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中国新型地波雷达解决一世界性难题 已装备作战舰艇

中国新型地波雷达解决一世界性难题 已装备作战舰艇
2019年01月18日 09:40 新浪军事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2019年1月8日,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已年过八旬的工程院和科学院“两院院士”刘永坦老先生,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由于没有在大会现场公布刘永坦院士的具体事迹,引起了各类媒体的广泛猜测。根据解放军报发布的权威信息以及刘永坦院士的自述和国内外公开资料,军事专家推测——该获奖成果应该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的最新一代高频地波超视距雷达系统,本文对该雷达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及最新成果做一简要背景分析。人们常常感慨,“大海无边无际,宽阔无垠,隐藏着无穷的秘密”,在科学研究中也是如此。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 英国政府为了防止德军飞机从空中突袭本土,在海岸线上部署了一种担任探测和警戒任务的远程防空雷达。由于受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该雷达是一种水平极化高频米波雷达。人们发现,该雷达常常受到来自海面不明原因的无线电波“干扰”,对这一现象当时人们无法用科学道理进行解释。

  直到1955年才有外国科学家对这一现象做出合理解释:海水是一种良导体,而海平面既是空气的最底层,又是海洋的最顶层,海平面空气受海洋影响富含盐份,这就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区域,该区域内无线电波可紧贴海面不断绕射向前传播,其范围要比一般雷达远,而高频米波波段有大量的军民用广播及通信业务,因此极易对远方的雷达产生干扰。由于岸基微波雷达对海观测要受到地球曲率的限制,不能及早发现超视距的舰船及低空海上目标。自从发现这一绕射现象后,人们自然会联想到能否利用这一现象研制出一种超视距雷达,发现较远距离的海上目标。基于这一构想,世界各国纷纷开展了地波超视距雷达的研究。据资料介绍,该雷达目前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探测海洋洋流为主,美国,日本等国研制的较多;另一种则有着明显的军事目的,主要用来探测大型舰船和低空飞行目标。

  英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国的研究成果较为突出。据国外媒体披露,英国的马可尼公司研制出一种舰载型地波雷达,能发现350公里外的海面大型船只,200公里外的低空大型飞机(如前苏联的“逆火”、美国的B-52轰炸机),甚至号称能发现150公里外的低空高速飞行的巡航导弹。马可尼公司称对高空轰炸机及大型舰船的发现距离几乎跟大型预警机不相上下,而造价却只有一架预警机的1/15 。而预警机要完成一台地波雷达同样的任务,至少要需要3架(一架预警机一般只能工作8个小时)。如此高的性价比让人们对它的兴趣大增。但是,高频地波雷达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受外界电磁环境影响太大。随着人们信息交流的日渐频繁,没有电磁干扰的高频波段几乎没有,对海面电离层的无线电污染变得越来越严重,高频地波雷达的发展遇到了严重的瓶颈。

  我国的刘永坦院士早在1958年就开始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无线电工程系从事雷达理论、新体制雷达系统、制导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并于1979年以名誉研究员的身份在英国留学,在国际知名的海态高频遥感学专家指导下从事了两年的高频地波雷达研究,80年代初回国后即投身到高频雷达的研究与实践中, 经过八年多的努力, 在1990年建成了我国第一部高频地波超视距雷达站实验系统, 成功地检测并跟踪了超视距舰船目标。该项目成果曾获1991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在其影响下,国内多个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纷纷开展了超视距高频地波雷达的研究。例如武汉大学研制的地波雷达能探测250公里远的海流和风向,即使在严重干扰下也能探测150公里,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

  哈工大高频地波团队也在刘永坦院士的带领下,继续不断的对地波雷达进行改进。据2018年12月26日第二十届中国专利获奖项目披露,由XXX工业大学与XXX工大雷信科技有限公司的共同申请的“一种高频地波雷达弱目标检测跟踪方法和装置专利“获得中国专利大奖。据公开资料称,目前全世界的地波雷达都只能检测海上大型目标,在强海杂波干扰背景下对中小型舰船弱信号进行检测跟踪是国际上尚没有得到解决的世界性难题。而随着舰船隐身技术的发展,目标信号将变得越来越弱。该技术在世界上首创性的解决了高频地波雷达在强海杂波背景下对弱目标进行检测跟踪的难题,能非常有效的发现多个弱信号目标航行轨迹,目前,新一代高频地波雷达已经登上海上作战舰艇,实现了对海上敌方作战船只的超视距实时监控,实现了对敌方地平线下远程海上侦察,并为未来超远程防空武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新型雷达将彻底改写海上交战规则,实现在敌人头顶进行防空的作战模式。(作者署名:小鹰说科技)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