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5](http://n.sinaimg.cn/mil/crawl/162/w550h412/20181214/efL_-hqackac5741907.jpg)
强-5(英文:Q-5或A-5,北约代号:Fantan,译文:番摊)强击机,是20世纪50年代末期中国在歼-6(苏联米格-19)战斗机基础上研制的一型单座双发超音速强击机。该机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洪都航空工业集团(原南昌飞机制造厂)设计制造的中国第一种强击机。该机1958年开始研制,1965年6月首飞,同年底通过初步设计定型。该机有多种改型。强-5系列飞机自1968年成批生产,2012年10月25日交付最后一架。强-5系列各型机大量装备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成为中国对地攻击的主力作战型号之一。强-5强击机于1985年获得中国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也是中国第一种出口的作战飞机。
![伊尔-10](http://n.sinaimg.cn/mil/crawl/93/w550h343/20181214/cq7F-hqackac5741983.jpg)
强-5的故事还要从五十年代讲起,虽然当时的中国并不宽裕,但战争实践带来的震撼最终促使高层下决心研发攻击机。在1955年攻打一江山岛的战斗中,从苏联引进的伊尔-10攻击机有力支援了前线作战,这种介乎于战斗机和轰炸机之间的飞机,以其灵活性和90%的命中率,给几乎完全出身于“老陆”的将领们眼前一亮的感觉。于是在1958年3月,空军向航空工业部门提出了需要一种“比较先进”的强击机的要求。
![强-5总师——陆孝彭](http://n.sinaimg.cn/mil/crawl/660/w260h400/20181214/ZDMV-hqackac5742068.jpg)
任务下达到了沈阳飞机制造厂,沈飞花了三个月时间调研,之后便提出了总体方案。新机要求是一种双发超音速喷气式飞机,既能以强大的火力对我地面部队实施近距空中支援,又能从低空以高速突防,对敌纵深目标进行多种方式的武器投射;武器载荷投放后具备一定的空战能力。58年8月强-5飞机项目正式在南昌飞机制造公司上马,陆孝彭任总设计师。60年5月所有理论、图纸设计完毕,试制工作展开。
![强-5](http://n.sinaimg.cn/mil/crawl/65/w550h315/20181214/tBij-hqackac5742177.jpg)
强-5由当时大量装备的歼-6战斗机为基础,重新进行机体设计。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歼-6(米格-19)仍然是较为先进的一种战斗机,低空性能尤为出色,由它改进一种超音速强击机,应该说起点还是比较高的。在改造设计中,为了提供良好的对地观察条件,原来的机头进气设计被改成了两侧进气,这在当时也是很先进的。因此强-5实际上是全新的机身加上米格-19的机翼、尾段组成的。陆孝彭还采用了新颖的面积率设计,即“蜂腰”外形,另外在气动、操纵等系统上也采用了不少改进举措。飞行员向下视角达到13.5度,有利于对地攻击,但向后视野较差。总的来说,在60年代强-5既便和苏联、美国当时最先进的超音速攻击机相比也不逊色多少。陆总在新世纪来临前夕因操劳过度去世,去世几天前仍在研究新机型具体改进计划。当然,实际中的修改不可避免地使强-5的多项性能比歼-6下降。强-5的空重增加了约1360千克,无外接重量增加了约2130千克,加上气动外形阻力增加,使其最大平飞速度比米格-19降低了M0.23。由于增设了内部武器脆以及机载设备重新安置,内部油箱容量减少,所以作战半径随之减小。尽管外部大型副油箱可弥补机内载油量的减少,但其基本载油量还是减少了,最多只有2275升。在机翼的4个外接点当中,外侧的一对可接容量为760升的副油箱。另外,强-5的起飞和着陆速度与距离有所增大,而爬升速度和升限有所减小。
![](http://n.sinaimg.cn/mil/crawl/117/w550h367/20181214/5tYd-hqackac5742303.jpg)
作为一种强大的对地攻击的工具,强-5火力自然是超强的,最初设计的基础型强-5采用了两门30mm机炮,然而因为存在炮口硝烟容易被进气口吸入导致发动机停车,后改为在两翼根处安装两门23mm机炮。强-5机身有长约4米的机身内部武器舱,可挂载两枚250或500千克的航空炸弹。机腹下两个武器舱也能挂载250或500千克炸弹。而经过特殊改造后的飞机可挂载一枚0.5-2万吨级核弹。后期生产的强-5每侧机翼下又增设了一个PL-2(苏联K-13A“环礁”导弹的改型)红外近距空空导弹挂点,用于自卫。由于强-5设置机内弹舱,从而使它具备了超音速飞行的能力。
![强-5各种改型](http://n.sinaimg.cn/mil/crawl/438/w550h688/20181214/norW-hqackac5742470.jpg)
之所有说它是小强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家族的庞大,从强5研发之后其衍生了类型就不断增加,那家族真的是很壮大,衍生出强-5基本型、强-5甲、强-5乙、强-5I、强-5IA、强-5Ⅱ、强-5Ⅲ、强-5M、强-5K、强-5C、强-5D、强-5E、强-5F、强-5G、强-5J、强-5KJL、强-5双座型,等20多种,可谓中国空军最大的家族了。
![挂载氢弹的强-5](http://n.sinaimg.cn/mil/crawl/178/w550h428/20181214/psls-hqackac5742551.jpg)
强-5最出彩的一个纪录是首投战术氢弹,为什么选择强-5来扔氢弹呢?其实就在于 “战术”二字。中国第一颗氢弹当量为330万吨,这么个大块头就是“战略武器”了,得由个头最大的轰六投掷。而战术级的氢弹当量只有几万吨,主要用于对付苏军装甲集群,选择灵活的强五非常合理。不过战术级氢弹对于强-5来讲仍然显得大了些,还得略加改装,这就强-5甲,去掉了弹舱门,把氢弹以“半埋”的形式吊挂在机腹。
![](http://n.sinaimg.cn/mil/crawl/63/w550h313/20181214/6Ykc-hqackac5742634.jpg)
随着国际局势以及中国周边环境日益复杂,各式新型战机的服役,中国空军对战斗机的性能要求亦将越来越严苛。虽然改进后的强-5攻击机仍可以配备制导炸弹使用,但是中国空军早已不是当初那个以量取胜的空军了。不过,少量改装过的强-5双座教练机依旧固执地坚挺着,为守卫共和国的蓝天承担着部分教学任务。。。。。。(作者署名:舰长丸小贼)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http://simg.sinajs.cn/products/news/items/2017/pc_news_article/img/mil-code-7ec9a2.jpg)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推荐新闻
- 【 新闻 】 印度人有多爱中国货?一些印度官员都...
- 【 军事 】 一战以来海军理论的发展对中国的影响
- 【 财经 】 过半日本婴儿望活到100岁 政府出钱赶...
- 【 体育 】 欧联-出局-复活-出局!AC米兰1-3遭淘...
- 【 娱乐 】 小龙女否认哥哥房祖名曾出钱帮买豪宅
- 【 科技 】 苹果针对禁售令发声明:尊重裁定
- 【 教育 】 湖南12岁弑母男孩:回不去的学校和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