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苏霍伊交付最后一架苏27 一代经典战机生产就此落幕

苏霍伊交付最后一架苏27 一代经典战机生产就此落幕
2019年03月05日 16:07 新浪军事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近日,苏霍伊阿穆尔河畔共青城飞机制造厂(KAZ)完成了俄罗斯国防部下达的最后一批10架苏-27SM3单座多用途战斗机订单,这标志着苏-27“侧卫”标准型结束了自1986年于共青城投产后在俄罗斯长达33年的生产历史,正式让位于苏-35S和苏-30SM这两种“超级侧卫”。

  苏-27SM3是俄空天军苏-27标准型的深度升级型号,也是俄罗斯苏-27的最后生产型。该机的研制始于21世纪初,被视为苏-35S服役之前的一种过渡战斗机,在原始“侧卫”机体上通过搭载现代化航电和任务设备来提高作战能力,总体改进思路近似我国的歼-11B。

  有趣的是苏-27SM3的问世也与中国颇有渊源。根据公开资料,当年沈飞在使用俄罗斯提供的套件完成95架歼-11的组装之后转为自行生产歼-11B,取消了继续向俄罗斯采购105架份套件的意向订单,使共青城积压了一批为中国生产的苏-27机身。

  为了消化这批机身,苏霍伊除了积极寻求出口外,还决定以这批机身为基础研制苏-27SM3现代化改型。当第一架苏-27SM3在2008年首飞时,该机就注定是俄空天军专享的不可出口“侧卫”改型,在2009年12月获得俄国防部首批12架订单,成为俄罗斯生产的最后一批全新苏-27。这批苏-27SM3于2011年12月交付完毕。

  从表面上看,苏-27SM3与苏-27标准型别无二致,但细细品味就能发现该机风挡前方的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IRST)移至机鼻右侧,左侧增加的可收放空中加油探管,此外在机身还增加了一片后掠刀片天线。

  在机体内部,苏-27SM3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翼尖可挂载带SAP-518“希比内”电子战吊舱,高达80%任务航电经过升级,座舱内创痛仪表被三个大尺寸多功能显示器五代,雷达也从苏-27的N001升级为能发射R-77主动弹的N001VM,加上SUV-27火控系统和全新的保密数据链,该机在空战中能与编队中的其他战斗机进行目标信息交换,空战效率提高两到三倍。

  苏-27标准型主要被作为截击机和空中优势战斗机使用,而苏-27SM3则成长为多用途战斗机,该机可挂载多种精确空地弹药执行对地打击任务,其中包括Kh-29T/L、Kh-31P、Kh-25MP和Kh-59M空地导弹,以及KAB-500系列制导炸弹。

  苏-27SM3在结构上还进行了加强,最大起飞重量增加3吨达32吨,最大载弹量达到8吨。为了弥补重量的增加,该机使用AL-31F-М1发动机取代了苏-27的AL-31F,最大加力推力从12.8吨增加到13.5吨。

  在国家试飞中验证了苏-27SM3的有效性之后,2015年俄国防部与苏霍伊签订了把36架现役苏-27P/S升级到苏-27SM3标准的合同,预计在2016-2020年交付。除了常规升级外,这批飞机还将进行结构延寿,把服役寿命延长至40个日历年。

  但随着苏-35S战斗机的服役和成熟,俄国防部把第二批苏-27SM3的升级数量削减到10架以节约资金,首批4架在2017年交付,其余6架在2018年和2019年交付。所有22架苏-27SM3都集中部署在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的克雷姆斯克空军基地。

  苏-27SM3停产之后,沈飞的歼-11B就成为了全球范围内最后的在产苏-27战斗机,延续着“侧卫”战斗机在中国的传奇。 (作者署名:阿姆斯壮)

  《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出鞘》完整内容可扫描图片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