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日本二战时期曾研制两栖坦克 防护性却还不如轻坦

日本二战时期曾研制两栖坦克 防护性却还不如轻坦
2018年10月23日 12:15 新浪军事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众所周知,二战中日本陆军的坦克设计实在乏善可陈,一票又小又弱的“豆战车”只能欺负缺乏坦克装甲车辆也缺反坦克武器的中国和其他亚洲军队,在欧洲战场面对德军虎豹时瑟瑟发抖的美军谢尔曼中型坦克在太平洋战场上找到了自信,完全可以吊打所有日军现役坦克,而日军极尽想象力仅造出一辆的“末日战车”五式中战,不过是台装备75mm炮,皮薄馅大的中型坦克罢了,奇葩的是这台中型坦克车体前部竟然还有一门37mm炮,这门在坦克战中聊胜于无的“小水管”说明日本人对坦克的认识还停留在“阵地突破战车”的层面上,造不出真正性能优秀的坦克就不奇怪了。

  图片:我军的“功臣号”坦克,是一辆缴获的日本“中坦”——97改坦克。

  图片:这是德军的“中坦”,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那么,整个二战中日军的坦克装甲车辆,就没有什么能让人眼前一亮的设计吗?

  答案是有的,不过却是日本海军的作品,二战中日本陆海军之间的关系势同水火,装备研发上也是大路朝天各走半边,日本陆军造出了理念先进,实为两栖攻击舰的航母,日本海军也没闲着,造出了非常有创意的“内火艇”。

  内火艇的研发工作最早由陆军发起,三菱重工负重,不过陆军马鹿对此不太上心,海军觉得这种两栖战车在未来的南洋攻略作战中大有可为,于是接手了项目,海军当然不会像陆军那样称呼其为战车,所以就有了内火艇这个奇怪的名字。

  最具特色的特二式内火艇战斗全重为9.15吨(陆上)和12.5吨(水上,带浮箱),乘员为5人。装浮箱时,车全长为7.5米;去掉浮箱时,车全长为4.8米,全宽2.8米,全高2.3米,装备一门37mm炮和两挺7.7mm机枪。特二式内火艇特别的地方在它的三段式结构,它在海上行驶的时候像是一艘船,从炮塔里伸出一根钢丝绳去车体(船体)后方操舵,而如果能顺利上岸的话,成员需要出去手动卸掉前后浮箱,还有炮塔上的瞭望塔和车体后方的换气筒,就可以从一艘“炮艇”变成一辆轻型坦克投入战斗了。

  图片:虚线部分就是上岸后需要拆掉的。

  听起来很麻烦是吧,在二战中,这并不是最脑洞大开的两栖坦克方案,却是相对比较靠谱的一个。纳粹德国在准备入侵英国的海狮行动中,把三号和四号坦克改装为两栖坦克,然而想象力有限的德国人实在是缺乏两栖作战的经验,竟然要让这两种坦克以潜渡的形式上岸,一般使用通气管潜渡这个方式可以用于坦克的临时改装来强渡江河(鼠式坦克过河也得潜渡,因为没有几座桥能允许它通过),但是用于两栖登陆的话,可能放到海里十辆坦克最后能有一辆爬上岸已经是最好的情况了。美国人的方案也没有好到哪里去,他们给谢尔曼坦克装上了充气围帐和螺旋桨推进器,这种临时改装意味很浓的设计行驶性能和可靠性都很堪忧,而且坦克在危险的浮渡阶段没法使用武器,只能带着巨大的充气围帐硬着头皮抢滩,充气围帐还容易因为敌方火力和自身问题漏水导致坦克沉没。

  图片:刚爬上岸的特二式内火艇

  美德的经验表明,想在第一波抢滩的时候把改装过的“标准”中型坦克送上岸难度过大,使用专门设计的两栖坦克是个不错的选择,而两栖坦克除了防护薄弱外还有一个主要缺点,就是因为要保证浮力导致的体积过大,M551谢里登作为一辆仅重十几吨的空降坦克却显得如此臃肿就是因为要求有浮渡能力,所以铝合金装甲外面还有附加的泡沫塑料“装甲”。

  虚胖的“轻型坦克”

  日本人这个脑洞大开的设计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特二式内火艇上岸之后拆掉浮箱,无论是体积还是行驶性能都相当于一辆轻型坦克,当然防护就不要指望了。如果这种非常有创意的两栖战车和日本陆军的“航母”结合起来的话,在二战中还算是一对不错的两栖战组合,然而海军怎么会缺运输载具呢?

  为了达到惊天地泣鬼神的“奇袭”效果,日本海军打算用潜艇来运载内火艇,没错,是潜艇,内火艇当然塞不进潜艇里面,只能像回天人操鱼雷一样捆在潜艇外面,潜艇潜航的时候内火艇也会整个泡在海水里,为了防止被泡坏,需要把内火艇的发动机和部分电气设备拆下来保存在潜艇里,发动“奇袭”前潜艇浮出水面,成员要花几十分钟时间把内火艇的发动机和电气设备再安装回去并进行调试,然后驶向敌军海岸。。。。。。(作者署名:科罗廖夫)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