李政道先生,他每次回国都大声疾呼要抓住这个难得的契机,研究暗物质、暗能量和真空能,据我所知李政道先生现在研究的主题就是真空能。李政道先生05年在清华大学做过长篇报告,他也会人民大会堂做过长篇报告,他可以说是华裔科学家为了唤起中华民族的觉醒,这个觉醒是科技方面的觉醒,因为这个新的领域开始研究之后,我们世界各个科技大国、各个民族,实际上是处于同一条起跑线,如果我们抓住了这个契机,我们就有可能赶上去,甚至是走在前列。如果我们再按照过去的思想,什么都是等着西方人研究好了,我们跟着西方人的研究潮流在后面跟踪、仿制、测绘,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的落后是无可置疑的。

  我感觉到中华民族的,包括海外杰出的学者,都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开始呼吁我们中国的科技工作者,特别是青年学生们注意这个事情,要关心这个事情,对这个事情有所了解、有所钻研。

  【主持人:】有没有这方面的教材呢?

  【高歌:】基本上没有,还没有纳入到我们的教科书,但是国外有一些比较系统的文献,因为这是一个崭新的领域,对真空能的研究,要说起来在真空中存在能量,最早是由交流电机和无线电发明人泰斯勒发明的,他说多少代之后人类将不再需要传输电能了,在宇宙空间里处处存在着能量,这些能量可以驱动我们的机器,他说的这个能量就是真空能,可以认为人类真空能倡导的鼻祖就是泰斯勒。后来在相对论的研究中,爱因斯坦的宇宙方程里实际上也是一个真空能的概念,但是对真空能究竟是什么,在物理试验中究竟怎么做出来,这是最近几年的事了,而且取得了各种各样的成果,也是最近几年的事情,这些成果有时是非常让人感到惊讶的。我举一个例子,我刚才说到了匈牙利、南非的科学家都在这个领域发出电了,中国的科学家也有做出来,但是还没有被广泛的宣传,还没有被社会舆论完全的接受。

  有一个老先生张裕光,今年73岁,广州人,在广东工作,是部队的一个退休科技工作者。他在二十多年前做了一些超音速管道的试验,他就发现或者是一种感觉吧,进去的气量多、出来的气量少。2000年的时候,他看到了美国的汽车公司要研究零排放排气管,他说,哦,当年我发现的试验现象,进去的气多、出来的气少,我把我的装置串联成一串,岂不是可以达到零排放了吗?所以他一投钻入研究零排放,研究几年之后,在他的装置显示出极好苗头时,他才知道美国的宣传使他受骗上当了,原来美国是搞出的电动汽车,电动汽车还排什么气啊?就是这样的巧合错误,使他成为中华民族值得骄傲的发明家。2003年他已经试验成功汽车发动机的排气管进去的气五六百度的高温,三四个甚至四五个的压力,到了出气口,一丝一毫的气不出来,2003年就已经初步研制成功,他申报了专利,去年11月份在广州的汽车展上他展出了零排放排气管,外国人围着汽车转了不知道多少圈,最后到车底下看,是不是还有气从车底下漏出来,他排气口只有五六毫米大,但是进去口是五六十厘米,是滚烫的,出气口是冷的,绝对的没有任何气体从排气管渗漏出来,或者到其他地方去了。这绝对是伟大的发明,因为他已经把排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全部拆分了,变成了无害的暗物质,从排气管渗透出来,而且暗物质一旦渗透出来,就不可能再返回去,形成原来有毒有害的气体,实际上他不仅把有害的气体采访了,把不参加燃烧的氮气,空气里有79%的氮气,连氮气都给干掉了,都变成了暗物质,谁干的这个事?就是真空能。大家可能不相信真空能有这么大的力量,但是实际上真空里蕴含的能量非常之大,有国外的科学家计算过,他们当时同量子力学的观点来进行计算,说是一立方厘米里蕴含着10的95次方克的能量。现在说一立方厘米就是这么大的一个空气里,蕴着10的95次方克的能量,这简直比天文数字还天文数字了,大的不得了。我们姑且不论证这个计算准还是不准,但是有一点我们知道,真空里的确是蕴藏着海量的能量,如果可以取出来的话,就可以造福人类了。

  张裕光先生研究的这个东西,气体高速进去,比如说达到马赫素5或者是10,然后在周边产生了很小很小的涡旋,这些涡旋的旋转速度可以达到几十万转、上百万转,这样的话涡心的中心就产生很大的真空流,漩涡中心的压力更加低了。在这么高真空度的情况下,真空能放出来,把周围围着转的气体分子拆分了,从显物质拆分为暗物质,渗透出来。有人可能就担心了,即便拆分了,出来了之后还会再回去,甚至有一些搞物理学的很高权威人士也这样说,但是他们不知道出来的暗物质是绝对不可能再返回变成质子、中子,再成为原来的气体分子,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极高的温度、极大的压力、极强的旋转,也就是满足这三个条件,在宇宙中仅有4.4%形成了中子、电子,也就是现在的正物质世界。形成中子、电子的环境条件太苛刻了,现在排气管出来的暗物质,是处于室温,一个大气压,在这样的环境下绝对不可能重新形成质子、中子。我们人人浸泡在暗物质海洋中,暗物质在我们身体中穿来穿去,对我们不仅无害,而且有益。据驾驶过这种车的驾驶员告诉我们,他们坐在这个驾驶室里,一旦开起发动机,他们就觉得到了一个最好的环境里,精神抖擞,用广东的话来说就是特别的爽,因为它处在暗物质的气场里,中医说气场,我想这个气场就是暗物质场了,当然还有待与研究。

  张裕光先生在73岁时还发明了这样的东西,当然我不是说他完成了全部的工作,理论还没有解释,当然我刚才说的还不是定论,需要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定论,但是如果不做研究的话,永远不会获得任何的定论,也不会获得任何的进展。

  【主持人:】您刚才谈到了一些宏观的事情,也就是说我们利用这些能量,能不能使用到航空发动机上呢,如果可以利用这个原理,那么航空发动机可以做成什么形式?

  【高歌:】我们处于航空涡轮发动机的时代,涡轮发动机1939年英国剑桥大学造出来,到现在已经走过了接近80年的历史。有人估计,到本世纪的中叶,也就是2050年,基本上还是涡轮发动机的时代,这个话有可能是对的,但是也有可能是被突破。因为在1939年,甚至是1940年代的时候,荷载发动机几乎使用在所有人类的动力场合下,没有想到仅仅是十年功夫,荷载发动机就退出历史舞台,涡轮发动机就登台,速度非常快。取代涡轮发动机,我想可能也是以同样的方式登场,那就是新能源的动力装置。当然现在谈具体是哪一种新型航空动力系统登场还为时过早,但是我深信随着新能源、新动力的涌现,航空涡轮发动机不会是永做霸主,它要退出霸主的地位。

  【主持人:】可能不仅是在航空发动机领域会有一次历史性的变革,在像交通工具等发动机也会产生变化,是吗?

  【高歌:】新的宇宙观、新的物质观、真空观等观念的涌现,就有可能引导二十一世纪的科技走到一个全新的领域里,我们知道从八十年代开始,科技的领头羊是生物、信息、材料,二十一世纪科技的领头羊肯定是能源动力,因为人类已经感到了能源匮乏的窘迫了。这次全球金融海啸一方面跟美国的次贷危机、金融管理混乱有关系,以及处理不好虚拟经济有关系,实际上跟能源价格失控,到了一个不堪想像的地步,所以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了金融海啸。既然人类受到了这样的一种压力,我们的科学势必更多把自己的研究方向倾向于新能源的研究,这方面我是非常乐观的,我根本不会想像说到2050年才解决人类的能源问题,实际上很可能短则五年、长则十年,新能源的涌现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当然不会马上取代涡轮发动机,但是新的动力机组的出现被大家公认,我认为是在五年、十年时间内就会成为现实,这个时间是很快的。

  相关专题:第七届中国珠海航展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航空发动机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