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兵工科技
前不久,《解放军报》文章详细介绍了第74集团军某合成旅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为核心,不断磨砺现代化作战能力的先进事迹。
文章中提到,该部装备的05式两栖突击车809号战车是一款“明星战车”,2012年,习近平主席曾经亲自登上该车视察,近年来,该车进行了加装炮射导弹、北斗导航系统换代、车长任务终端改装等一系列现代化升级,使其综合作战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05式两栖突击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研制的“05式两栖装甲车族”一员,装备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陆战队和陆军两栖机械化部队,在2009年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首次公开亮相。该车战斗战斗全重28吨,采用大马力新型涡轮增压发动机和新型油气悬挂装置,具有优秀的陆地机动能力。在车首安装有向前倾斜的滑板,打开滑板后,整个突击车车首就变成船型,水上航行阻力非常小,借助两台喷水推进器的强劲推力,可以20千米/小时的速度在水面高速行驶。05式两栖突击车大量装备部队,成为我军两栖作战的主要重型装备,对提升我军两栖作战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战。
近年来,05式两栖突击车相继进行了一系列升级型号,上文提到的加装炮射导弹、北斗导航系统换代、车长任务终端等信息化升级成为改进的重点。
05式两栖突击车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攻坚能力,其使用的105毫米线膛坦克炮是63A水陆坦克的火炮的加强版,配备有穿甲弹、破甲弹和杀伤爆破弹等弹种,弹药基数为38发。在2000米距离上可击穿460~500毫米厚度的均质钢装甲,能击毁敌军的主战坦克和1~1.5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工事,能有效地压制、消灭4000米以内暴露和隐蔽的敌岸防残存火力点和有生力量。
通过升级,05式两栖突击车具备了发射炮射导弹的能力。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军工单位开始研制105毫米炮射导弹,2005年年底完成了定型,随后广泛应用在59D等装备105毫米线膛炮的坦克身上。国产 105毫米炮射导弹武器系采用激光驾束制导,即发射导弹时,由车载激光制导仪发射激光束进行制导,其最大射程可达5千米,比常规弹药2000米的射程大为增加。常规弹药在2000米时的命中概率只有 80%左右,而炮射导弹在全射程上的命中概率为90%以上。即使对运动目标射击也能达到 90%的命中精度。此外,常规弹药对点目标的射击一般需试射,炮射导弹则可首发命中目标。有数据表明,配备了炮射导弹的坦克可将对目标的毁伤概率由 10%提高到80%~90%。因此,加装炮射导弹对05式两栖突击车的火力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坦克装甲车辆等重型装备,还可攻击低空飞行的直升机,同时还可打击敌方的火力点、工事等点目标。
早在多年前,我军就开始尝试在新型装备上用国产北斗导航系统替换原有的GPS导航系统,随着北斗导航系统的全球组网圆满落幕,系统的成熟度和定位精度已经实现大幅飞跃,完全可以与GPS导航系统相媲美。在2019年国庆阅兵式上,借助北斗系统的精准导航,所有参阅的地面装甲车辆,将路线偏差控制在1厘米之内, 05式两栖突击车换装北斗导航系统之后,除了为日常的训练作战提供更精确、更安全的导航信息之外,借助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还可与通信、计算机和情报监视系统构成多兵种协同作战指挥系统,这对我军未来两栖作战能力的提升意义同样非常重大。
随着北斗导航系统的装备,05式两栖突击车还换装了我军新型车长信息化指挥控制通信终端,此前这一系统已经广泛装备于99A主战坦克等新型装备上,该系统可以将各种仪表仪器集中于一块大型液晶显示屏上,方便其掌控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战场态势信息。而在此前的新闻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出,05式两栖突击车的炮手和驾驶员也有相类似的信息终端。
总之,经过大幅改进的05A型两栖突击车,其信息化水平和综合战斗力都有了大幅提升,这正是我军两栖作战能力现代化建设的一个缩影,正如新闻中提到的一个细节一样:“05式两栖突击车的车长可以直接向陆航直升机和空军歼击机单位呼叫空中火力支援”,我军两栖作战样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网友在新浪军事争鸣栏目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网友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热门推荐
推荐新闻
- 【 新闻 】 中美今天将进行的高层战略对话 会谈什么?
- 【 军事 】 【校场】新型护卫舰的背后日本有何野...
- 【 财经 】 银行动手:严查信贷资金挪用至股市楼...
- 【 体育 】 欧冠八强诞生:拜仁皇马+英超三强
- 【 娱乐 】 罗志祥欲借腹生子为满足妈妈心愿?经纪...
- 【 科技 】 拼多多活跃买家数超阿里 黄峥为何撤退...
- 【 教育 】 多年第一 985高校学霸作息表密密麻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