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不可能联手对付中国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9日 12:07 21世纪经济报道

  美欧不可能联手对付中国

  《21世纪》:中日关系从小泉到安倍、到福田康夫,有了很大的转变,我们感觉领导人的个人好恶、个人风格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不仅仅是日本,德国也有这样的问题,默克尔上来以后,中德关系趋紧。难道国家关系就如此脆弱?系于领导人的一念之差?

  吴建民:决定大国关系,决定国与国关系的,是双方的共同利益。但是领导人对于国家利益的认知程度,对对方的判断、对对方文化的了解、对对方利益的认知,可能有差别,包括领导人本身的一些信仰、特点,也必定要掺杂到处理国家关系当中去。如果对双方比较了解,比如陆克文,他对中国比较了解,他上台以后,对澳中关系的发展肯定是有好处的。

  《21世纪》:但是德国呢?你估计在默克尔任期内双方关系会改善吗?

  吴建民:默克尔会见达赖,我们已经做出了强烈的反应。她这个行动,不仅中国人批评,德国国内很多人也批评。尽管有这样一件事情,中德在经贸领域内的合作还在继续往前发展,在能够发展双方的共同利益的领域内,我们仍在继续地推进。这就是我们前面讲的,国家和国家之间出现摩擦、出现分歧,有的时候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把这样一个分歧放到一个适当的层面,是什么问题就是什么问题,我们该做出什么反应,就做出什么反应,但并不意味着我们有了这个东西,其他地方就不能发展,这是中国一贯的政策。周恩来总理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时候就讲,中美之间有很多不同,但是这种分歧并不妨碍我们两国的发展,我想这个方针是继续适用的。

  《21世纪》:你在法国任大使多年,和萨科奇私交如何?他的外交风格和个人情感,与希拉克有什么区别?在他任期内,中法关系会有什么变化?

  吴建民:1998年到2003年,我在法国当大使,期间他是我官邸所在地的市长。我跟他有一些接触,他有时候请我吃饭,我有时候请他吃饭,私交很好。他跟我讲过,“1995年,在我政治上最困难的时候,中国人邀请我访问,对此我永志不忘。”

  在外交风格上,显然希拉克和萨科奇是不一样的,希拉克是一个老练的政治家,萨科奇比较直截了当。他这次访华很成功,向我们领导人表示,“我的前任跟你们关系很好,我要进一步发展,要做得更好。”他会在过去的基础上,继续把法中关系向前推进。

  《21世纪》:在中国产品的质量问题上,在贸易摩擦和人民币汇率问题上,我们感觉欧洲跟美国一唱一和,亦步亦趋,大有联手对付中国之势。对这个问题,你怎么看?在发展双边关系上,中国和欧洲是否存在战略分歧?

  吴建民:美欧在一些问题上有共同利益,比如汇率问题,他们都认为人民币价值被低估了,贸易方面,中国对欧美的顺差都在迅速增加,这是双方的共同利益。但我觉得他们不可能形成一种联盟,联手对付中国。

  我的判断是,中欧之间的共同利益要大于分歧,而且共同利益不是在减缓,而是在继续向前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我看不到双方关系出现大的逆转的可能。双方的主要问题,比如欧洲继续对中国保持军售禁令,我们当然很不高兴;欧盟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损害了双方的利益。这两个问题,我们还是要继续谈的。

  至于美国,在伊拉克碰壁以后,也在考虑、反思其单边主义战略,大选之后,会不会更多的走向多边,这个还有待于观察。而在国家战略层面上,中国和欧洲都支持联合国,支持多边主义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中欧之间很大的共同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