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首架量产型苏57即将交付 计划今年转交俄国防部15架

首架量产型苏57即将交付 计划今年转交俄国防部15架
2019年02月19日 14:25 新浪军事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从2010年1月29日首飞至今,苏-57项目在波折和怀疑的目光中度过了整整9个年头,俄军终于等到了瓜熟蒂落的收获时节。日前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公司总裁尤里·斯柳萨里在接受俄罗斯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将会向俄空天军交付首架量产型苏-57第五代战斗机,同时,今年工厂还将向俄国防部转交累计15架该型号战机,经过部队试飞和测试合格后,择机交付部队。

  另外,俄联合航空制造集团还与俄国防部签署了米格-35战斗机的供货合同,这意味着为了保护其航空制造业,俄军还将继续小批量采购米高扬设计局的产品,但未来的主力机型无疑将是苏-57和苏-35。

  虽然苏-57被西方军事专家戏谑是“压扁的苏-27”,但其气动外形设计还是相当独特的。苏-57外形上最大的特点莫过于比苏-27系列做的更极端的翼身融合,这使得它看起来不但机身宽,薄,主翼和机身也没有明显的过渡起伏的痕迹,形成一个面积巨大的升力体,而且外挂式发动机吊舱并没有过多的占用机内空间。

  因此,其沿机身轴线布置的两个腹部内置弹仓的空间,其实是相当的充裕的。也正因为采用类似苏-27的外挂式发动机舱,外界对其隐身能力普遍不太看好。

  但实际上,苏霍伊的设计师还是挖空心思对苏-57的隐身能力做了很多优化和调整。

  与F-22类似,苏-57的机身也大量采用较锐利的折角边缘以减少其雷达横截面(RCS), 机翼,包括控制面的前缘、后缘以及蒙皮上的开孔都使用了小角度锯齿状边缘,以减少雷达波的反射。位于机头上部,座舱盖右前侧的红外搜索跟踪传感器外壳在不使用时向后转动,将后部采用雷达吸收材料制造的壳体向前,以减少其雷达回波。

  即便是被诟病的发动机进气口,设计师也采用蛇形设计,遮挡了发动机的大部分风扇叶片。量产型的发动机进气道壁上采用了俄罗斯自行研制的雷达吸收材料,这就使得其综合隐身能力相比三代和三代半战机有巨大提升,只是和纯粹隐身设计的中国的歼-20和美国的F-22相比,有一点差距也是避免不了的。

  此外,苏-57的驾驶舱盖由复合材料和70-90纳米厚的金属氧化物层制成,具有增强的吸波功能,可将驾驶舱雷达反射率降至30%,同时还有隔热和防紫外线的效果。

  目前,苏-57暂时使用的是117S型矢量发动机,还有一款性能更好的,被俄方成为第二阶段发动机项目正在推进中,将赋予苏-57战斗机真正意义上的超机动能力。

  随着苏-57的顺利推进,之前曾放弃该计划的印度又重新回过头,寻求与俄罗斯再次合作,并采购苏-57的可能性。印度目前装备使用的俄制苏-30MKI战斗机效能也不错,但与周边大国相比并没有多少优势,而苏-57则正好是印度所期望的那种,能带来战略和战术优势,同时又能与现有装备体系配套的新式战机。(作者署名:军评天下)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