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中国版"上帝之杖"?央视公布3款振奋人心的宽域飞行器

中国版"上帝之杖"?央视公布3款振奋人心的宽域飞行器
2020年11月24日 10:34 军事自媒体 作者:百战刀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来源:百战刀

  近日央视回顾了2018年9月21日我国首次进行了宽域飞行器临空投放试验,首次展示了参与此次试验的三种宽域飞行器缩比模型,分别是D18-1S、2S和3S。

  在2018年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的那次试验中,三个模型在被气球提升到高空后下落进入自由飞状态,在加速中超越音速进入气动弹起,最后开伞落地回收。这次独特的投放试验让许多网友脑洞大开,认为这预示着终极武器“上帝之杖”即将在我国问世。

  所谓“上帝之仗”(Rod From God),是一种来自冷战时期美国“星球大战”计划的一种天基动能武器概念,在人造卫星上部署电线杆大小的钨棒动能弹,从太空向地面目标投下后,钨棒在末段能达到10马赫的最大速度,击中目标时能产生相当于11.5吨TNT的动能,看不战术核武器却又不会造成任何辐射污染。由于钨棒极高的速度和较小的雷达截面积,这种武器极难防御,但由于精确制导技术的研发难题和将钨棒弹药定位在轨道上的高昂费用,“上帝之仗”始终无法实用化。

  我国此次测试的宽域飞行器从其复杂外形看,应该仅仅是用于验证高超音速武器气动布局的自由飞模型,与“上帝之仗”完全无关,只是在投放方式上与后者接近而已。此次试验获得的大量飞行数据有助于我国第二代高超音速飞行器的研制,显然高超音速武器无论在战术使用还是费用上都远比“上帝之仗”优越,也不用惧怕遭受反卫星武器的攻击。

  所谓宽域飞行器,应该是指飞行器的气动布局既能适应再入大气层后的6马赫以上的高超音速乘波飞行,也能减速至较低速度后在飞行末段进行瞄准和机动规避,提高突防能力并精确打击目标。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D18-1S和-3S采用了传统的乘波体气动布局,只不过1S是单垂尾,-3S是双垂尾。D18-2S则采用了超超音速非常罕见的伞翼气动布局,整个机身被悬挂在机翼下方,可能在内部载荷布置上具有更大优点。不管是哪种布局,宽域飞行器凭借其高升阻比特性都能增大高超音速武器的射程和机动性,轻松穿透现有任何反导防御系统的拦截。宽域飞行器的研究还有助于我国空天飞机或超音速客机的研制。

  D18-1S、2S和3S三种模型能够被公开曝光,自然也说明我国已经拥有了更先进的设计,大方展示一下落选方案并无大碍,反而能起到振奋民心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网友在新浪军事争鸣栏目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网友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中国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热门推荐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