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军武次位面
前阵子,军武菌对美国空军持续改进手头的A-10C“雷电II”型攻击机的军备动态进行了简析,文后有读者向大伊万提出,希望大伊万来说一说同为攻击机的、在中国空军中堪称一员“老将”的强-5型攻击机。这个……其实军武菌在去年五月份的时候,曾经以“回应读者提问”的形式写过关于强-5强击机的短评,不过那次写的篇幅很短,故而,今天咱们就应这位读者的邀请,对中国空军这位已经远去的“老将”的研发、发展与战术使用再做稍微详细的解释。
在之前的文章中,军武菌对强-5的评价是“光辉的一生,万金油的一生”,认为强-5靠一个前线攻击机的身板,承担了“你能想到的”所有对地遮断型飞机预计要承担的任务,从战役纵深核突击到战术纵深遮断不一而足。其实咱们还可以再多加一句话:这是一种“两头冒尖”的装备,与它相当前卫的设计思路与气动布局对比鲜明的,是强-5攻击机那“并不算强”的小身板,也是强-5长期以来那堪称“简化再简化”的机载航电与火控系统。
整体评价的话,强-5的技战术性能,一直到服役末期最后,其实都在被它的“小身板”和“简易航电与火控”极大地拖累,使它成了一种争议颇大的机型。
说强-5型攻击机的设计思路与气动外形“相当前卫”:一方面,它和苏军当时正在投入现役的一票负责浅近纵深遮断任务的战斗轰炸机一样,都相当强调突防中的两个要素,一是低空高速,二是机动性。
横向对比,当时苏军负责战役纵深遮断任务的前线轰炸机还是平直机翼的伊尔-28,美军就更不用说了,一直到七十年代还觉得手头那票只能亚音速飞行、靠俯冲轰炸干活的“炸弹卡车”性能不错。相比之下,强调中低空突防、凭借机动性摆脱假想敌前线战斗机在自动防空数据链引导下的拦截、甚至具备一定的空战格斗性能、真要碰上了对手的前线战斗机还能缠斗一下(歼-6的机动性确实不错)、对护航机依赖较弱甚至不需要护航的强-5型攻击机,在设计思路、作战场景想定、运用模式上,简直快要变成“乞丐版多用途战斗机”了。
而另一方面,您看强-5的气动外形就能看出来了,军武菌小的时候、手头的一本已经快要翻烂了的《十万个为什么》,里面仅有的几张彩图其中之一就是一张正在昂首起飞的、保持铝金属原色的强-5强击机,连大伊万都对中国空军这型当时为数不多的“尖头飞机”有深刻的印象。
也确实,强-5别看最早只是个当时的国营一一二厂设计室以米格-19P战斗机和东风-106歼击机为基础、几乎等于是和歼-6型歼击机“平行发展”、中间还差点半途而废、最后几乎是被陆孝彭总师一个人救活的项目。在麦道公司工作过、参与过美国海军一票舰载机研发的陆孝彭总师眼光相当独到,一开始就明确提出“两侧进气”方案,一方面便于改善下视视野,另一方面也便于将来安装更大型的火控雷达。
就这样,在一票机头进气、甚至到后来“机头进气”还被上升到了“政治高度”的中国战斗机机型里,强-5型强击机就这样阴差阳错地成了中国空军第一种采用两侧进气方式、堪称具有了开创性意义的主战机型。
不过,设计思想前卫、气动外形具有开创性意义,只能确保强-5型强击机在平台性能上“潜力很大”,要把“潜力”全部发挥成“性能”,当然要依赖于本机型各主要分系统的设计匹配。而非常不幸的是,强-5同样是受限于它这个平台,也受限于中国空军上世纪六十年代所能提供的分系统技术水平,长期以来性能都很难令人满意。
先说机身总体,咱们前面说强-5的技术底子约等于是和歼-6型歼击机平行发展的东风-106歼击机。但不管是歼-6还是东风-106,技术底子都来自于苏米格-19型战斗机,米格-19对苏军来说并不是一个很成功的机型,后续很快就被米格-21F-13取代了。
就以米格-19自身的性能来说,它是个轻型战斗机,空重只有5吨多,在挂载副油箱的情况下,其作战航程也只能将将超过2000千米。而强-5基本型在做了设计取舍后,甚至相比米格-19在性能上还有劣化,空重进一步增加、燃油系数有所降低、作战航程也下降很大。当然,由于强-5毕竟是作为强击机而不是战斗机设计的,对地攻击是它的主业,这种性能降低虽然不太好看,倒也能接受。
相比机身总体,强-5服役之初在航电、火控系统上的固有缺陷就显得不可接受了:强-5服役之初预定承担的任务是什么,由于当时中国空军一方面没有成体系成系统的对地遮断战术,另一方面也极度缺乏各种专用的、承担不同类型对地遮断任务的机型(毕竟轰-5和强-5基本是同一时期开始生产的)。因此强-5服役之初所承担的任务堪称杂七杂八:既需要像苏-24和伊尔-28这种前线轰炸机一样承担战役纵深的遮断任务,又需要像米格-27这种战斗轰炸机一样承担战役、战术纵深遮断任务,甚至有时候还需要像苏-17这种强击机一样兼顾承担一下战场遮断、实时对地支援的任务,基本算是一个机型包打天下了。
但不管怎么“包打天下”,一个机型要同时承担这么多任务,对机载航电、火控的要求全都不算低:
比如战役纵深遮断吧,当时中国空军赋予强-5的任务是要求强-5能突破到苏军诸兵种合成集团军一次突击的战役纵深,去打击苏军诸兵种合成集团军配置在战役纵深的主要作战节点,比如前线机场、集团军火箭旅等作战支援单位,或者正在战役纵深处于待机状态的第二梯队队列。按照苏军诸兵种合成集团军的进攻教范,集团军一次进攻的突击纵深大概能达到300到400千米左右,这也意味着,强-5起码要具备突击300到400千米的作战半径、导航性能、突防能力。
▲图片来自互联网,感谢制图师
作战半径和突防性能暂且不谈,以强-5型强击机早期配备的无线电罗盘简易导航系统性能,在理想条件下飞行600公里后已经偏航42公里以上。偏出去这么多谁也别想找到目标,而如果飞出国境作战、缺乏地面引导台站引导,强-5可选的导航手段只能是最原始的地标判断。地标引导极度依赖飞行员的肉眼辨认能力咱也不算,就算能通过地标辨认、沿着预定航路飞到目标区,在强-5的突防高度上,只要偏离预定航线一公里左右,飞行员同样会找不着目标。
也就是说,别看当时还想着让强-5强击机去搞战役纵深遮断,甚至还一度准备往强-5甲型强击机上整合“狂飙一号”战术核弹头,但真到实战中让强-5跑到对方的战役纵深去搞对地攻击,大概率也是无法精准的找到目标。
而再比如战术纵深遮断任务吧,同样是苏军诸兵种合成集团军,集团军下面的坦克师或摩托化步兵师在核突击条件下,当前任务纵深在30千米左右,第一梯队摩步团任务纵深估计在10到15千米左右,强-5控制这15千米的战术纵深,应该没问题了?嗯,其实也还有问题。
▲图片来自互联网,感谢制图师
主要是强-5配备的射轰-1投弹瞄准具性能长期有问题,俯冲轰炸条件下平均投弹误差五十多米,这问题在强-5服役后一直无法解决,只能不断完善,一直到1980年代初才算彻底解决完毕。你想吧,都1980年代了,这都什么时候了,距离“脱胎换骨”式改进的强-5M/K出现都只有六七年时间了,这意味着强-5早期型号在战术纵深遮断任务、使用俯冲轰炸方式投弹的情况下,同样很难达到预期的设计目的。
因此,总的来看,执行战役纵深遮断类任务,强-5的导航系统性能长期不过关,执行战术纵深遮断类任务,强-5的轰炸瞄准系统性能长期有缺陷,执行战场前沿密接空中支援类任务,中国陆军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根本没那本事,这也就决定了强-5这“两头冒尖”的另一边“冒”的有点让人难以接受了。
当然了,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强-5还是进行了较大的改进,尤其是与意大利马可尼公司合作的强-5M,和法国汤姆逊公司合作的强-5K,这两个改进型号对强-5后续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改装了马可尼公司的任务计算机、平视显示器、大气数据计算机、惯性导航系统后,强-5II改装的强-5M整体作战效能被直接提升了40多倍;而在改装了汤姆逊与萨基姆公司的现代化导航与攻击系统(同样包括一整套惯导、大气数据计算机、激光测距仪、新型座舱等)之后,强-5K的整体作战效能甚至提高了70多倍。虽然强-5M和强-5K两个项目最后都无果而终,但在进入90年代后,这两个项目的成果、加上中国航空工业的进步,强-5D型最后还是加上了新型火控与航电系统,甚至还加装了前视红外吊舱,具备了全天候任务能力。
但尽管如此,解决了一个问题,另一个问题又出现了——“身板太小”。之前作为一种轻型攻击机的时候,强-5的身板小点没事,反正当时的中国空军也没得选。但等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空军已经有的选、而且空军需要承担的任务半径也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强-5航程短、作战半径小的缺陷就明显不可接受了。而接下来歼轰-7、歼轰-7A甚至苏-30MKK的出现,更是直接判了强-5系列的死刑。
这一切到最后,只带来了一个结果:伴随着“一五军改”,中国空军列装的所有强-5系列强击机被全部退出现役。自此,这位飞行了五十多年的老将,在共和国天空上失去了它最后的踪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网友在新浪军事争鸣栏目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网友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热门推荐
推荐新闻
- 【 新闻 】 12天6地现本土病例 李兰娟提醒
- 【 军事 】 美国国防部真的是波音公司的傀儡吗?
- 【 财经 】 深圳官方发声 楼市“打新热”要凉?
- 【 体育 】 意甲-C罗点球双响 尤文客场3-1胜
- 【 娱乐 】 刘诗诗曝儿子曾因太热情引一家三口尴...
- 【 科技 】 合众国诉Facebook:全民公敌与芝加哥...
- 【 教育 】 北京竞赛结果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依...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