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博物馆:皇家马来西亚三军历史博物馆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4年11月18日 13:25 《国际展望》杂志 | |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声明:本文为《国际展望》杂志供《舰船知识网络版》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 世界著名博物馆之旅系列 带你经历马来亚的血泪与光荣——皇家马来西亚三军历史博物馆 ⊙ 故地游新馆 四年前,笔者在吉隆坡为本刊同仁走访了皇家马来西亚空军博物馆,这一次故地重游,也不能例外地跑了一趟皇家马来西亚三军历史博物馆,为本刊同仁作一专访。当笔者出现在该博物馆入口处并出示名片时,可以想像得到值班的军人惊讶的表情。因为事后证实,笔者乃是第一位访问该馆的中国记者。 皇家马来西亚三军历史博物馆位在马来西亚国防部所在的营区内,现址所在地是于1985年选定的。它是由数栋单层营房所构成,共分成五个展示馆,每个馆均有不同主题,分别是一馆(太平洋战争)、二馆(马来亚内战)、三馆(名将录)、四馆(英雄榜)和五馆(联合国维和行动)。 ⊙ 沉痛的第一馆 第一馆是该博物馆的精华所在,其入口处外面搭有两座小亭,一座里面放着一辆二战时英军所用的通用装甲侦察车。这种轻型装甲车仅重4.3吨,乘员3人,使用一台福特V-8发动机,是由英国布伦公司制造的。另一座则放着马来亚(马来西亚王国刚独立时的国名)在内战期间所使用的戴姆勒侦察车,该车是二战期间英军普遍使用的装甲车,由英国BSA有限公司制造,使用一台戴姆勒6缸汽油机,乘员3人,武装为一门两磅炮,这辆战车的炮塔上有当年皇家马来亚陆军军徽,显得十分醒目。 太平洋战争对马来西亚人民来说,是一件挥之不去的惨痛记忆。当年日军从泰国宋卡湾登陆,沿着狭窄的印度支那-马来亚走廊,仅用了2个月零7天的时间,打败主要由英、澳大利亚和印度部队组成的盟军,占领了整个马来半岛。一馆所阵列的就是这一段时期的历史文物,包括当年日军作战路线图、几次主要战役的说明及英军马来亚作战的战斗序列,日军和盟军代表性的轻型装备与军服,马来亚步兵旅的作战纪录等。 最令笔者注意的是“马来亚的沦陷”和“新加坡的投降”这一段战史。首先是马来半岛之役,1941年12月8日12时15分,在航空母舰和护航舰队的支援下,日军第5和第18师团由第25军军长山下奉文中将率领,分别在暹罗湾的宋卡、巴塔尼和哥打巴鲁同时登陆,并以53000人的兵力和英国将领帕西瓦尔将军所领率的8万名英、澳、新、印、马联军部队作战。由于后者在人员训练、战术准备及装备不足的情况下,在日本海空优势兵力的打击下,兵败如山倒。兵分三路的日军,在1942年1月31日完成攻占整个马来半岛的任务。在该役中,日军共伤亡了4515人,而盟军则大部分被俘。其中在1941年12月10日马来半岛外海的关丹海域,奉命增援的英国海军“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和“反击”号战列巡洋舰遭到52架日军鱼雷攻击机和34架高空轰炸机的轮番攻击,结果两艘名舰均被击沉。接着在1942年2月9日晚上10时,日军再兵分两路跨海登陆新加坡,将澳大利亚第27步兵旅击溃后,迅速继续挺进。1942年2月15日英军投降,新加坡不到一星期就沦陷了。 经历过了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痛经验,今天的马来西亚和新加坡,除了致力经济发展外,更全力加强国防建设。目前,马来西亚除已采购米格-29和F/A-18战斗机外,还决定购买12架俄罗斯的苏-30MKM战斗轰炸机;而新加坡则拥有东盟十国中实力最强的空军。 ⊙ 其他主馆 二馆主要描述马来西亚在1948年6月16日到1960年7月31日之间12年内战的内容。 三馆的名将录,均以马来西亚历年来的参谋总长为对象,有绘制的肖像,并收集其制服、勋章,及叙述其人其事供后人瞻仰。 四馆的英雄榜,则记述和保存在二次大战和支援联合国和平任务期间,马来西亚军人的战斗英雄事迹。二次大战时,在马来半岛作战的英国马来亚指挥部,共辖有2个马来步兵旅、1个印度军、1个印度步兵旅、1个澳大利亚师和其他英军步兵团,在这时期内,共产生了3位马来西亚的战斗英雄。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马来西亚三军直到1963年9月16日才正式成立,其中陆军成立于1933年,海军是1934年,空军则在1958年组建。 五馆展示的是有关维和的装备和资料。马来西亚在二次大战结束后这近50年来,一共派遣过将近3200人次的部队,参加刚果、两伊战争、纳米比亚、海湾战争、莫桑比克和柬埔寨等次和平任务。最近的一次是在科索沃,马来西亚应联合国的请求,派出一支营级的和平部队。 ⊙ 室外展示区 该馆外面还设有室外展示区,绕过马路,来到一片黄土草地,在几座棚架下,分别放置着CL-41G教练机、马来西亚海军的臼炮、机炮和各式各样的装甲车、侦察车与野战炮。在这些展示品前,有以马来文和英文说明的,有些甚至只有马来文说明,这对中国的参观者而言显然是种不便。 □ 安 迪 相关专题:《国际展望》网络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