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霹雳10空空导弹为何押注气动布局 而不追求超大过载

霹雳10空空导弹为何押注气动布局 而不追求超大过载
2019年07月20日 17:11 新浪军事
举报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174

  谈到空空导弹,有一个指标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那就是导弹的最大过载能达到几个G。一般人可能会认为G值越大越好、意味着更高的杀伤力,可是现代空空导弹所针对目标G值极限通常都在9~12G,可是导弹自己的G值却从30G到80G不等。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空空导弹G值差异如此之大?G值又真的是否越大越好呢?今天,北国防务特约撰稿人杨政卫就来简单说说这事儿。

过载并不等同于空空导弹的杀伤率过载并不等同于空空导弹的杀伤率

  导弹要打到目标,并不是在空中表演一下,展现出越大的G值,目标就会 “投降”自己坠落,而是导弹要能因应目标的机动,最终就算不能命中也能用弹头爆炸来伤害目标。

  所谓的 “因应目标机动”不外乎是从回转半径与回转率着手,最起码要有与目标相当的回转半径与回转率。而通常导弹速度都比目标大,所以为了跟得上目标机动,G值也要比较大。例如,如果要有一样的回转半径,G值会与速度平方呈正比。而一般来说,空对空导弹的G值要是目标的4倍以上。

AIM-9X导弹由F-35发射后大离轴转向画面AIM-9X导弹由F-35发射后大离轴转向画面

  所以G值够用就好,如果30G就可以满足要求,就不一定要浪费重量达到80G。

  另一方面,就跟飞机一样,最大G值只是导弹可以承受的最大G值,而不代表它可以在所有范围达到高G值。在以气动力机动的情况下,导弹转弯来自升力,所以翼面积越大就可以在越广的范围达到高G值。

  以R-77和AIM-120为例,R-77可控攻角达40~45度,翼面积又相对较大,所以不只G值可以达50~60G,而且可以在很广的范围达到最大G值,并且即使无法达到最大G值,在相同高度与速度下可以达到比AIM-120更高的G值。而这是两者设计理念不同所导致的必然结果,AIM-120是中程弹兼顾格斗能力,而R-77则是把格斗弹的射程做成中程弹。

俄罗斯的R-73空空导弹刚问世时其大离轴角攻击能力非常惊艳俄罗斯的R-73空空导弹刚问世时其大离轴角攻击能力非常惊艳

  比较值得讨论的是,一些新的短程导弹的最大G值都很夸张,都大大超过R-73、AIM-9X、MICA这类专业短程弹,这有什么含意呢?

  导弹在越高的速度与目标拼机动,就需要越大的G值。而通常中程弹的极速比短程弹大(通常中程弹是4~5马赫,短程弹2~3马赫),所以理论上短程弹只需较小的G值就可以达到中程弹打机动目标的效果。

  不过实际使用时,中程弹不太可能在最大速度时做出高机动,以AIM-120、R-77这一等级的导弹来说,除非在不可逃逸射程内发射,导弹才可能需要在最大速度时做高机动,除此之外,中程导弹实际上与目标接触时,速度不见得比短程导弹高多少,因此如果纯粹考虑一般情况打机动目标的话,AIM-120、AIM-9X、R-73、R-77这些的G值已经够了。

南非的A-Darter空空导弹已经验证了惊人的80G过载,正在朝90G迈进南非的A-Darter空空导弹已经验证了惊人的80G过载,正在朝90G迈进

  那么,一些新型短程弹搞到70~80G要做什么?短程导弹用途与中程弹不同,它们实际使用时比较有机会在最大速度时机动。例如短程弹可能用在视距内,这个距离内导弹确实可能正处在最大速度下。另外现代短程导弹需要大离轴角发射,如果纯粹靠翼面控制转向,又转得不够快,就可能在转向过程达到很高的速度,那这就需要很大的G值才可以有足够的转向速度。

中国的霹雳-10采用了比较复杂的气动布局,似乎并没有刻意追求大G值中国的霹雳-10采用了比较复杂的气动布局,似乎并没有刻意追求大G值

  如AIM-9X、R-73、MICA这种有矢量推力的导弹,在发射初期就直接用推力协助转向,或是R-77以很大的攻角来转向,就可能不必经历 “导弹到了最大速度却还没完成转向”的状态,即可以用较小的G值达到一样的转向能力。这样一来,它们打机动目标的能力就不见得输给最大70~90G的新型导弹。

  说到底,讨论导弹的机动性能还是要回归最基本的气动布局比较。(作者署名:北国防务)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21条评论|174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说了半天,啥也没说清楚
2019-7-21 01:36举报49回复
Willson-T广西河池
所以你说了半天哔哔了一堆废话~
2019-7-21 02:55举报31回复
我国新研发的霹雳系列空空导弹感觉并不是专为5代隐身战机研制的,并没有严格按照隐身战机空间有限的弹舱进行设计,就像歼20的机腹弹仓可以说是世界上现役5代机中弹仓最大的一款隐身战机,但是依然只能搭载4枚空空拦截弹,一款双发重型战斗机除了拥有更大的作战半径(其实随着隐身加油机的服役,只要拥有加油的功能,哪怕中型战机也一样拥有重型战机拥有的作战半径)和更大的载弹量。但是隐身战机是没有办法在弹仓内...展开全部
MysteryVVV:回复@山沟沟的老实人:那也比你这个夜壶强多了
2020-3-11 08:55举报回复
用户4350030001:回复@MysteryVVV:外行就是外行,我国的导弹体积大不是因为微电子技术上的差距,而是导弹燃料上的问题,现在国家已开展固体燃料小型化问题研究。
2019-7-21 11:08举报1回复
ask1890后:在整个歼20的生命周期里,都不大有机会进行海外部署,其实歼20说到底还是一种国土防空的装备,这种用途下,耗费巨资去进行太高端的研发,意义并不大,基本够用就可以了,你千里迢迢的飞来12架F22,我们起飞24架歼20去拦截,也不见得就劣势了,而下一代隐身战机,可能早已脱离了现在的空战框架,正如F22不会再进行升级了,也就那样了,我们也没有必要去追赶了。目标应该放在六代机,铺天盖地的隐身人工智能无人驾驶蚊子恐怕才是天空的主宰。
2019-7-21 10:30举报7回复
最新评论
影响导弹跟随目标性能优劣的因素是综合的,除了空气舵面(G值)/矢量推力技术外,导弹控制律和系统决策延时一样重要:前者通过优化弹道控制,减低最大过载;后者通过软硬件性能提升,减少决策时延,减少机动过载需求。
2019-7-22 11:40举报2回复
想娶个媳妇儿江苏常州
霹雳10是否会存在初速较慢,或射程较近的问题呢?
2019-7-22 10:42举报回复
深之蓝75820四川成都
这是因为经过严格测试:战斗机采用5G过载机动就能够成功规避高达40G过载的导弹。 因此,霹雳10空空导弹不追求超大过载是正确的选择~
2019-7-21 15:50举报3回复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