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解放军海军大建史:技术追求世界顶级 多舰针对台海

解放军海军大建史:技术追求世界顶级 多舰针对台海
2019年04月21日 09:51 新浪军事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根据“装备一代、研制一代”的装备发展思路下,中国海军新一代的水面舰艇在进入21世纪之后迅速露面。相比70年代第一代驱逐舰力主解决装备的有无问题,80年代研制的第二代驱逐舰上主要实现引进技术与自研平台的有机结合,90年代开始研制,21世纪初服役的第三代驱逐舰则实实在在是中国海军向世界先进水平,尤其是掌握区域防空能力发起冲击的一次尝试。

▲ 这也是中国海军在技术路线上最繁杂的时期▲ 这也是中国海军在技术路线上最繁杂的时期

  与此同时,随着海峡对岸的政局发生剧烈的变化,反台独斗争形势的日趋严峻。在台湾问题上强化军事斗争准备,着力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又成为了这一时期解放军的重要任务。

▲ 从“千军万马过海峡”到“科技大练兵”,对台作战成了这一时代的主旋律▲ 从“千军万马过海峡”到“科技大练兵”,对台作战成了这一时代的主旋律

  融汇贯通的新一代

  尽管在整个90年代,依靠国产化引进西方装备发展而来的驱护舰在数量上基本满足了需求,加上冷战后各国海军装备发展的速度都日趋稳健,它们在性能上也勉强能够被算作“现代化舰艇”。但作为一支舰队来进行考察时,中国海军的“结构性缺陷”却相当明显。中国海军的驱护舰在有限的吨位内强调防空、反舰、反潜作战能力的均衡,但却在中远程防空和反潜技术领域有着明显的短板。

▲ 驱逐舰和护卫舰的火力系统高度类似是当时中国新舰的典型特点▲ 驱逐舰和护卫舰的火力系统高度类似是当时中国新舰的典型特点

  当世界先进水平的舰空武器系统已经发展到以垂直发射的中远程防空导弹和“宙斯盾”级别的相控阵雷达防空系统结合的状态时,中国海军有且仅有的几款舰空导弹却都是射程15公里以内,只能执行本舰点防御能力的近程防空导弹;而在以反潜直升机、反潜导弹、反潜鱼雷组成的反潜作战体系风靡全球的时候,中国海军虽然在几个领域都有所涉猎,但实际大规模装备的反潜武器,却是射程和杀伤效率比反潜鱼雷更低的……深水炸弹。

▲ 这样的场景多了,偶尔也会有些尴尬▲ 这样的场景多了,偶尔也会有些尴尬

  在这样的情况下,舰队防空和远程反潜,就成了从90年代开始中国需要致力突破的关键领域。这其中区域防空能力的突破则在假想敌海空优势条件下显得更为紧迫,但在此之前,考虑到区域防空舰的吨位需求和国际舰艇装备的发展方向,燃气轮机动力显然必不可少,而在西方燃气轮机来路断绝,国内燃气轮机研制能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动力系统的来源首先就是一大难题。

▲ 052型的建造中止主要原因就是缺少主动力▲ 052型的建造中止主要原因就是缺少主动力

  这就不得不提到在中乌军事合作中极为重要的UGT25000燃气轮机生产引进技术了,该型燃气轮机由乌克兰的曙光科研生产联合体在上世纪80年代设计,是在当时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第四代燃气轮机,也是苏联当时研制的功率最大、性能最好的燃气轮机。但由于苏联解体,一来这款燃气轮机并没有完成最后的收尾研制工作,二来无论是乌克兰还是俄罗斯都无力将其用于海军新舰的建造之中,使这款极具潜力的发动机一度只能沦为电站动力。

  ▲ 作为苏联研制的最好的燃气轮机,UGT-25000唯一的问题是来得太晚了

  正在这时候,中国的及时出手,几乎是挽救了UGT25000这款型号。当时的乌克兰极度缺乏资金,因此不仅愿意出口UGT25000整机,还愿意转让生产许可证和相关技术,因此在1993年,中乌两国签订了有关采购UGT25000整机和转让生产许可的协议,中国向乌克兰采购10台UGT25000燃气轮机,同时转让相关技术,由中国实现国产化。这10台燃气轮机中除了2台用于发动机国产化及相关的测试,余下8台全部用于装备我国新一代的导弹驱逐舰。UGT25000的功率比我国引进的LM2500大不少,采用柴燃交替完全能够满足6000吨级驱逐舰的需求。

  ▲ 在引进该型发动机的同时,国产化工作也同步启动了

  至于防空武器系统研制上,一方面随着956E型导弹驱逐舰的谈判和引进,继续从俄罗斯引进“无风”舰空导弹以及相关的俄制武器设备的道路已经铺平,基于俄制装备研制一款具备较强防空能力的导弹驱逐舰在技术上成熟可行,风险较小;另一方面,为了追赶以“宙斯盾”为代表的西方先进防空武器系统,中国不仅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研制海红旗-9舰空导弹及AJK03型垂直发射系统,在90年代初还启动了技术体制上比美制SPY-1更先进的346型相控阵雷达的研制,但在90年代中期这套先进武器系统的研制尚未完成,技术风险明显更大。考虑到海军急需现代化导弹驱逐舰的现实,海军最后决定“两条腿走路”,即先建造两艘使用俄制武器系统的导弹驱逐舰补充海军驱逐舰队,在海红旗-9和346雷达完成研制后,再建造两艘新型的导弹驱逐舰,二者使用通用的舰体和动力系统设计,分别被定为052B型和052C型。

  ▲ 052B作为新世纪中国的第一艘驱逐舰,051B“上垂发”的众望在该舰上又来了一回

  这就是在2002-2003年里在上海下水,被当时兴起的中国互联网称为“江南四杰”的4艘新型国产导弹驱逐舰,这其中的052B因其使用与956E型一脉相承的武器而被称为“中国现代”,而052C型驱逐舰则因其酷似“阿利·伯克”级的相控阵雷达布置以及中国海军舰艇上首次出现的垂直发射装置,而被骄傲地称为“中华神盾”。四舰在2004至2005年间先后服役,并以此组建了南海舰队的第二个驱逐舰支队,该支队也因装备先进,成为了此后相当长时间里中国海军的形象代表。

▲ 052C则更是让不知多少军迷热泪盈眶地看到了闯入第一梯队的希望▲ 052C则更是让不知多少军迷热泪盈眶地看到了闯入第一梯队的希望

  由于052C舰上的武器装备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调试和试验,相关的战法也需要更多的摸索,因此这两艘海军的“宝贝疙瘩”在服役之初并未迅速形成战斗力,但在此同时,在2000年以后,准备军事斗争的重担已经扎扎实实压到了海军身上。

▲ 052C型驱逐舰的战斗力生成要到2006年以后▲ 052C型驱逐舰的战斗力生成要到2006年以后

  为了分散研制052C型驱逐舰的风险,作为一款备份项目,中国海军在052C型准备建造的同时,也向俄罗斯提出采购“里夫-M”远程舰空导弹系统。相关的合同在2002年签订协议,随后有关设计部门便以所有设备均能完全国产的051B型导弹驱逐舰作为基础,研制了搭载“里夫-M”远程舰空导弹系统的051C型导弹驱逐舰。相比此前建造的051B型舰,051C型在平台本身的技术状态上没有太多的变化,但是舰载武器和电子设备上则已经和同时期的052B/C接轨,全面反映了中国在90年代的进步。

▲ 051C在刚下水的时候,舰体上几乎看不出和051B的区别▲ 051C在刚下水的时候,舰体上几乎看不出和051B的区别

  当然该舰最重要的是其“里夫-M”远程舰空导弹系统,对于一款俄罗斯原设计要求只能在8000吨以上舰艇上搭载的导弹系统来说,中国的技术人员将其整合到一艘6000吨级的驱逐舰上着实不容易,而为了确保其防空性能得到发挥,051C也在其他方面付出了不少代价——051B型上巨大宽敞的双机库被“里夫-M”导弹的垂直发射系统填满,使该舰成为90年代以来唯一一型没有直升机机库的国产驱逐舰。由于“里夫-M”系统的性能成熟,因此两舰在2006和2007年服役之后,迅速成为当时还没有区域防空舰的北海舰队的主力舰艇,成为了当时中国区域防空的“三巨头”型号之一。

  ▲ 由于051C使用了俄制导弹+俄式电子设备+苏联血统蒸汽轮机,甚至还引起过俄罗斯海军建造同类舰艇的讨论

  备战台海的引进和批量大建

  从90年代中期开始,台海局势就一直向着失控的方向越走越远:1996年,主张“台独”的李登辉当选为台湾地区领导人;1999年,李登辉公然抛出“两国论”;2000年,拥有“台独党纲”的民进党陈水扁当选为台湾地区领导人;2004年,台湾当局执行举办所谓“和平公投”,同时陈水扁获得连任,各类“台独”分裂活动愈演愈烈。

▲ 民进党执政是当时两岸形势骤然紧张的动机之一▲ 民进党执政是当时两岸形势骤然紧张的动机之一

  在这样的环境下,加强对台军事斗争准备自然成为包括解放军海军在内三军的共同使命,而出于应对随时可能会爆发的高强度祖国统一战争的考虑,以及海军装备研制周期长,建造速度慢的特点,在整个90年代中后期以及21世纪初的海军建设中,有许多明显是针对台湾方向,带有鲜明“备战”特点的装备。

  在各种备战装备中,成批引进国外的先进装备是增强海军战斗力的一个直接途径。如果说90年代的第一批“基洛”级的引进还有不少获得先进技术的考虑,那么2002年中国增购8艘636M型常规潜艇的行动无疑更多考虑的是在短时间内增强海军的水下作战能力。这批潜艇于2004到2006年间依次服役,且都配备有俄制“俱乐部”潜射导弹,极大增强潜艇的使用范围。

▲ 8艘636M型潜艇的服役,极大强化了中国海军的水下作战能力▲ 8艘636M型潜艇的服役,极大强化了中国海军的水下作战能力

  类似的引进装备还有2002年签署合同追加的两艘956EM型导弹驱逐舰,两舰的舰载武器比之前的956E稍有升级,但基本技术水平没有太大变化。这两艘专门为中国全新建造的驱逐舰在2006年交付中国海军。尽管在苏联海军的装备体系中,956型驱逐舰的地位和“核心”几乎没有关系;但在中国的956型在当时却毫无疑问成为海军东海舰队作战使用的中流砥柱。海军不仅以该级舰为中心组建了新的驱逐舰支队,在当时想定的战术中,整个东海舰队的反介入作战也是以掩护“现代”级进入反舰导弹发射阵位作为核心进行的。

▲ 在俄罗斯准备启程前往中国的956EM型舰▲ 在俄罗斯准备启程前往中国的956EM型舰

  在当时的情况下,中国海军甚至考虑过采购在乌克兰尚未竣工的1164型导弹巡洋舰“乌克兰”号,但综合乌克兰方面的报价和技术性能的考虑,这一想法最终没有付诸实施。

▲ 至今没有去处的“乌克兰”号导弹巡洋舰▲ 至今没有去处的“乌克兰”号导弹巡洋舰

  除了外购之外,自行建造的各类舰艇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单纯从吨位来计算的话,在这一时期的“备战建设”中,占比最多的毫无疑问是各类登陆舰艇。虽然在中国的舰艇工业中,用于运输地面部队的登陆艇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没有停止,但多数是排水量百吨作用的登陆艇,而定位相当于美制LST的大型坦克登陆舰的研制则要晚到上世纪70年代后期的072型坦克登陆舰,该型登陆舰虽然实现了运载一个坦克连和最大航速20节的技术要求,但却因为主机振动等一些原因在建造3艘之后停止了建造;随后在80年代末,为了替代部分退役的美制LST登陆舰,又建造了4艘072II型登陆舰。

▲ 90年代以前,072型坦克登陆舰虽然早就研制成功,却没有大量建造▲ 90年代以前,072型坦克登陆舰虽然早就研制成功,却没有大量建造

  但072系列的大规模建造却是从90年代开始,为了应对LST的全面退役,以及我军机械化水平提升后对台作战更大规模的运输量需求,经过较大规模改进并拥有直升机起降平台的072III型登陆舰的建造延续到了2000年以后,11艘的总建造数不仅填补了建国之初缴获的美制LST登陆舰退役的空缺,还显著增强了海军大型登陆舰队的实际投送能力和效率;2000年后,进一步改进后采用全封闭上层建筑的072A型也投入建造,在2003至2005年服役了多达9艘,也等于为解放军每一波次增加了一个机械化团的投送量;与这一批072A同期建造服役的还有10艘073A中型登陆舰和10艘074A型通用登陆艇,都是在2004-2005年的时间里批量服役的,由此可见解放军对于军事斗争准备的急迫程度。

▲ 大量的坦克登陆舰是台海登陆战中第一批运输的主力▲ 大量的坦克登陆舰是台海登陆战中第一批运输的主力

  潜艇的批量建造也是这一时期的重头戏,尽管039型常规潜艇在90年代中期的研制有颇多坎坷,但在经过重大改进的039G型在前两艘艇试验达到预期性能后,也迅速展开了批量建造,并在2006年前一口气交付了12艘。作为039型的“达标状态”,039G在当时被视为国产潜艇中最重要的力量——2006年一艘039G潜艇在美国海军“小鹰”号附近上浮的故事则进一步神话了该型潜艇。与此同时,035系列常规潜艇也在2000年后发展出了性能更加先进的035B型,并以每年一艘的速度在2000至2004年服役了5艘。加上同期引进的8艘636M型,中国海军在21世纪的前6年里一口气获得了25艘先进常规潜艇——对于任何的境外干涉力量而言,这都是一支值得认真对待的水下力量。

▲ 批量建造的039G占了这批潜艇的“半壁江山”▲ 批量建造的039G占了这批潜艇的“半壁江山”

  另一型带有强烈备战色彩的作战舰艇则是在本世纪初期备受关注的22型导弹艇。由于上世纪70年代后大量建造的21型导弹快艇状态老化,随后研制的037IG和037II型导弹艇的性能则无法适应2000年后的高威胁作战环境,加上由于2000年前后海军新型驱护舰在数量和质量上也无法较台军形成绝对优势,考虑到解放军不仅要面对台军,还要对抗可能出现的境外武装干涉力量,中国海军急需一款能够在高威胁环境下对敌方舰船进行火力突袭的武器装备。经过船舶设计部门参考国内外的先进船型和技术,最终选择了以铝合金穿浪双体船型为基础,以数据链为主要目标获取形式,装备8枚反舰导弹,使用隐型设计的200吨级导弹艇方案。

▲ 最早让22型导弹艇被外界所知的照片▲ 最早让22型导弹艇被外界所知的照片

  建造的22型导弹快艇很高的实现了最初规划时提出的技术要求,其优秀的隐身性能甚至达到了需要在普通航行状态下挂角反射器保障安全的地步。首艇在2004年建成服役后,由于其结构简单,承建的船厂在掌握了大型铝合金构件焊接技术之后便投入了大批量建造,总产量70艘以上。不过作为一款战备装备,22型导弹快艇的造价并不低廉,特别是由于在材料领域的进度问题,早期建造的22艇使用的都是进口的铝合金材料,即使在使用国产铝材之后,考虑到22艇只有200吨左右的排水量以及单一的反舰作战用途,无论是其单位造价和效费比显然都不便宜。尽管后人会从海军发展路线上的观念反复乃至海军领导人的履历沿革来推测22艇的决策过程,但不可否认在2004年的时间点上,这是在最短时间内增强海军反舰作战能力的上佳选择。

▲ 随着批量建造,后期22型导弹艇的造价已经降到早期的一半以下▲ 随着批量建造,后期22型导弹艇的造价已经降到早期的一半以下

  随着2008年后台湾政局实现了“政党轮替”,加上两岸的力量对比向着有利于中国大陆方向发展,两岸关系也迅速走向缓和,解放军的军备建设发展方向也逐渐由应对即将发生的跨海峡大规模登陆作战回到了一支大国海军的本来业务上来——全方位的保护国家的海洋利益。(作者署名:胡诌施佬)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